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木之走

内容:\x无毒 蔓生\x
每始王木主伤折跌筋骨生肌破血止痛酒水煮浓汁饮之(名医所录)【苗】〔唐本注云〕藤
生绕树木上生叶似萝摩叶【地】〔图经曰〕生资州山谷【时】〔生〕春生叶〔采〕二月八月取

生肌止痛【制】锉碎用



<目录>卷之十九\木部中品之下

<篇名>木之木

内容:\x无毒 植生\x
阿魏主杀诸小虫去臭气破症积下恶气除邪鬼蛊毒(名医所录)【名】形虞阿虞【苗】〔图
经曰〕苗叶根极似白芷捣根汁日煎作饼者为上截根穿曝干者为次体性极臭而能止臭亦为奇物
也今广州出者云是木膏液滴酿结成二说不同按段成式酉阳杂俎云生波斯国呼为阿虞木长八九
尺皮色青黄三月生叶似鼠耳无花实断其枝汁出如饴久乃坚凝或云取其汁和米豆屑合酿而成与
广州所产者相近〔别录云〕是木津液如桃胶状其色黑者不堪其状黄散者为上又云南长河中亦
有舶上来者滋味相似只无黄色耳【地】〔图经曰〕出西蕃及昆仑〔别录云〕伽 国〔道地〕
波斯国及广州【时】〔生〕春生叶〔采〕无时【收】曝干【用】液黄赤者为佳〔雷公云〕其
有三验第一验将半铢安于熟铜器中一宿至明沾阿魏处白如银永无赤色第二验将一铢置于五斗
草自然汁中一夜至明如鲜血色第三验将一铢安于柚树上立干便是真【质】类没药而软【色】
黄黑白亦有玛瑙斑者【味】辛【性】平散【气】气味俱浓阳也【臭】臭【主】去臭辟邪【制】
〔雷公云〕凡使先于净钵中研如粉了于热酒器上 过任入药用【治】〔疗〕〔日华子云〕治
传尸破症癖冷气辟温除疟及霍乱心腹痛肾气温瘴〔海药云〕主风邪鬼注心腹中冷【解】一切
蕈菜毒【赝】日煎蒜饼为伪



<目录>卷之十九\木部中品之下

<篇名>木之木

内容:\x无毒 植生\x
牡丹(出神农本经)主寒热中风螈(音契) (音纵)痉惊痫邪气除症坚瘀血留舍肠胃
安五脏
疗痈疮(以上朱字神农本经)除时气头痛客热五劳劳气头腰痛风噤癫疾(以上黑字名医所录)
【名】鹿韭 鼠姑 百两金 吴牡丹 木芍药【苗】〔图经曰〕其茎梗枯燥黑白色二月于梗
上生苗叶三月开花有黄紫红白数色其花叶与人家所种者相似但花止五六瓣尔五月结子黑色如
鸡头子大根黄白色长五七寸大如笔管此山牡丹也宜入药用近世人多贵重圃人欲其花之诡异皆
秋冬移接培以壤土至春盛开其状百变故其根性殊失本真此品绝无力也〔唐本注云〕剑南者苗
似羊桃夏生白花秋实圆绿冬实赤色凌冬不凋根似芍药肉白皮丹谓之吴牡丹者为真今俗用者异
于此别有臊气也【地】〔图经曰〕生巴郡山谷汉中丹延青越滁和等州山中皆有之〔日华子云〕
海盐
阴干【用】根皮【质】类地骨皮而坚赤【色】紫【味】辛苦【性】微寒泄【气】气薄味浓阴
中之阳【臭】香【主】无汗骨蒸泻阴中火【行】手厥阴经足少阴经【反】畏菟丝子【制】〔
雷公云〕凡使采得后日干用铜刀劈破去骨细锉如豆许用清酒拌蒸从巳至未出日干用【治】〔
疗〕〔药性论云〕除冷气散诸痛治女子经脉不通血沥腰疼〔日华子云〕祛邪气通关腠血脉排
脓消扑损瘀血续筋骨除风痹治胎下胞产后一切疾女人冷热血气〔汤液本草云〕治肠胃积血衄
血吐血及神志不足〔别录云〕治蛊毒及下部生疮并末服一钱匕日三〔补〕〔日华子云〕悦颜
色【忌】蒜



<目录>卷之十九\木部中品之下

<篇名>木之木

内容:\x无毒 植生\x
芦荟主热风烦闷胸膈间热气明目镇心小儿癫痫惊风疗五疳杀三虫及痔病疮 (名医所
录)
【名】讷会 奴会 象胆【苗】〔图经曰〕其木生山野中滴脂泪而成俗呼为象胆盖以其味苦
如胆而然也药普云树脂也本草不细委曲谓是象胆殊非矣○谨按此种多伪若欲辨之以磁盘贮热
水取芦荟如黄豆许两粒置于水内两傍其水底各出黄色一道自然相接者乃为真也【地】〔图经
曰〕生波斯国今广州有之【时】〔生〕无时〔采〕无时【收】以瓷器盛贮【用】脂以明亮者
为好【质】类黑饧而坚硬【色】黑【味】苦【性】寒泄【气】气薄味浓阴也【臭】香【主】
消疳杀虫【制】捣细用【治】〔疗〕〔药性论云〕杀小儿疳疣吹鼻杀脑疳除鼻痒〔别录云〕除
小儿诸热【合治】以一两合炙甘草半两各为末匀和治癣先以温浆水洗后绢帛拭干以敷之良○
以四分杵末先以盐揩齿令洗净然后敷少末于上治 齿



<目录>卷之十九\木部中品之下

<篇名>木之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