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贼所执,逼污之,绐曰:「我不幸至此,岂敢爱其身?愿收葬吾夫,然后唯命。」贼义而许之。得其夫乱尸中,置积薪火之,遂自跃火中,幷烧死。后十八年,府始上其事,连帅及部使者以达行省。又九年,行省始达于朝 【达,四部丛刊本作「闻」。】 ,下礼部议。部请访王氏族里,旌其门闾,收恤其宗亲,仍以其事付史馆。事下江浙求之,六年无所得。乃用漳守言表其故营曰「烈女之坊」,然无及文兴者。又二十有一年,士民之言不已 【之言,胡思敬校云:「疑倒。」】 ,以有今日之请。
  呜呼!二人之死,卓卓如此,犹历五十有四年始获五等之封,「双节」之锡,且必待张侯赞之,人之伏岩薮、沈下僚,砥名砺操,欲闻于天下,不亦难乎 【乎,四部丛刊本作「矣」。】 !况数十年之间,有司之请,朝廷之议,皆为王氏止。王氏信莫及已,阚文兴亦讵可少哉!天下绾符仗节,拥万夫之众,镇千里之地者,不知其几,一旦四方有急,天子之命未及于境,已闭阁称疾者有矣,遂委兵而逃者有矣;当是时,变起仓卒,使阚文兴第守簿书期会之常,负妻子踰垣而避之,人亦孰得而议之?而临难忘身,见危授命,蒙凶威,蹈白刃,奋万死不顾之勇,死而不悔者,何则?祸乱作于前,忠义激于内,不暇择地而死也。至若王氏 【至若,四部丛刊本作「至于」。】 ,决死生于俄顷,不辱其身,烈丈夫有弗逮矣。君子曰:人皆死于危,二人独死于安,皆有苟免之道而不为也。然江浙之请虽坚,中书之命虽下,微张侯,英毅必不侯,贞烈之封亦不及。而阚之死其君,王之死其夫,亦岂欲求庙食,冀褒宠,邀誉于天下哉!诚不忍弃君臣夫妇之义焉耳。
  傅全阖门死难,有司之请、朝廷之议皆不及者,武臣死事,国有常典云。其辞曰:
  世道升降,视纲与常。纲常弗紊,国乃吉昌。仡仡阚侯,夙佐戎幕。匪矛伊戟 【伊戟,四部丛刊本作「匪戟」。】 ,而簿书攸托 【攸托,四部丛刊本作「攸记」。】 。婉婉王姬,来嫔于阚。夙兴夜寐,惟警戒是鉴。元有南土,爰镇于漳。闽山岩岩,以海为疆。谓国既平,谓威德既加,弗戒弗备,而内生蘖芽。盗夜斫营,侯亦战死。王姬不辱,入火如水。五十四年,民请弗却。庙有新号,而封有新爵。载念厥初,风教未立。三纲如此,命胡不集。惟侯克齐而家,而妇克配尔德。生虽不融,没有遗则。民心孔怀,庙食孔宜。式着刻辞,为臣妾之规。

  △龚先生碑
  自周、程、朱、张氏没,天下一资其书以为富贵利达,孔、孟之道,闇然不明。宋末科目极弊之余,用周、程、朱、张氏之书以为学,皇元科目复兴之后,能用周、程、朱、张之书以为教,吾郡南昌则有龚先生云。先生没九年,其门人朱志孚、黄希尹三以状谒铭。其始至也,余以忧在告。其再至也,国方有大故。三至而辞益悲,志益勤,得师弟子终始之道,乃叙其概而铭之。
  先生讳日新,字中孚。五岁入小学,十岁通进士业,十五有能声。从胡氏纯、饶氏应中、吴氏应期,始去旧业,由周、程、朱、张氏之说以求达夫孔、孟。至元中,以郡太守之招分教进贤,日与邑贤士龚君焕讲求孔、孟之旨,使知仁义为重,富贵利达为轻,而孔、孟之道为大。邑人翕然师尊之。
  先生八岁时,大父成已以户调督输失期,逮至邑,潜往候之,坐当笞,从容进曰:「大父耄老,家君适有采薪之忧,幸少贷,当代输。」令大惊,试以尚书禹贡、盘庚诸篇,诵说如注,令礼而免之。父钧尝得暴疾,气已绝,咸谓宜迁正寝。先生曰:「必三日乃可。」时时手注善药口中,翼日忽自苏。又十二年而终。妇翁袁大夫渐治宜黄,有杀人之舅、诬其甥而已证之者,先生至邑,廉得实,白而正之。咸淳初,度宗潜藩,恩试京师,谒陈尚书宜中,坐顷,贾似道至,起避旁舍中。宾退,尚书曰:「能一诣此人否?」对曰:「不能。」尚书嗟叹久之。咸淳癸酉,复与计偕而国亡矣。吴先生疾 【疾,四部丛刊本作「疾也」。】 ,日往问焉。其没也,无以为哀,已葬焉。其教人也谆谆不倦,不达不止。
  呜呼,先生远矣!今之诵周、程、朱、张氏之言者 【诵,四部丛刊本作「读」。】 皆是也,而先生远矣。没之日,实至治二年八月五日。以某年月日葬于某原 【原,四部丛刊本无。】 。夫人某氏。子男三:以庄、立信、太初。庄蚤世。孙男五人 【人,四部丛刊本无。】 ,与窦侍郎禹钧之子同,而亡其侃。铭曰 【铭曰,四部丛刊本作「乃铭之曰」。】 :
  道行以天,行道以人。万变荡摩 【荡摩,四部丛刊本作「摩荡」。】 ,忽而缁磷。惟君子人,内主外宾。彼得于天,吾自吾身。穷达一揆,尊尊亲亲。邈矣先生,勒此贞珉!

  △严先生碑
  世有朴山易说十四卷,宋末吉之泰和严先生肃所著也。咸淳中,江丞相万里、马丞相廷鸾皆好其书,为献诸天子,征为秘书省校勘。宋亡之岁三月二十有五日,亦以疾亡。
  皇庆初,余在京师,识其曾孙有开,有材艺,有德行,问其世,则曰:「吾之先冯翊人也。唐之季,祖实为江淮转运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