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日食鱼
盐此走血之验也○谨按解人取盐于池傍耕地沃以池水每南风急则宿夕而成其味苦而力薄较诸
海水煎成者为不及远矣所谓煮海为盐煮池为盐盐苦而易败故诗云王事靡 是也【时】(生)

时(采)无时【色】青白【味】甘咸【性】寒【气】气薄味浓阴中微阳【臭】朽【主】肠胃

热及止痛【行】接诸药入肾【助】漏芦为之使【制】研细用



<目录>卷之四\玉石部中品之下

<篇名>石之水

内容:\x无毒 土生\x
卤咸(出神农本经)主大热消渴狂烦除邪及下蛊毒柔肌肤(以上朱字神农本经)去五脏
肠胃
留热结气心下坚食已呕逆喘满明目目痛(以上黑字名医所录)【地】(图经曰)卤咸生河东盐

(陶隐居云)是煎盐釜下凝滓(唐本注云)卤咸既生河东其河东盐不以釜煎于此论之明非凝
滓此
是碱
(生)
无时(采)无时【色】黄白【味】苦咸【性】寒软【气】气薄味浓阴也【臭】朽【主】散结

软肌肤【制】研细用



<目录>卷之四\玉石部中品之下

<篇名>石之水

内容:\x无毒附盐药 土生\x
戎盐(出神农本经)主明目目痛益气坚肌骨去毒蛊(以上朱字神农本经)心腹痛溺血吐
血齿
舌血出(以上黑字名医所录)【名】胡盐 秃登盐 阴土盐【地】(图经曰)生胡盐山及西羌

地酒泉福禄城东南角北海青南海赤者是也补下药多用青盐疑此即戎盐今青盐从西羌来者形块
方棱明莹而青黑色最奇北胡来者作大块而不光莹又多孔窍若蜂窠状色亦浅于西盐彼人谓之盐
枕入药差劣(陶隐居云)今虏中甚有从凉州来芮芮河南使及北部胡客从敦煌来亦得之自是稀

耳其形作块片或如鸡鸭卵或如菱米色紫白味不甚咸口尝气臭正如 (音 )鸡子臭者为真又

一种盐药味咸无毒生海西南雷罗诸州山谷似芒硝末细入口极冷南人多取敷疮肿少有服者恐极
冷入腹伤人且宜慎之(唐本注云)其戎盐即胡盐沙州名为秃登盐廓州名为阴土盐生河岸山

阴土石间块大小不常坚白似石烧之不鸣 尔戎盐赤黑二色者累卵干汞制丹砂【时】(生)无

(采)十月取【用】颗块者佳【质】类石膏而坚【色】青【味】咸【性】寒【气】味浓于气

也【臭】朽【主】化坚积【制】研细用【治】(疗)(日华子云)除五脏症结心腹积聚痛疮疥


满头
痛明目镇心水研服之又主 蛇恶虫毒疥癣痈肿瘰 水消服之着疮正尔摩敷(补)(日华子
云)助水脏益精气【禁】性冷不宜多服



<目录>卷之四\玉石部中品之下

<篇名>石之水

内容:\x无毒 土生\x
光明盐主头面诸风目赤痛多眵(音蚩)泪(名医所录)【名】石盐 圣石【地】(图经曰)

盐州五原盐池下凿取之大者如升皆正方光澈又阶州一种生山石中不由煎炼自然成盐色甚明莹
彼人甚贵之云即光明盐也【时】(生)无时(采)无时【用】白净光澈者佳【质】类方解石
【色】




<目录>卷之四\玉石部中品之下

<篇名>石之石

内容:\x无毒 土石生\x
绿盐主目赤泪出肤翳眵暗(名医所录)【地】(图经曰)以光明盐 砂青铜屑酿之为块而

绿其真有出焉耆国水中石下取之状若扁青空青(别录云)波斯国在石上生按舶上将来为之石
绿
装色久而不变中国以铜醋造者不堪入药色亦不久【时】(生)无时(采)无时【用】绿色成
块者
好【质】状如扁青空青【色】绿【味】咸苦辛【性】平【气】味浓于气阴中之阳【臭】朽【主】
明目消翳【制】研细用【治】(疗)(海药云)治小儿无辜疳气



<目录>卷之四\玉石部中品之下

<篇名>石之金

内容:\x有毒 土生\x
铁主坚肌耐痛(神农本经)【地】(图经曰)单言铁者 铁也诸铁不着所出州土今江南西

有炉冶处皆有之铁乃黑金也其体坚重至于熔冶然后成器盖铁有生有熟有钢有精有落有粉并华
粉胤粉之类祈文立条而 铁乃再三拍打以作 者亦谓之熟铁也【时】(采)无时【用】 铁
【质】
类磁石【色】黑【味】辛【性】平散【气】气之薄者阳中之阴【臭】腥【反】畏磁石锻石炭
【解】制石亭脂毒



<目录>卷之四\玉石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