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古方诸方
未见用王不留行虫者若尔则四虫专在一处今地胆出豳州芫花出宁州亭长出雍州斑蝥所在皆有
四虫出四处其虫可一岁周游四州乎且芫青斑蝥形段相似亭长地胆貌状大殊豳州地胆三月至十
月草菜上采非地中取陶之所言恐乱证之尔〔绍兴校定云〕葛上亭长乃斑蝥芫青之类然别是一
种验其破血之性亦不远矣大抵破畜血坚积多见用之本经云味辛微温有毒是矣注云一虫五变若
以一岁能周游四州者即无据矣惟山东州郡多产之【时】〔生〕无时〔采〕六月七月取【收】
曝干【用】身黑头赤者良【色】黑【味】辛【性】微温散【气】气浓于味阳也【臭】腥【主】

栋上一宿然后入药用【治】〔疗〕〔图经曰〕取得折断腹腹中有白子如小米着白板子上阴干药
成久患淋服三枚或二枚服时以水着小杯中内药盏中爪甲研当匾匾见于水中乃令病患饮之勿令
着牙药虽微小直至下焦淋所少顷药当作烦随饮干麦饭汁或饮水亦可则药势止也老小者服三分
之一当下如脓血石淋状如指头或青或黄男女服之皆愈【禁】妊娠不可服



<目录>卷之三十一\虫鱼部下品

<篇名>介虫

内容:\x有毒 化生\x
斑蝥(出神农本经)主寒热鬼疰蛊毒鼠 恶疮疽蚀死肌破石癃(以上朱字神农本经)疥
癣血
积伤人肌堕胎(以上黑字名医所录)【名】龙尾 晏青 发 斑蚝(音刺) 龙苗 斑菌 盘
蛩龙
甲上黄黑斑文乌腹尖喙如巴豆大就叶上采之古方书多有用此其字或作斑蝥亦作斑蚝也【时】
〔生〕四月五月〔采〕七八月露中取【收】阴干【用】身【色】黄黑斑文【味】辛【性】寒
散【气】气之薄者阳中之阴【主】鼠 淋沥【助】马刀为之使【反】畏巴豆丹参空青恶肤青
豆花【制】〔衍义曰〕凡使须在糯米中炒待米色黄为度去翅足用【治】〔疗〕〔药性论云〕消

之即根出又治沙虱毒以二枚一枚为末服之一枚烧令烟绝研末敷之立瘥及妊娠或已不活欲下胎
者烧末服一枚即下【合治】以半两微炒为末合蜜调敷干癣积年生痂搔之黄水出每逢阴雨即痒
者○以一两去翅足用粟米一升同炒令米焦黄去米不用细研入干薄苛末四两同研令匀合乌鸡子
清丸如绿豆大空心腊茶下一丸加至五丸每日减一丸减至一丸后每日服五丸治大人小儿瘰 内
消【禁】妊娠不可服为能溃人肉治淋药多用极苦人尤宜斟酌凡入药不可令生生即吐泻人



<目录>卷之三十一\虫鱼部下品

<篇名>介虫

内容:\x有毒 化生\x
芫青主蛊毒风疰鬼疰堕胎(名医所录)【地】〔图经曰〕本经不载所出州土今处处有之其
形颇与斑蝥相类但纯青绿色背上有一道黄文尖喙三四月芫花发时乃生多就花上采之〔雷公
云〕芫
蝥背上一画黄一画黑嘴尖处一小点赤在豆叶上居食豆叶汁亭长形黑黄在蔓叶上居食蔓胶汁地
胆额上有大红一点身黑用各有处【时】〔生〕三月四月〔采〕三月四月取【收】曝干【用】
身【
米小麻子相拌同炒待米黄黑出去麻子等去头及翅足更以乱发裹之挂于东壁角上一宿去毒至明
取用【治】〔疗〕〔陶隐居云〕治鼠 疮【禁】妊娠不可服



<目录>卷之三十一\虫鱼部下品

<篇名>介虫

内容:\x有毒 化生\x
地胆(出神农本经)主鬼疰寒热鼠 恶疮死肌破症瘕堕胎(以上朱字神农本经)蚀疮中
恶肉
鼻中
【地】

乘误矣【时】〔生〕夏〔采〕八月取【用】身【质】类大马蚁【色】黑【味】辛【性】寒【气
】气之薄者阳中之阴【主】鼻 瘰 【反】恶甘草【禁】妊娠不可服



<目录>卷之三十一\虫鱼部下品

<篇名>介虫

内容:\x有毒 卵生\x
蜈蚣(出神农本经)主鬼疰蛊毒啖诸蛇虫鱼毒杀鬼物老精温疟去三虫(以上朱字神农本
经)
疗心腹寒热结聚堕胎去恶血(以上黑字名医所录)【地】〔图经曰〕生吴中川谷及江南今江浙
山南唐邓间皆有之多在土石及人家屋壁间以头足赤者为胜其性能制蛇见大蛇便缘而啖其脑若
黄足者最多人以火炙令赤以当之不堪用也〔衍义曰〕蜈蚣背光黑绿色足赤腹下黄者是畏蛞蝓
遇其所行之路辄不敢过若触其身则死故人取以治蜈蚣毒也【时】〔生〕无时〔采〕七月八月
取【收】曝干【用】头足赤者良【味】辛【性】温散【气】气之浓者阳也【臭】腥【制】〔雷

亦可【治】〔疗〕〔图经曰〕去尸疰恶气诸方皆用〔日华子云〕除症结邪魅〔别录云〕为末治
蛇疮○汁治小儿撮口病但看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