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生就死脱凡尘,  更往天庭诉事因。
    玉帝委他查冥府,  后来骨肉两相亲。

    刀山地狱
  却说钟馗往冥司,差一天兵提一面虎头白牌,上书「奉天查理冥司」六字,在前又有金童玉女引道,行不多时,来到秦广大王第一殿。大王出而迎之,升堂礼毕。钟馗即吊取屡年善恶文册。既而鬼判赍册至,钟馗逐一细查。见有一不孝者,底册李成,正册李盛,姓同名异。心甚疑惑,就于册内朱书「驳查」二字。
  及查毕,前往刀山地狱。至狱门首,鬼判跪迎。及至于狱内,但见冰山如玉,高高下下,迭迭层层,上生刀尖,犹如麻林。山上之冤魂,有钉其手者,有钉其足者,有钉其背者,有钉其腹者,又有肋横倒挂者,又有皮肉零落者,不可胜数。钟馗问鬼判曰:「此等冤魂,原在阳世作甚恶事?」鬼判答曰:「不忠不孝,娼妓淫妇,毁骂公婆,贪官污吏,诈害良民,杀人放火,欺心骗人,占人妻小,惯用假银,害人利己,磊债坑贫。」钟馗听罢,乃曰:「宜乎!宜乎!」遂吟诗一首:
    山上生刀万万千,  冤魂叫苦走如烟。
    皆因在世为非事,  将你高挂在刀尖。
  吟毕,见山上有一钉手冤魂,声叫冤枉。钟馗就令鬼判放他下来,仔细审鞠。那冤魂道:「在阳世平生孝顺,毫不非为,遭此冤枉,难容分诉。」钟馗复问其姓名,冤魂答曰:「姓李名盛,因同郡有一李成家甚饶富,作恶千端,侮骂爹娘,罪犯天条,鬼王牌差阴兵拘寻。不料阴兵得钱卖放,捉生替死。罪出无辜,情惨可怜。今见锺爷,如睹天日,恳乞超豁,冤抑得伸。」钟馗听罢,乃呼鬼判而示之曰:「及查册内姓同名异,已经驳查,似此冤陷,甚非法体。」言讫,遂将李盛放回阳世,仍着令本司严拿正身,重治阴兵。未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无常二字实难逃,  不怕贫穷与富豪。
    牛头狱卒来催去,  无计留人过一宵。

    寒冰地狱
  却说钟馗离了刀山地狱,往北正行数里,下一山坡,忽见林中透出楼阁殿宇,又见一牌坊,上书「水火关」三字。及至关前,那水火大王迎接进衙,设宴款待毕,复差夜叉护送往初江大王第二殿去了。大王见钟馗是玉帝之命臣,即出仪门外迎之,携手同入殿内。礼毕,大王遂命鬼判送册查理。钟馗仔细考核,中间并无差错,即辞大王前往寒冰地狱。
  行不多时,早到地狱门首。见一虎头衙门,又见牌坊上书着四个大字「寒冰地狱」。鬼判跪门迎接,及入衙内,夜叉手执牙棒铁棍赶出冤魂,犹如群羊而走。又见冰山如玉,水流如注,滚滚滔滔,流将下来。冤魂啼啼哭哭者,不可胜数。那夜叉将冤魂身上衣服、巾帽,尽皆剥落,各打数百棍,遍身流血,叫苦连天。钟馗问鬼判曰:「此等之人在阳世干何恶事?」鬼判答曰:「多在阳世不行正道,哄骗良人,奸夫奸妇,娼妓卖婆,占人田产,劫盗财物,权臣逆子,剥诈乡民,各色不行正道之人,多上冰山,水v数度,打三百狼牙大棍,受罪无边。」钟馗听罢,复唤冤魂逐名细审,乃曰:「罪不容赦者也。」遂离了寒冰地狱,前往第三殿去了。未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寒冰地狱水淋流,  剥去衣裳冻缩头。
    只见夜叉将棍打,  受罪无边痛不收。

