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卷之十四\草部下品之中

<篇名>草之走

内容:\x无毒 蔓生\x
鹿藿主蛊毒女子腰腹痛不乐肠痈瘰 疡气(神农本经)【名】鹿豆 (实名)【苗】
〔唐本注云〕此草苗似豌豆有蔓而长大人取以为菜亦微有豆气名为鹿豆也〔尔雅云〕 鹿藿

〔生〕春生苗〔采〕五月六月取苗【收】日干【用】苗【质】类豌豆苗而长大【色】青绿【
味】苦【性】平泄【气】味浓于气阴中之阳【臭】腥【主】疮疡【治】〔疗〕〔别录云〕止头




<目录>卷之十四\草部下品之中

<篇名>草之草

内容:\x有毒 植生\x
蚤(音早)休主惊痫摇头弄舌热气在腹中癫疾痈疮阴蚀下三虫去蛇毒(神农本经)【名】

休紫河车 重楼金线 重台螫休 草甘遂【苗】〔图经曰〕蚤休即紫河车也苗叶似王孙鬼
臼等作二三层六月开黄紫花蕊赤黄色上有金线垂下秋结红子根如菖蒲又似肥姜皮赤肉白〔衍
义曰〕无傍枝止一茎挺生高尺余颠有四五叶叶有岐似虎杖中心又起茎亦如是生叶惟根入药用
【地】〔图经曰〕生山阳川谷及冤句河中河阳华凤文州及江淮间亦有之〔道地〕滁州【时】〔生
〕春生苗〔采〕四月五月取根【收】日干【用】根【质】类肥菖蒲肌细而脆【色】皮赤肉白
【味】苦【性】微寒泄【气】味浓于气阴也【主】惊痫癫疾【制】洗去土【治】〔疗〕〔日
华子云〕治胎风搐手足能吐泻瘰 【合治】合醋摩疗痈肿敷蛇毒有效



<目录>卷之十四\草部下品之中

<篇名>草之草

内容:\x有毒 丛生\x
石长生(出神农本经)主寒热恶疮大热辟鬼气不祥(以上朱字神农本经)下三虫(以
上黑字
名医所录)【名】丹草【苗】〔陶隐居云〕俗中虽时有采者方药亦不复用是细细草叶花紫色尔

KT(音零)筋草为之叶似青葙茎细劲紫色今太常用者是也〔药性论云〕石长生皮亦云石
长生


苗〔采〕五月六月取茎叶【收】日干【用】茎叶【色】黑【味】咸苦【性】微寒泄【气】味
浓于气阴也【臭】朽【主】疮癣诸虫【治】〔疗〕〔药性论云〕疗疥癣逐诸风治百邪鬼魅〔
别录云〕下三虫



<目录>卷之十四\草部下品之中

<篇名>草之草

内容:\x无毒 蔓生\x
乌蔹(音敛)莓(音每)主风毒热肿游丹蛇伤捣敷并饮汁(名医所录)【名】笼草 五
叶莓 乌
蔹草【苗】〔图经曰〕蔓生叶似白蔹茎端五叶花色青白其子黑色俗呼为五叶莓也【地】〔唐本
注云〕生平泽及人家篱墙间所在有之【时】〔生〕春生苗〔采〕四月五月取根苗【收】阴干
【用】根苗【色】青【味】酸苦【性】寒泄【气】味浓于气阴也【主】散痈肿【制】捣碎或
取汁用【治】〔疗〕〔蜀本云〕取根捣以敷痈肿多效〔别录云〕根叶捣敷疮肿及蛇虫咬处



<目录>卷之十四\草部下品之中

<篇名>草之草

内容:\x无毒 植生\x
陆英主骨间诸痹四肢拘挛疼酸膝寒痛阴痿短气不足脚肿(神农本经)【苗】〔图经曰〕春
抽苗茎有节节间生枝叶大似水芹及接骨春夏采叶秋冬取根茎即蒴 也然蒴 本经别立一条陶
隐居亦以为一物苏恭云药对及古方无蒴 惟言陆英明非别物今注以性味不同疑非一种谓其类
尔况亦不能细别然陆英用花蒴 用根茎叶盖一物而所用有别故性味不同何以明之苏恭云此叶
似芹及接骨花亦一类故芹名水英此名陆英接骨名木英此三英花叶并相似又按尔雅云华 (音
敷)也华 荣也木谓之华草谓之荣不荣而实者谓之秀荣而不实者谓之英然此物既有英名当是
其花耳故本经云陆英立秋采立秋正是其花时也又葛氏方有用蒴 者有用蒴 根者有用叶者三
用名别正与经载三时所采者相会谓陆英为花蒴 为根茎无疑矣【地】〔图经曰〕生熊耳川谷
及冤句【时】〔生〕春生苗〔采〕立秋取花【收】曝干【用】花【味】苦【性】寒泄【气】
味浓于气阴也【臭】香【主】诸痹【合治】陆英煎汤合少酒浴之能捋风毒香港脚上冲心烦闷绝
及主水气虚肿风瘙皮肌恶痒



<目录>卷之十四\草部下品之中

<篇名>草之草

内容:\x有毒 植生\x
蒴 主风瘙瘾疹身痒湿痹可作浴汤(名医所录)【名】堇草 芨【苗】谨按此即前条陆

苗也同种异名花谓之陆英根茎叶谓之蒴 然其性味不同收采时月亦异故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