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卷之九\果部

<篇名>部

内容:\x无毒\x
(本草纲目)主止渴悦色益气(苏恭)【名】燕 婴舌 山葡萄 野葡萄 藤名
木龙
【地】(苏颂曰) 子生江东实似葡萄细而味酸亦堪为酒(李时珍曰) 野生林墅间
亦可
插植蔓叶花实与葡萄无异其实小而圆色不甚紫也诗云六月食 即此其茎吹之气出有汁如通草
也【苗】苏恭曰 蔓生苗叶与葡萄相似而小亦有茎大如碗者冬月惟叶凋而藤不死藤汁味甘
子味甘酸即千岁 也(陈藏器曰)苏恭注千岁 即是 妄言也千岁 藤如葛而叶背白子赤可

藤斫断通气更无甘汁详见草部千岁 下(李时珍曰)苏恭所说 形状甚是但以千岁

非矣【味】甘酸【性】平 藤主哕逆伤寒后呕哕捣汁饮之良(苏恭)
止渴利小便(本草纲目)【治】呕 厥逆 藤煎汁呷之○目中障翳 藤以水浸过吹

取汁滴入目中去热翳赤白障【合治】五淋血淋木龙汤用木龙即野葡萄藤也竹园荽淡竹叶麦门
冬连根苗红枣肉灯心草乌梅当归各等分煎汤代茶饮【味】甘【性】平 根主下焦热痛淋 消
肿毒(本草纲目)【治】根治一切肿毒赤龙散用野葡萄根晒研为末水调涂之即消也○赤游风

忽然痛痒不治则杀人用野葡萄根捣如泥涂之即消【合治】男妇热淋野葡萄根七钱葛根三钱水
一钟煎七分入童子小便三分空心温服



<目录>续集卷之九

<篇名>附录诸果一十九种

内容:○(李时珍曰)方册所记诸果名品甚多不能详其性味状既列于果则养生者不可不知因略

附以俟知者
津符子(李时珍曰)(孙真人千金方云)味苦平滑多食令人口爽不知五味
甘剑子(李时珍曰)(范成大桂海志云)状似巴榄子仁附肉有白靥不可食发人病北人呼
为海
胡桃是也
杨摇子(李时珍曰)(沈莹临海异物志云)生闽越其子生树皮中其体有脊形甚异而味甘
无奇
色青黄长四五寸
海梧子(李时珍曰)(嵇含南方草木状云)出林邑树似梧桐色白叶似青桐其子如大栗肥
甘可

木竹子(李时珍曰)(桂海志云)皮色形状全似大枇杷肉味甘美秋冬实熟出广西
橹罟子(李时珍曰)(桂海志云)大如半斗碗数十房攒聚成球每房有绛冬生青至夏红破
其瓣
食之效甚出广西
罗晃子(李时珍曰)(桂海志云)状如橄榄其皮七种出广西 (顾 海槎录云)横州出
九层皮
果至九层方见肉也夏熟味如栗
子(李时珍曰)(徐表南州记云)出九真交趾树生子如桃实长寸余二月开花连着子五
月熟
色黄盐藏食之味酸似梅
夫编子(李时珍曰)(南州记云)树生交趾山谷三月开花仍连着子五六月熟入鸡鱼猪鸭
羹中
味美亦可盐藏
白椽子(李时珍曰)(刘欣期交州记云)出交趾树高丈余实味甘美如胡桃
系弥子(李时珍曰)(郭义恭广志云)状圆而细赤如软枣共味初苦甘可食
人面子(李时珍曰)(草木状云)出南海树似含桃子如桃实无味以蜜渍可食其核正如人
面可
玩(祝穆方舆胜览记云)出广中大如梅李春花夏实秋熟蜜煎甘酸可食其核两边似人面口目鼻


黄皮果(李时珍曰)(海槎录云)出广西横州状如楝子及小枣而味酸
四味果(李时珍曰)(段成式酉阳杂俎云)出祁连山木生如枣剖以竹刀则甘铁刀则苦木
刀则
酸芦刀则辛行旅得之能止饥渴
千岁子(李时珍曰)(草木状云)出交趾蔓生子在根下须绿色交加如织一苞恒二百余颗
皮壳
青黄壳中有肉如栗味亦如之干则壳肉相离撼之有声(桂海志云)状似青黄李味甘
侯骚子(李时珍曰)(酉阳杂俎云)蔓生子大如鸡卵既甘且冷消酒轻身王太仆曾献之
酒杯藤子(李时珍曰)(崔豹古今注云)出西域藤大如臂花坚硬可以酌酒文章映彻实大
如指
味如豆蔻食之消酒张骞得其种于大宛
(音间)子(李时珍曰)(贾思勰齐民要术云)藤生交趾合浦缘树木正二月花四五月
熟如梨
赤如鸡冠核如鱼鳞生食味淡
隈支(李时珍曰)(宋祁益州方物图云)生邛州川谷中树高丈余枝修而弱开白花实大如
雀卵
状似荔枝肉黄肤甘



<目录>续集卷之十\木部

<篇名>香

内容:\x无毒\x
香主头疖肿毒碾末麻脂调涂七日腐落(本草纲目)【名】兜娄婆香【地】(李时珍曰)
香江淮湖岭山中有之【苗】木大者近丈许小者多被樵采叶青而长有锯齿【质】状如小蓟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