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白诗妙有其意。
  秋夜宿龙门香山寺奉寄王方城十七丈
  奉国营上人从弟幼成令问
  朝发汝海东。暮栖龙门中。水寒夕波急。木落秋山空。望极九霄迥。赏幽万壑通。
  目皓沙上月。心清松下风。玉斗横网户。银河耿花宫。兴在趣方逸。欢余情未终。
  凤驾忆王子。虎溪怀远公。桂枝坐萧瑟。棣华不复同。流恨寄伊水。盈盈焉可穷。
  沙丘城下寄杜甫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原选者评。白与杜甫相知最深。饭颗山头。一绝。本事诗及。酉阳杂俎。载之。盖流俗传闻之说。白集。无是也。鲍瘐阴何。词流所重。李杜实尝宗之。特所成就者大。不寄其篱下耳。安得以为讥议之辞乎。甫诗及白者十余见。白诗亦屡及甫。即此结语。情亦不薄矣。世俗轻诬古人往往类是。尚论者当知之。
  钟惺曰。一片真气。
  沈德潜曰。有余地。有余情。此诗家正声也。浮浅者以为无味。
  淮阴书怀寄王宗城
  沙墩至梁苑。二十五长亭。大舶夹双橹。中流鹅鹳鸣。云天扫空碧。川岳涵余清。
  飞凫从西来。适与佳兴并。眷言王乔舄。婉娈故人情。复此亲懿会。而增交道荣。
  沿洄且不定。飘忽怅徂征。暝投淮阴宿。欣得漂母迎。斗酒烹黄鸡。一餐感素诚。
  予为楚壮士。不是鲁诸生。有德必报之。千金耻为轻。缅书羁孤意。远寄棹歌声。
  原选者评。一起真有万夫之禀。吕本中称此篇与。关山月。为气雄一世。非虚言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原选者评。胡应麟曰。此诗及。下江陵。洛阳闻笛。望天门山。等作真有挥斥八极。凌厉九霄之意。
  沈德潜曰。即。将心寄明月。流影入君怀。之意。出以摇曳之笔。语意一新。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忆昔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海内贤豪青云客。就中与君心莫逆。回山转海不作难。倾情倒意无所惜。
  我向淮南攀桂枝。君留洛北愁梦里。不忍别。还相随。
  相随迢迢访仙城。三十六曲水回萦。一溪初入千花明。万壑度尽松风声。
  银鞍金络倒平地。汉东太守来相迎。紫阳之真人。邀我吹玉笙。
  餐霞楼上动仙乐。嘈然宛似鸾凤鸣。袖长管催欲轻举。汉中太守醉起舞。
  手持锦袍覆我身。我醉横眠枕其股。
  当筵意气凌九霄。星离雨散不终朝。分飞楚关山水遥。
  余既还山寻故巢。君亦归家渡渭桥。君家严君勇貔虎。作尹并州遏戎虏。
  五月相呼度太行。摧轮不道羊肠苦。行来北凉岁月深。感君贵义轻黄金。
  琼杯绮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
  浮舟弄水箫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兴来携妓恣经过。其若杨花似雪何。
  红妆欲醉宜斜日。百尺清潭写翠娥。翠娥婵娟初月辉。美人更唱舞罗衣。
  清风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绕行云飞。此时行乐难再遇。西游因献。长杨赋。
  北阙青云不可期。东山白首还归去。渭桥南头一遇君。赞阝台之北又离群。
  问余别恨知多少。落花春暮争纷纷。言亦不可尽。情亦不可极。
  呼儿长跪缄此辞。寄君千里遥相忆。
  原选者评。白诗天才纵逸。至於七言长古。往往风雨争飞。鱼龙百变。又如大江无风。波浪自氵勇。白云纵空。随风变灭。诚可谓怪伟奇绝者矣。此篇最有纪律可循。历数旧游。纯用序事之法。以离合为经纬。以转折为节奏。结构极严而神气自畅。至於奇情胜致。使览者应接不暇。又其才之独擅者耳。
  唐汝询曰。此篇叙事。四转语若贯珠。又非初唐牵合之比。长篇当以此为法。
  吴昌棋曰。长篇步步奇崛苍劲。亦天然笔力也。
  杨齐贤曰。唐。地理志。亳州谯郡有赞阝县。赞阝。才何切。萧何子孙所续封。何所封音赞。汉属南阳郡。
  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
  飘飘江风起。萧飒海树秋。登舻美清夜。挂席移轻舟。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
  杳如星河上。但觉云林幽。归路方浩浩。徂川去悠悠。徒悲蕙草歇。复听菱歌愁。
  岸曲迷后浦。沙明瞰前洲。怀君不可见。望远增离忧。
  原选者评。可谓工於发端。警句亦直逼二谢。
  宿白鹭洲寄杨江宁
  朝别朱雀门。暮栖白鹭洲。波光摇海月。星影入城楼。望美金陵宰。如思琼树忧。
  徒令魂入梦。翻觉夜成秋。绿水解人意。为余西北流。因声玉琴里。荡漾寄君愁。
  原选者评。节谐语警。
  新林浦阻风寄友人
  潮水定可信。天风难与期。清晨西北转。薄暮东南吹。以此难挂席。佳期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