    锯解地狱
  却说钟馗过了水火关,辞了初江大王,离却寒冰地狱正行,忽见前面有二大高山并立,名曰「双峰」。山中间有一条大路,入进山坞,又并立两峰,名曰「荆棘岩」,藤萝v树,如帐遮天。行不数里,又见怪鸟:人言别歌、念佛鹦鹉、题诗花禽,如凤有两头四足者,有两肢独足者,又有四肢两尾者,异鸟不计其数。
  正观看间,忽见一牌坊,上书「鬼门关」三字。一入关内,但见恶鬼乱乱纷纷,□天鬼、顺风鬼、千里眼鬼、听壁三尸鬼、青面鬼、红头鬼、白面鬼、猪首黑面鬼、二角鬼、五花鬼、青头鬼、琉璃鬼、寻山鬼、伏路抱口鬼、飞来鬼、蛇形鬼、豹头鬼、牛头鬼、马面鬼、呼风唤雨鬼,不计其数,跪门接送。
  不觉又来到宋帝大王第三殿,钟馗与大王礼毕,大王遂设筵相待,复送册查理。钟馗一一细阅,见《纪恶册》内,有一「李克义」名字。钟馗愕然自思曰:「此人逐父外居,致母死地,在阳世已被雷轰,今又受罪冥司,此恶报之理也。」阅毕,遂辞大王,往锯解地狱去了。
  行不多时,又见衙门一所,牌坊上书「锯解地狱」四字。一至门首,但见注禄判官、夜叉小鬼,纷纷迎接。及至狱内,冤魂千千万万,嚎哭而跪于两傍。钟馗见其啼哭,疑有冤枉者,逐名细审,无一可释者。审毕,又见东廊下两个夜叉,将板夹着一个冤魂,用绳绑缚,锯作数截。钟馗问之曰:「此等冤魂,在阳世作甚恶事?」夜叉答曰:「他在阳世不孝。有一日买鱼一尾烹熟,瞒了父母,夫妇二人暗地食之,被其母看见,言其不孝,他就听妻之言,将母推倒在地,负伤而死。其母不甘,就在前情具告冥司,拿至地狱,受此重罪。」钟馗听罢,复问曰:「此一冤魂,何处人氏?」鬼判曰:「乃河口李克义也。」钟馗云:「情真罪当,信不枉矣。」言讫,遂离了锯解地狱。
  行不多时,见一高台,名曰「望乡台」,高接天汉。又有许多冤魂,有望东哭者,有望南哭者,有望西哭者,有望北哭者,嚎陶大叫,哭声震天,日夜不绝。台上涕泪,如大雨下。钟馗叹曰:「皆因你在阳世不行正道,故受此苦。」言罢,前往第四殿去了。未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望乡台上人人泪,  锯解狱中个个悲。
    都为名利遭此难,  劝君修善念阿弥。

    磨磨地狱
  却说钟馗过鬼门关,辞了宋帝大王,离了锯解地狱、望乡台,不觉又来到伍官大王第四殿。大王闻知钟馗来到,遂亲迎于仪门之外。二人入殿礼毕,钟馗即取册查核。顷之,鬼判捧册至案前,钟馗细查,见底册比正册多增三名。遂问鬼判曰:「正册比底册少将三名,是何故也?」鬼判答曰:「新来犯人未及造入正册。」钟馗复问之曰:「此三人者在阳世因何事拘至冥司?」鬼判曰:「冯信为弘农牧,朱武乃冯信之吏,沈别是一土豪也。因鲁细借沈别之银,临期不还,沈别纠统多人,拆毁其房屋。鲁细与之讲论,沈别遂喝令多人实时打死。鲁细之母具情告县,沈别事亏,q将白金二百,央吏朱武送与冯信,不究其罪。以致鲁细不甘,诉告本司,就差鬼使去拿。今日方到,填造不及,望乞海涵。」钟馗听罢□□:「贪官污吏,磊债杀人,此法所不容者!」言讫,遂辞大王前往磨磨地狱。
  正行,见有一大衙门,牌坊上书着「磨磨地狱」四字,远远闻得轰轰烈烈之声,犹如雷鸣,再无断绝。又听得冤魂等鬼,嚎啕大哭,哭声震天。行至衙门首,鬼判跪迎。及入衙内,又见夜叉小鬼无数,拿冤魂作恶之人,推入磨眼,即刻粉骨碎身,形如豆腐,血流满地。钟馗看罢,乃曰:「汝等不可错将修善之人受罪,如有此情,查出定行反坐不饶。」夜叉答曰:「此等冤魂,皆在阳世不修片善,不公不法,上不忠天子,下不孝父母,故将磨磨,打入羽毛等类。若修善之人,送往升仙桥,决不敢将他受此苦难。」钟馗听罢,遂离了磨磨地狱,前往第伍殿去了。未知何如,且听下回分解。
    黑暗地狱最难禁,  天生大磨好惊人。
    洗垢为新行好事,  无忧无虑见阎君。

