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姑务巢安。如鱼居沼。不知海宽。仙鹤怪石。紫菱白莲。皆吾所好。尽在吾前。时饮一杯。或吟一篇。妻孥熙熙。鸡犬闲闲。优哉游哉。吾将终老乎其间。
白居易。字乐天。下邦人。唐直元中进士。元和初。对制策入等。历年穆宗文宗。官至刑部尚书。谧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诗与元微之齐名。时号元白体。

冷泉亭记 白居易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槩物无遁形。春之日。吾爱其草熏熏。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停停。风冷冷。可以镯烦析醒。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洞生。水与阶平。坐而翫之者。可着濯足于床下。卧而胛之者。可垂钓于枕上。蚓又潺湲洁澈。粹冷柔滑。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杭自郡城抵西封。丛山复湖。易为形胜。先是领郡者。有相里尹造作处白亭。有韩仆射口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有卢给事元补作建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藇最后作此亭。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故吾继之。述而不作。

郡中西园 白居易
闲园多芳草。春夏香靡靡。
深树足佳禽。旦暮鸣不已。
院门闭松竹。庭径穿兰芷。
爱彼池上桥。独来聊徙倚。
鱼依藻长乐。鸥见人暂起。
有时舟随风。尽日莲照水。
谁知郡府内。景物闲如此。
始悟谊静缘。何尝系远迩。

燕诗示刘叟 白居易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对酒二首 白居易
蜗牛角上争何事。
石火光中寄此身。
随富随贫且随喜,。
不开口笑是痴人。

百岁无多时壮健。
一春能几日晴明。
相逢且莫推辞醉。
听唱阳关第四声。

负冬日 白居易
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
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
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
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
旷然忘所在。心与虚空俱。

盘铭石 白居易
客从山来。遗我磐石。
圆平腻滑。广亵六尺。
质凝云白。文拆烟碧。
毒苔有斑。麋鹿其迹。
置之竹下。风扫露滴。
坐待禅僧。眠留醉客。
清泠可爱。支体甚适。
便是白家。夏天床席。

悯农 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李绅。字公垂。无锡人。唐武宗时检校右仆射平章事。封赵郡公。

答白居易 释道林
元和中白居易出守杭州。入山礼谒。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曰。三岁孩儿也解恁么道。师曰。三岁孩儿道得。八十老人行不得。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字梦得。彭城人。贞元九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词科。从事淮南幕府。入为监察御史。以王叔文党贬朗州司马。居十年。召还。复出刺播州。裴度以母老为言。改连州。再征复黜。度仍荐为礼部郎中。集贤直学士。白居易尝称其诗在处有神物护持。为名流所推重。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

郊居即事 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
江村月满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
只在芦花浅水边。
司空曙。字文明。一作初。广平人。登进士第。从韦皋剑南。贞元中。为水部郎中。调虞部郎中。诗格清华。为大历十才子之一。

咏走马灯诗 僧无际
团团游了又来游。
无个明人指路头。
除却心中三昧火。
鎗刀人马一齐休。
无际石头希迁禅师。端州高要陈氏子。唐贞元中人。落发于曹溪。得法于青原。住南岳寺。

寻张逸人山居 刘长卿
危石才通鸟道。
空山更有人家。
桃源定在深处。
涧水浮来落花。
刘长卿。唐大历间人。工诗。时称五言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