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引《曾文清公文集》的《范纯礼复天章阁待制枢密都承旨制》,亦见曾肇《曲阜集》卷三。据《宋史》卷三一四《范纯礼传》,知范曾受天章阁等职并与曾肇同时。因此该文亦非曾几所作。故这里不再收录这两条。】 。
  【投壶】
连朝赐沐吏功休,请以陶壶竹矢投。整整斜斜森剑戟,纷纷藉藉委戈矛。坐人各自庆多马,老子不惟输一筹。中否何关兴废事,天公应解笑齐侯。
【《永乐大典》卷二千二百五十七「壶」字韵,页十六上引「曾文清公集」。(影印本第十八册)】
  投壶全中戏成
寸心只在所投中,出手何曾一箭空。不作秋风铺落叶,端如春草种成丛。旁观讵敢当勍敌,俯拾无劳命短童。说与妻孥须办取,如山酒肉贺全功。
【《永乐大典》卷二千二百五十七「壶」字韵,页十六上引「曾文清公集」。(影印本第十八册)】
  次韵陈鲁山正字社日同游西湖
   其一
昔在儿童岁,湖山入眼新。只今余白发,何以报青春。日暖繁游子,年丰乐社神。诸公勤载酒,四事每参辰。
   其二
鬓发垂颁白,尘埃迎面红。相从林下寺,一洗水边风。写物诗无敌,蠲愁酒有功。夕阳应更好,可惜在城中。
【《永乐大典》卷二千二百六十四「湖」字韵,页九下引「曾文清公诗」。(影印本第十九册)】
  郡斋偶成
卧病江东久,饥驱强作官。年华双雪鬓,心事一蒲团。帘影垂昼寂,竹阴生夏寒。无人知老子,于此有余欢。
【《永乐大典》卷二千五百三十八「斋」字韵,页十四上引「曾吉甫诗」。(影印本第二十九册)】
  观四种梅
   其一
花信风从底处来,水边探得一枝开。箯舆日日溪南北,看尽江梅看腊梅。
   其二
斩新梅蕊破东风,一树鹅黄一树红。不着铅华元自好,未妨时世相同。
【《永乐大典》卷二千八百十「梅」字韵,页十一下引「曾肇文清公集」
【此条有误。曾肇谥文昭,现存《永乐大典》不曾直接引录他的别集。将此条与《豫章丛书》所收明末刊本曾肇《曲阜集》相校,亦不见。《永乐大典》引曾肇《文集》有误入曾几名下者(参本书九一页注),但引曾几《诗集》诸条均不误。故颇疑「肇」为「几」之误。暂录于此,以待考证。】
。(影印本第三十六册)】
  柔桑陌
南陌绿成阴,园林正春老。能令蚕事办,更遣鸮音好。
【《永乐大典》卷二万二千一百八十「陌」字韵,页六下引「曾文清公集」。(影印本第一百八十八册)】
  读吕居仁旧诗有怀其人作诗寄之 【此诗亦载读画斋重刊《南宋羣贤小集》第二十六册《前贤小集拾遗》卷四,其作者、文字均同此。】
学诗如参禅,慎勿参死句。纵横无不可,乃在欢喜处。又如学仙子,辛苦终不遇。忽然毛骨换,政用口诀故。居仁说活法,大意欲人悟。常言古作者,一一从此路。岂惟如是说,实亦造佳处。其圆如金弹,所向若脱兔。风吹春空云,顷刻多态度。锵然奏琴筑,间以八珍具。人谁与口耳,宁不起欣慕。一编落吾手,贪读不能去。尝疑君胸中,食饮但风露。经年阙亲近,方寸薄尘务。足音何时来,招唤亦云屡。贱子当为君,移家七闽住。
【《永乐大典》卷九百三「诗」字韵,页二十四下《江湖集》引「曾吉甫」。(藏西柏林人种博物馆)】
 汪应辰:《文定集》二十四卷
汪应辰,字圣锡,初名洋,号玉山先生。信州玉山(江西)人。宋重和二年(一一一九)生。绍兴五年登进士第一,后官至吏部尚书,知成都府。淳熙三年(一一七六)卒。谥文定。《宋史》卷三八七有传。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文定集》二十四卷。
现存《永乐大典》录:
汪玉山集 【十六条】  《王直讲集》引 【一条】
《江州志》引 【一条】
以上共十八条,馆臣漏辑者十条。
  清虚庵
至人阅世若云浮,来本无心去莫留。应诏子微聊一出,如龙柱史复西游。扁舟绿水霜天晓,夹岸丹枫泽国秋。遥想御香清醮罢,仙鸾飞绕玉华楼。
【《永乐大典》卷六千七百「江」字韵,页一下《江州志》引「应辰」。(藏台北图书馆)】
  跋王直讲集
南城王补之,世指其为王荆公之学者也。其乡人傅次道,又掇取补之之言所以学荆公异者,表而出之,以明其和而不同。余谓荆公所学者仁义,所尊者孔孟,而文章议论又足以润饰而发扬之。贫富贵贱,不以动其心;进退取舍,必欲行其志。天下之士其慕望爱说之者,岂特补之哉?及其得志行政,急功利,崇管、商,咈人心,愎公论。于是其素所厚善如吕晦叔、韩持国、孙莘老、李公择,相继不合,或以得罪。其所慕而友之,以为同学,如曾子固、孙正之,虽不闻显有所忤,然亦不用也。补之没于熙宁二年,使其少须暇之,尽见荆公之所为,未必相与如初也。补之之孙植,持其《家集》之仅存者以示余。即其书以推其心,盖切切然以圣人为准,以谋道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