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菜 四叶菜 田字草(李时珍曰)苹本
作KT 左传苹蘩蕴藻之菜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则KT 有宾之之义故字从宾其草四叶相合
中折
十字故俗呼为四叶菜田字草破铜钱皆象形也诸家本草皆以苹注水萍盖由苹萍二字音相近也按
韵书苹在真韵蒲真切萍在庚韵薄经切切脚不同为物亦异今依吴普本草别出于此【地】(吴普
曰)水萍一名水廉生池泽水上【苗】一茎一叶叶圆小根入水底(陶弘景曰)水中大萍非沟渠

生之萍乃楚王渡江所得即斯实也(苏恭曰)萍有三种大者名苹中者名荇叶皆相似而圆其小者

水上浮萍也(陈藏器曰)苹叶圆阔寸许叶下有一点如水沫一名 菜小萍是沟渠间者(刘禹锡

尔雅云)萍 也其大者曰苹又(诗云)于以采苹于涧之滨(陆机注云)其粗大者谓之苹小者
为萍
季春始生可糁蒸为茹又可以苦酒淹之按酒今医家少用此苹惟小萍耳(李时珍曰)苹乃四叶菜

叶浮水面根连水底其茎细于 荇其叶大如指顶面青背紫有细纹颇似马蹄决明之叶四叶合成中
折十字夏秋开小白花故称白苹其叶攒簇如萍故尔雅谓大者为苹也(吕氏春秋云)菜之美者有

仑之苹即此(韩诗外传)谓浮者为藻沉者为苹( 仙)谓白花者为苹黄花者为荇即金莲也(苏
恭)
谓大者为苹小者为荇(杨慎卮言)谓四叶菜为荇(陶弘景)谓楚王所得者为苹皆无一定之言
盖未
深加体审惟据纸上猜度而已(李时珍)一一采视颇得其真云其叶径一二寸有一缺而形圆如马

者也似 而稍尖长者荇也其花并有黄白二色叶径四五寸如小荷叶而黄花结实如小角黍者萍
蓬草也楚王所得萍实乃此萍之实也四叶合成一叶如田字形者苹也如此分别自然明白又(项
氏)
言白苹生水中青苹生陆地按今之田字草有水陆二种陆生者多生稻田沮洳之处其叶四片合一与
白苹一样但茎生地上高三四寸不可食方士取以 硫结砂煮汞谓之水田翁(项氏)所谓青苹盖

此也或以青苹为水草误矣【时】(生)三月(采)五月【收】曝干入药【色】白【味】甘【性】
寒滑【气】降也阴也



<目录>续集卷之二\草部

<篇名>水藻

内容:\x无毒\x
水藻主去暴热热利止渴捣汁服之小儿赤白游疹火焱热疮捣烂封之(名医别录)【名】(李
时珍曰)藻乃水草之有纹者洁净如藻浴故谓之藻【地】(苏颂曰)藻生水中处处有之 (周
南诗
云)于以采藻于沼于 于彼行潦是也【苗】(陆机注云)藻生水底有二种叶如鸡苏茎如箸长

五尺一种叶如蓬蒿茎如钗股谓之聚藻二藻皆可食熟 去腥气米面糁蒸为茹甚滑美荆扬人饥荒
以当谷食(陈藏器曰)马藻生水中如马齿相连(李时珍曰)藻有二种水中甚多藻叶大二三寸
两两
对生即马藻也聚藻叶细如丝及鱼腮状节节连生即水蕴也俗名鳃草又名牛尾蕴是也(尔雅云)
牛藻也(郭璞注云)细叶蓬茸如丝可爱一节长数寸长者二三十节即蕴也二藻皆可食入药以马

为胜左传云苹繁蕴藻之菜即此【主】患热毒肿并丹毒【味】甘【性】大寒滑【治】(孙思邈
曰)凡天下极冷无过藻菜但有患热毒肿并丹毒者取渠中藻菜切捣敷之浓三分干即易其效无比



<目录>续集卷之二\草部

<篇名>虎耳草

内容:\x有小毒\x
虎耳草主瘟疫擂酒服生用吐利人熟用则止吐利又治 耳捣汁滴之痔疮肿痛者阴干烧烟桶
中熏之(本草纲目)【名】石荷叶【地】(李时珍曰)虎耳生阴湿处人亦栽于石山上【苗】茎

五六寸有细毛一茎一叶如荷盖状人呼为石荷叶大如钱状似初生小葵叶及虎之耳形【时】夏开
小花【色】淡红色【味】微苦辛【性】寒



<目录>续集卷之二\草部

<篇名>白龙须

内容:\x无毒\x
白龙须(本草纲目)主男子妇人风湿腰腿疼痛左瘫右痪口目 斜及产后气血流散胫骨痛

目昏暗腰腿痛不可忍并宜之惟虚劳瘫痿不可服研末每服一钱气弱者七分无灰酒下密室随左右
贴床卧待汗出自干勿多盖被三日勿下床见风一方得疾浅者用末三钱瓷瓶煮酒一壶每日先服桔
梗汤少顷饮酒一盏早一服晚一服(保寿堂方)【地】(李时珍曰)(刘松石保寿堂方云)白龙
须生
近水旁有石处寄生搜风树节乃树之余精也【苗】细如棕丝直起无枝叶最难得真者一种万缠草
生于白线树根细丝相类但有枝茎稍粗为异误用不妨愚按所云二树名皆隐语无从考证【味】缺
【性】平【治】(李时珍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