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
皮核桃而有三五棱瓣至秋渐大如梨熟则皮黑析之每瓣有子三四枚如龙眼核其仁甘美故北人当
果食之【地】生北地(道地)云南【时】(生)春生叶(采)八月九月取实【收】曝干【用】
实【质
】状如梨而有棱【色】皮黑仁白【味】苦甘【性】寒泄【气】气薄味浓阴中之阳【臭】香【
制】去皮壳取仁用【治】(疗)(别录云)生产繁者用二枚细嚼以井花水吞下其水味甜如蜜久

则子宫冷自然绝矣常食之亦不伤人



<目录>卷之三十四\果部下品

<篇名>果之木

内容:\x无毒 植生\x
平波止渴生津(出饮膳正要)【苗】树高一二丈叶如林檎叶而微圆三月开淡红花六七月

实亦似林檎而大生青白熟淡红色食之甚甘美及置箧笥中香气可爱【地】出北地【时】(生)

月(采)六月七月取实【收】曝干【用】实【色】白红【味】甘【性】缓【气】气之薄者阳





<目录>卷之三十四\果部下品

<篇名>果之木

内容:\x无毒 植生\x
八檐仁止咳下气消心腹逆闷(出饮膳正要)【苗】树高丈许枝叶花实与杏无异但实差小

可啖之核中仁食之味甘美与榛子仁相似非若杏仁苦而有毒也【地】出回回田地今北地亦有之
【时】(生)四月生(采)五月六月取实【收】曝干【用】仁【质】类杏仁而圆小【色】皮
褐仁
白【味】甘【性】缓【气】气之薄者阳中之阴【臭】香【制】KT 去壳汤泡去皮用



<目录>卷之三十四\果部下品

<篇名>果之木

内容:\x无毒 植生\x
银杏炒食煮食皆可生食发病(出饮膳正要)【名】鸭脚白果【苗】谨按树高五六丈径三

尺叶似鸭脚五六月结实如李八九月熟则青黄色采之浸烂去皮取核为果亦名鸭脚梅圣俞诗云鸭
脚类绿李其名因叶高是也【地】出宣域郡及江南皆有之【时】(生)五六月生(采)八月九
月取
实【收】曝干【用】核中肉【色】壳白肉青黄【味】甘苦【性】缓泄【气】味浓于气阴中之
阳【臭】腥【制】火煨去壳用【治】(疗)煨熟食之止小便频数【合治】叶为末和面作饼煨

食之止泻痢【禁】生食有小毒发病



<目录>卷之三十四\果部下品

<篇名>果之木

内容:\x无毒 植生\x
株子不可多食(出饮膳正要)【苗】谨按株子树高三五尺枝叶类橘而小冬月不凋春复繁

四月开小白花其实有三种小而圆者谓之金豆大如弹丸者谓之金橘锐而长者谓之牛奶金柑即株
子也生青熟黄人家庭院多植而玩之九月采食其清香经日不歇或蜜渍作汤果寄远人贵重之稀入
药用【地】生南山川谷及江浙荆襄湖岭皆有之【时】(生)四月开花(采)九月十月取实【用】
实【色】生青熟黄【味】酸甘【性】平微寒【气】气薄味浓阴中之阳【臭】香



<目录>卷之三十四\果部下品

<篇名>果之木

内容:\x无毒 植生\x
必思答主调中顺气(出饮膳正要)【苗】谨按必思答即必思忒也出回回田中树高一二丈

如杏其实如桃李去肉取核仁作果食之今亦入贡焉【收】晒干【味】甘【性】缓【气】气之薄
者阳中之阴【臭】香



<目录>卷之三十四\果部下品

<篇名>果之木

内容:\x无毒 植生\x
棠球子治疾痢及腰疼皆效又能消食行结气健胃催疮疹(名医所录)【名】山查子 海红

里果【苗】(图经曰)树高三五尺叶似杏叶而长三月开白花随便结实如酸枣而差匾至八九月

赤山人采之以当果食今药中多用之以其能消食而健脾也【地】(图经曰)生滁州今处处有之
【时



<目录>卷之三十四

<篇名>四种陈藏器余

内容:君迁子味甘平无毒主止渴去烦热令人润泽生海南树高丈余子中有汁如乳汁吴都赋云平仲
君迁○海药云(谨按刘斯交州记云其实中有乳汁甜美香好微寒无毒主消渴烦热镇心久服耐老
轻身亦得悦人颜色也)○韶子味甘温无毒主暴痢心腹冷生岭南子如栗皮肉核如荔枝广志云韶
叶似栗有刺斫皮内白脂如猪肪味甘酸亦云核如荔枝也○探子味甘涩平无毒生食主水痢熟者和
蜜食之去嗽子似梨生江南吴都赋云探榴御霜是也○诸果有毒桃杏仁双有毒五月食未成核果令
人发痈节及寒热又秋夏果落地为恶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