    沸油地狱
  却说钟馗辞了伍官大王,离了磨磨地狱,行不多时,又来到阎罗大王第五殿。大王与钟馗见毕,即送文册查理。钟馗逐一查明,即辞大王前往。行数里,见一高山,名曰「铜蛇铁狗山」。其山中有一条大路,甚曲难行,光滑如镜。走进坞内,行不多时,左手山坡下,有水、草、土、木毒蛇四种,来来往往,不知其数;右边山坡下有大、小、粗、细恶狗四种,乱乱纷纷,不可胜纪,都赶来咬伤冤魂之肉。那冤魂啼啼哭哭,叫苦连天。钟馗见其啼哭,乃示之曰:「皆因你在阳世,不修片善,故受此苦,何足恤哉?」言讫,复往前行。又林中现出一所琉璃宝殿,上接青云。看看将近,牌坊书着「大蟒关」。及至门首,鬼王迎接入衙内,设酒款待。饮毕,钟馗起身,前往沸油地狱。
  正行,远远望见一红门,上书「沸油地狱」四字。及进门内,但见火焰冲天,有鼎锅千万余口,闻得油铛里淘浪响声,犹如雷鸣。又见夜叉、小鬼担油、运柴者,胜似蝼蚁过路者,更无断绝。又见大力鬼,将四五个冤魂,丢入油锅,叫声不绝。又见小鬼各执铁钩,搭出冤魂之肉,作饭而食之。钟馗看罢,遂呼鬼而示之曰:「此等极刑,不可及于无辜之人!」鬼判答曰:「这伙冤魂,皆在阳世片善不修,故罹此刑。」钟馗复问之曰:「在阳世作何恶事?」鬼判曰:「有一冤魂,姓余名勋,家资巨万,素好嫖赌,其父屡谏不悛。后家业荡尽,开一酒馆。忽一日,有一湖州卖布客人周良,带本百余,同仆二人投宿店内。余勋见其财物,突起狼心,是夜将药酒毒死周良主仆二命。店内掘一深坑,埋其尸首,外人并不知觉,故受此罪。又有一冤魂,姓张名标,倚势吞人,酷贪风水,强将父柩侵葬吴义祖穴。彼吴义得知,登山哭阻,就被张标持斧砍伤,流血而死。又有二冤魂,郑子华、王氏桂芳。桂芳之夫黄绣,往外经商,数载未回,桂芳就与邻居子华通奸,情如胶漆。忽一夜二更,桂芳与子华正在共枕而寐,听见黄绣声音叫门,子华惊慌,闪入重壁内躲缩。桂芳遂出外开门,见是丈夫,心中不悦,同入房中叙话。一时黄绣不觉神倦,入床就寝。桂英见其熟睡,出与子华商议:『我丈夫今日回家,更阑夜尽,并无人知,不免害了他的性命,我与你永为夫妇,岂不美哉!』子华听允,遂持刀一把,直入房内,杀死黄绣。此数人者,在阳世不修片善,故受此苦。」钟馗听罢,乃曰:「宜加此刑,以为作恶者之警。」言讫,遂离了沸油地狱,前往第六殿去了。未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粉墙八字一牢门,  「沸油」二字上头存。
    锅内冤魂声叫苦,  只因前世害良人。

    }捣地狱
  却说钟馗辞了阎罗大王,过了铜蛇铁狗山、大蟒关,离了沸油地狱,又来到变成大王第六殿。大王与钟馗礼毕,钟馗即调取善恶文册。顷之,鬼判赍至。钟馗细阅,查得册内开除恶人一十三名。遂唤鬼判而问之曰:「册内因何开除恶人一十三名?」鬼判答曰:「有一人姓夏名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