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苗(采)夏秋取【收】阴干【用】叶及
实【味】
辛【性】温散【气】气之浓者阳也【臭】香【治】(疗)(唐本注云)芸台破症瘕结血(日华

云)治产后血风及瘀血(陈藏器云)破血产妇宜食之○子压油敷头令头发长黑○叶捣敷赤游

【禁】春勿食能发膝痼疾久食极损伤气若先患腰脚病不可多食及发口疮齿痛又能生腹中诸虫
患狐臭人不宜食



<目录>卷之四十\菜部下品

<篇名>菜之草

内容:\x微毒 丛生\x
菠 利五脏通肠胃热解酒毒服丹石人食之佳北人食肉面即平南人食鱼鳖水米即冷不可多
食冷大小肠久食令人脚弱不能行发腰痛不与蛆鱼同食发霍乱吐泻(名医所录)【名】赤根菜
【苗】刘禹锡嘉话录云菠 本西国中有自彼将其子来如苜蓿葡萄因张骞而至也本是颇陵国将
来语讹尔时多不知也今据圃人播子于畦其叶渐长繁茂而有三尖者名为火焰菠 根叶柔嫩作茹
食之甘美至六七月茎高二三尺作荚生子颇类蒺藜子其根色赤故北人呼为赤根菜也【时】(生)
秋初生苗(采)九月十月取【用】茎叶【色】青绿【味】甘【性】冷【气】气之薄者阳中之




<目录>卷之四十\菜部下品

<篇名>菜之草

内容:\x无毒 丛生\x
苦 治面目黄强力止困敷蛇虫咬又汁敷疔肿即根出蚕蛾出时切不可取拗令蛾子青烂蚕妇
亦忌食野苦 五六回拗后味甘滑于家苦 甚佳(名医所录)【名】天净菜【苗】谨按春生苗

其叶有白汁出人多采以生啖之亦可蒸作茹若远行人马皆可食也【地】处处有之【时】(生)

生苗(采)夏月取【用】茎叶【色】绿【味】苦【性】冷【气】气薄味浓阴也【臭】腥



<目录>卷之四十\菜部下品

<篇名>菜之草

内容:\x无毒微毒 海生\x
鹿角菜下热风气疗小儿骨蒸热劳丈夫不可久食发痼疾损经络血气令人脚冷痹损腰肾少颜
色服丹石人食之下石力也(名医所录)【苗】谨按鹿角菜茎长二三寸红紫色生海中石上其茎

空而多岐形类鹿角故以名之海人采鬻以作蔬茹今笔家煮以制笔盖取其粘滑而不散乱也【地】

咸【
性】大寒【气】味浓于气阴也【臭】腥【解】面热



<目录>卷之四十\菜部下品

<篇名>菜之草

内容:\x微毒 丛生\x
补中下气理脾气去头风利五脏冷气不可多食动气先患腹冷食必破腹○茎灰淋汁洗衣
白如玉色(名医所录)【苗】谨按圃人春间以子水浸数日俟其萌动播种于畦苗叶渐高尺许至

繁茂抽茎着碎黄花于其端作荚生子刈其茎烧灰淋汁浣衣大能去油垢也【地】旧不着所出州土
今在处有之【时】(生)春生苗(采)春夏取【用】茎叶【色】青绿【味】甘【性】平【气】

之薄者阳中之阴【臭】腥



<目录>卷之四十\菜部下品

<篇名>菜之草

内容:\x无毒 植生\x
东风菜主风毒壅热头疼目眩肝热眼赤(名医所录)【苗】(图经曰)茎高二三尺叶似杏叶

长极浓软上有细毛先春而生故有东风之号堪入羹 及煮食之甚美【地】(图经曰)生岭南平

【时】(生)先春生苗(采)春夏取【色】青绿【味】甘【性】寒缓【气】气之薄者阳中之
阴【臭】




<目录>卷之四十\菜部下品

<篇名>菜之走

内容:\x无毒 蔓生\x
雍菜主解葛毒煮食之亦生捣服之(名医所录)【苗】(图经曰)岭南种之蔓生花白堪为菜

南人先食雍菜后食野葛二物相伏自然无苦又取汁滴野葛苗当时烟死其相杀如此张司空云魏武
帝啖野葛至一尺应是先食此菜也【地】(图经曰)生岭南【时】(生)春生苗(采)无时【色】
绿
【味】甘【性】平缓【气】气之薄者阳中之阴【臭】朽【制】生捣或煮汁饮之



<目录>卷之四十\菜部下品

<篇名>菜之草

内容:\x有小毒 丛生\x
玉簪花根捣汁疗诸骨鲠(今补)【名】白鹤花【苗】谨按此即白鹤花也苗高尺余叶生茎

淡绿色六七月抽茎分岐生数蕊长二三寸清香莹白形如冠簪故名玉簪花也未开时采以拖面煎食
肥滑香美至秋作荚四瓣如马蔺子其实若榆钱而狭长也一种茎叶花蕊与此无别但短小深绿色而
花紫嗅之似有恶气殊不堪食谓之紫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