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细锉之【治】(疗)(陶隐居云)疗风水气(药性论云)祛湿风口面

手足疼散留痰主肺气嗽喘○木防己治男子肢节中风毒风不语及散结气壅肿温疟风水肿【合
治】合



<目录>卷之十一\草部中品之中

<篇名>草之草

内容:\x无毒 植生\x
天麻主诸风湿痹四肢拘挛小儿风痫惊气利腰膝强筋力久服益气轻身长年(名医所录)
【名】定风草 龙皮 赤箭脂【苗】(图经曰)春生苗初出若芍药独抽一茎直上高三二尺如

竿状青赤色故名赤箭脂茎中空依半以上贴茎微有尖小叶稍头生成穗开花结子如豆粒大其子至
夏不落却透虚入茎中潜生土内其根形如黄瓜连生一二十枚大者有重半斤或五六两其皮黄白色
(陶隐居云)茎端结实状若续随子至叶枯时子黄熟其根连一二十枚如天门冬之类亦如芦菔大

不定彼人多生啖或蜜渍为果或蒸煮食之【地】(图经曰)出郓州利州泰山崂山诸山今京东京
西
湖南淮南州郡亦有之(道地)邵州郓州者佳【时】(生)春生苗(采)二月三月五月八月取
根【收】
曝干【用】根白而明净者为好【质】类黄瓜而微小【色】黄白【味】辛【性】平散【气】气
之薄者阳中之阴【臭】香【主】诸风眩晕【制】初取得去芦乘润刮去皮蒸之曝干用【治】(疗)

药性论云)治冷气 痹瘫痪不遂语多恍惚多惊失志(日华子云)杀鬼疰蛊毒通血脉关窍(陈

器云)疗热毒痈肿(别录云)主诸毒恶气支满寒疝下血○子去热气(补)(日华子云)助阳
气五劳
七伤【禁】御风草缘与天麻相似只是根茎有斑叶皆白有青点使御风草根若与天麻同用即令人
有肠结之患



<目录>卷之十一\草部中品之中

<篇名>草之草

内容:\x无毒 丛生\x
高良姜主暴冷胃中冷逆霍乱腹痛(名医所录)【苗】(图经曰)春生茎叶如姜苗而大高一

尺许花红紫色如山姜(陶隐居云)形气与杜若相似生岭南者形大虚软江左者细紧亦不甚辛其

一也【地】(陶隐居云)出高良郡今岭南诸州及黔蜀皆有之(道地)儋州雷州【时】(生)春
生苗
(采)二月三月取根【收】曝干【用】根【质】类菖蒲而坚【色】赤【味】辛【性】大温【气】
气之浓者阳也【臭】香【主】心腹冷痛【制】锉碎用【治】(疗)(药性论云)治腹久冷胃气

呕吐祛风破气腹冷气痛及风冷痹弱并下气冷逆冲心腹痛吐泻(日华子云)治转筋泻痢反胃呕

消食(陈藏器云)益声好颜色【合治】为末合米饮调服治心脾痛以一钱匕立止【解】酒毒



<目录>卷之十一\草部中品之中

<篇名>草之草

内容:\x唐本云有小毒 丛生\x
百部根主咳嗽上气(名医所录)【名】婆妇草【苗】(图经曰)春生苗作藤蔓叶大而尖长

似竹叶面青色而光根下作撮如芋子一撮十五六枚黄白色(陶隐居云)其根数十相连似天门冬

苦强(博物志云)九真有一种草似百部但长大耳悬火上令干夜取四五寸短切含咽汁勿令人知

暴嗽甚良名为嗽药恐其土肥润处是以长大为异(雷公云)忽有一窠自有八十三条者号曰地仙

若修事饵之寿可千岁【地】(图经曰)旧不着所出州土今江湖淮陕齐鲁州郡皆有之(道地)
衡州
滁州陕州【时】(生)春生苗(采)二月三月八月取根【收】曝干【用】根肥润者佳【质】
类天
门冬而细小【色】黄白【味】苦甘【性】微寒【气】气浓味薄阳中之阴【臭】腥【主】益肺
气【制】(雷公云)凡用竹刀劈破去心酒浸一宿漉出焙干用之或生用亦可【治】(疗)(药性

云)治肺热上气咳逆(日华子云)疗疳蛔传尸骨蒸劳杀蛔虫寸白蛲虫并治一切树木蛀 (补)
(药
性论云)润肺【合治】汁合生姜汁煎服二合疗合猝嗽○炙合酒浸空腹饮去虫蚕咬兼疥癣疮【赝】




<目录>卷之十一\草部中品之中

<篇名>草之草

内容:\x无毒 丛生\x
茴香子主诸 霍乱及蛇伤(名医所录)【名】 (音怀)香子【苗】(图经云)三月生叶
似老
胡荽极疏细作丛至五月高三四尺七月生花头如伞盖黄色结实如麦而小青色北人呼为土茴香者
是今人家园圃种之甚多(衍义曰)茴香叶似老胡荽此误矣胡荽叶如蛇床茴香徒有叶之名但散

丝发特异诸草其枝上时有大青虫形如蚕亦治小肠气甚良【地】(图经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