独右关为脾也肝既为
阴岂
吴草庐曰医者于寸关尺辄名之曰此心脉此肺脉此肝脉此脾脉此肾脉者非也五脏六腑凡十
二经两手寸关尺者手太阴肺经之一脉也分其部位以候他脏之气耳脉行始于肺终于肝而复会于
肺肺为气所出之门户故名曰气口而为脉之大会以占一身焉(详文集)
李时珍曰两手六部皆肺之经脉也特取此以候五脏六腑之气耳非五脏六腑所居之处也凡诊
察皆以肺心脾肝肾各候一动五十动不止者五脏皆足内有一止则知一脏之脉不至据此推之则以
肺经一脉候五脏六腑之气者可心解矣褚储赵氏不知脉随五脏
之气行于经隧之间欲以男女脏腑颠倒部位执泥不通戴同父言褚氏倒装五脏
丹溪别男女尺寸草庐明三部皆肺三说
皆有真见学人所当宗师若夫赵氏所云盖本于宋人王宗正难经图解岂知脉分两手出于素问
脉要精微论而越人推明关脉及一脉十变于难经非始于叔和也若如其说则一脉十变何从推之可
谓凿而任矣○命门即肾之说乃越人之误也予尝着命门考命门三焦客难二说凡二千余言云



<目录>

<篇名>脉诀四言举要

内容:宋南康崔嘉彦着



<目录>脉诀四言举要

<篇名>四言举要

内容:脉乃血 气血之先 血之隧道 气息应焉 其象法地 血之府也 心之合也 皮之部

资始于肾 资生于胃 阳中之阴 本乎营卫 营者阴血 卫者阳气 营行脉中 卫行脉

脉不自行 随气而至 气动脉应 阴阳之谊 气如橐龠 血如波澜 血脉气息 上下循

十二经中 皆有动脉 惟手太阴 寸口取决 此经属肺 上系吭嗌 脉之大会 息之出

一呼一吸 四至为息 日夜一万 三千五百 一呼一吸 脉行六寸 日夜八百 十丈为

初持脉时 令仰其掌 掌后高骨 是为关上 关前为阳 关后为阴 阳寸阴尺 先后推

心肝居左 肺脾居右 肾与命门 居两尺部 魂魄谷神 皆见寸口 左主司官 右主司

左大顺男 右大顺女 本命扶命 男左女右 关前一分 人命之主 左为人迎 右为气

神门决断 两在关后 人无二脉 病死不愈 男女脉同 惟尺则异 阳弱阴盛 反此病

脉有七诊 曰浮中沉 上下左右 消息求寻 又有九候 举按轻重 三部浮沉 各候五

寸候胸上 关候膈下 尺候于脐 下至跟踝 左脉候左 右脉候右 病随所在 不病者

浮为心肺 沉为肾肝 脾胃中州 浮沉之间 心脉之浮 浮大而散 肺脉之浮 浮涩而

肝脉之沉 沉而弦长 肾脉之沉 沉实而濡 脾胃属土 脉宜和缓 命为相火 左寸同

春弦夏洪 秋毛冬石 四季和缓 是谓平脉 太过实强 病生于外 不及虚微 病生于

春得秋脉 死在金日 五脏准此 推之不失 四时百病 胃气为本 脉贵有神 不可不

调停自气 呼吸定息 四至五至 平和之则 三至为迟 迟则为冷 六至为数 数则热

转迟转冷 转数转热 迟数既明 浮沉当别 浮沉迟数 辨内外因 外因于天 内因于

天有阴阳 风雨晦明 人喜怒忧 思悲恐惊 外因之浮 则为表证 沉里迟阴 数则阳

内因之浮 虚风所为 沉气迟冷 数热何疑 浮数表热 沉数里热 浮迟表虚 沉迟冷

表里阴阳 风气冷热 辨内外因 脉证参别 脉理浩繁 总括于四 既得提纲 引申触

浮脉法天 轻手可得 泛泛在上 如水漂木 有力洪大 来盛去悠 无力虚大 迟而且

虚甚则散 涣漫不收 有边无中 其名曰芤 浮小为濡 绵浮水面 濡甚则微 不任寻

沉脉法地 近于筋骨 深深在下 沉极为伏 有力为牢 实大弦长 牢甚则实 而

无力为弱 柔小如绵 弱甚则细 如蛛丝然 迟脉属阴 一息三至 小 于迟 缓不及

二损一败 病不可治 两息夺精 脉已无气 浮大虚散 或见芤革 浮小濡微 沉小细

迟细为涩 往来极难 易散一止 止而复还 结则来缓 止而复来 代则来缓 止不能

数脉属阳 六至一息 七疾八极 九至为脱 浮大者洪 沉大牢实 往来流利 是谓之

有力为紧 弹如转索 数见寸口 有止为促 数见关中 动脉可候 厥厥动摇 状如小

长则气治 过于本位 长而端直 弦脉应指 短则气病 不能满部 不见于关 惟尺寸

一脉一形 各有主病 数脉相兼 则见诸证 浮脉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