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1241年)
是年清明后三日。段克己兄弟与诸君燕集封仲坚别墅。作诗。
秋。段克己患疾。旋愈。
房颢自巴东顺江而下。经公安。岳阳。鄂州。于庐山寄书麻革。达杭州。居西湖。复返平阳。
是年。麻革有诗庐山兵后得房希白书知弟谦消息。

○蒙古乃马真氏元年。壬寅(1242年)
是年冬。段克己谒玉清坛。作月上海棠词。

○蒙古乃马真氏二年。癸卯(1243年)
正月元宵。克己与诸友赋词。述昔日京华所见。
是年。陈赓过龙门山。见段克己。月上海棠词序有载。
八月十七日。段克己旅居平阳。见曹之谦。段克己作水调歌头词。曹之谦作同韵秋夜闻笛诗。

○蒙古乃马真氏三年。甲辰(1244年)
是年五月十四日。耶律楚材卒。年五十五。麻革与曹之谦皆有悼诗。
麻革于平阳作关中行送李显卿。

○蒙古乃马真氏四年。乙巳(1245年)
是年清明。段克己有诗乙巳清明游青阳峡。词鹧鹄天序云上巳日。
再游青阳峡。用家弟诚之韵。段成己词鹧鹄天序云。上巳日陪遁庵兄游青阳峡。

○蒙古定宗二年。丁未(1247年)
是年正月。段克己与诗社诸公园亭宴集。有诗纪之。
是年立春日。段克己兄弟与诗社诸公会饮。有诗纪之。
是年三月。段克己有诗丁未三月二十八日。县大夫薛宝臣过余芹溪精舍。酒间雨作。时方苦旱。喜而赋之。

○蒙古定宗三年。戊申(1248年)
是年正月。史仲恭客归。段克己为赋浣溪纱。
四月。段克己游禹门。
段克己有寿弟五十岁词水龙吟。
是年。张炎生。

○蒙古宪宗元年。辛亥(1251年)
是年。段克己卒。
是年春。麻革赴秦。访行中书省议事官李庭。旋返王官谷。

○蒙古宪宗二年。壬子(1252年)
二妙集跋云。遁庵君既殁。菊轩君徙晋宁北郭。大德九年。平阳因地震改晋宁。
是年。元好问与张德辉北见元世祖于潜邸。

○蒙古宪宗三年。癸丑(1253年)
宋理宗宝佑元年。
是年。陈庾六十岁。陈庾墓碑云。会中书令耶律铸奏置经籍所。平阳命公校雠。领所事。世祖征至六盘山。与语大悦。
曹之谦眼疾。瞑废于家。

○蒙古宪宗四年。甲寅(1254年)
山西通志云。蒙古甲寅。麻革撰襄陵县重修庙学碑。今在文庙。麻革当卒于此后数年间。

○蒙古宪宗七年。丁巳(1257年)
九月。元好问卒于获鹿。曹之谦间遣人即其家。尽所得。有律诗凡二千二百八十首。又续采所遗落八十二首。将刻梓以传。以膏润后学。
元房祺河汾诸老诗集序云。近代诗人。遗山元先生为之冠。先生。太原人。太原境与平阳接。河山胜概。地土所宜。习俗所尚。古今人物不殊。至如师友渊源。文章正脉。略与之等。故河汾间诸老与天下人材无让。麻贻溪与元老诗学无慊。古文出其右。公言也。张石泉。房白云与元老游从南者。子扬子京二陈昆仲与元老或诗或文数相赠遗者。遁庵。菊轩有稷亭二段之目。与元老相次登者。曹兑斋与元老同为省掾。日以文诗讲议者。又引杨仲德语云。不观遗山之诗。无以知河汾之学。不观河汾之诗。无以知遗山之大。

○蒙古宪宗八年。戊午(1258年)
段成己六十岁。二妙集补遗云。故中议大夫中京副留守陈公墓表。岁戊午中秋前二日段成己述。

○蒙古世祖中统元年。庚申(1260年)
陈庾六十七岁。陈庾墓碑云。中统初。以宣抚张德辉荐。授平阳路提举学校官。
陈赓七十一岁。陈赓墓碑云。张德辉宣抚河东。张仲一建行省。皆署参议。又以行省言授河东两路宣慰司参议。

○蒙古世祖中统二年。辛酉(1261年)
陈庾墓碑云。公以中统二年秋八月六日卒。以至元二十五年七月二十有五日归葬临晋北原嶷山先茔。
段成己授平阳提举学校官。不起。

○蒙古世祖至元元年。甲子(1264年)
陈赓隐退。与沙门道优辈游。

○蒙古世祖至元三年。丙寅(1266年)
曹之谦卒于平阳。

○蒙古世祖至元四年。丁卯(1267年)
是年。陈赓夫人张氏卒。
段成己作霍州庙学碑文。

○蒙古世祖至元七年。庚午(1270年)
是年夏。曹之谦之子刻元遗山诗集成。段成己作引。

○蒙古世祖至元八年。辛未(1271年)
是年。蒙古改国号为大元。

○元世祖至元九年。壬申(1272年)
房皥七十四岁。作诗哭杨叔能。房皥当卒于此后数年间。

○元世祖至元十一年。甲戌(1274年)
正月。陈赓卒。年八十五。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丙子(127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