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无毒\x)
柳寄生主膈气刺痛捣汁服一杯(本草纲目)【味】苦【性】平



<目录>续集脉诀四言举要卷上

<篇名>血脉隧道第一

内容:脉乃血 气血之先血之隧道气息应焉首言脉之源流水自源而分流曰 合分起伏道各井然
人身之血犹夫水也血中之脉犹夫 也 通则水源活脉通则气血行(故灵枢决气篇曰)中焦取

变化而赤是谓血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夫脉本气血之先流行于经络灌溉于一身昼夜循环动
而不息盖脉者乃人身一元之大气也血之流行于经络之中如水分流之象故谓脉乃血 夫脉实血
实脉虚血虚要知脉乃气血之先兆也隧道即经脉也言其在血中精密隐隧自成一道(灵枢营气篇
云)精专者行于经隧而脉则指营气流行不息之道耳然非呼吸不能流行故曰气息应焉



<目录>续集脉诀四言举要卷上

<篇名>法地合心第二

内容:其象法地血之府也心之合也皮之部也次言配地府合之义夫人之脉以血为体固当配地然观
其出入脏腑联系贯通一如大气之行于地中故其象取法乎地府者藏也聚也隧道乃精专所注故为
血之府充遍人身应夏火之气中焦变赤得正南之色盖心主血脉故脉与心相合肺主皮毛而朝百脉




<目录>续集脉诀四言举要卷上

<篇名>始生营卫第三

内容:资始于肾资生于胃阳中之阴本乎营卫营者阴血卫者阳气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又言脉之资始
资生之义肾为十二经脉之根故曰资始胃乃生化之源故曰资生肾之与胃盖有先后天之分焉脉在
皮肤之间肌肉之内故谓阳中之阴脉之流行本因气血之升降故曰本乎营卫营者营运于中卫者卫
护于外营为阴血行脉之中入隧道也卫为阳气行脉之外不入隧道也



<目录>续集脉诀四言举要卷上

<篇名>气动脉应第四

内容:脉不自行随气而至气动脉应阴阳之谊气如橐龠血如波澜血脉气息上下循环脉行走于经络
之中非脉自能行也盖随宗气而至气阳也血阴也阳主动阴主静脉之行也必气为之先气行则血行
气动则脉动阴阳相应而不相失如交谊然橐无底之器龠有孔之物夫阳气之自顶至踵也虽固护于
外无间隔于中故如橐如龠波微浪也涌叠而前澜回澜也旋涡而返血之在气中也泷涌流行亦复回
环灌溉故如波如澜若合若分互为体用周流上下无始无终此则循环之义矣



<目录>续集脉诀四言举要卷上

<篇名>寸口大会男女定位第五

内容:十二经中皆有动脉惟手太阴寸口取决此经属肺上系吭嗌脉之大会息之出入一呼一吸四至
为息日夜一万三千五百一呼一吸脉行六寸日夜八百十丈为准初持脉时令仰其掌掌后高骨是谓
关上关前为阳关后为阴阳寸阴尺先后推寻心肝居左肺脾居右肾与命门居两尺部魂魄谷神皆见
寸口左主司官右主司府左大顺男右大顺女本命扶命男左女右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
气口神门决断两在关后人无二脉病死不愈男女脉同惟尺则异阳弱阴盛反此病至十二经者即手
足三阴三阳之经脉也十二经中皆有动脉如手太阴肺之动脉太渊手阳明大肠经之动脉合谷足阳
明胃之动脉波阳足太阴脾之动脉波门手少阴心之动脉极泉手太阳小肠经之动脉天窗足太阳膀
胱经之动脉委中足少阴肾之动脉太溪手厥阴心包络之动脉劳宫手少阳三焦之动脉禾 足少阳
胆之动脉听会足厥阴肝之动脉太冲所谓十二经中皆有动脉者此也既皆有动脉是皆可即其脉以
诊病今惟取手太阴寸口动脉决诸病之死生吉凶者何耶盖手太阴一经内属肺脏其经起于中府终
于少商其肺系上连喉咙吭嗌以通呼吸肺主一身之气气非呼吸不行脉非肺气不布故(张仲景
云)
呼吸者脉之头也又寅初方升之气出于中焦中焦指胃也盖胃为水谷之海属土居中灌溉四脏以及
百骸无非一水谷之气也脉之昼夜五十环周原无少间但以一日定分四时论之必以寅初为更始也
故(脉要精微论云)诊法当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

可诊有过之脉此时诸脉始于胃即注于肺必由肺之呼吸以行此所谓肺朝百脉也呼出于阳吸入于
阴一呼脉二至一吸脉二至脉行四至为一息一日一夜约一万三千五百息算来共得八百一十丈以
脉数之十六丈二尺折算应得周行于身五十度此昼夜脉行度数之准则也大凡初持脉之法须分尺
寸阴阳之义诊脉时先令人仰其掌以掌后高骨之处定为关部以关前之寸口在上故为阳关后之尺
部在下故为阴阳在寸而阴在尺也所谓寸者自寸口至鱼际穴故名曰寸尺者自尺部至尺泽穴故名
曰尺以关部为界以分阴阳之义故名曰关尺至寸共长一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