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雨湿村桥。
  原选者评。意致简远。极似韦应物。
  寄微之三首
  江州望通州。天涯与地末。有山万丈高。有江千里阔。间之以云雾。飞鸟不可越。
  谁知千古险。为我二人设。通州君初到。郁郁愁如结。江州我方去。迢迢行未歇。
  道路日乖隔。音信日断绝。因风欲寄语。地远声不彻。生当复相逢。死当从此别。
  君游襄阳日。我在长安住。今君在通州。我过襄阳去。襄阳九里郭。楼雉连云树。
  顾此稍依依。是君旧游处。苍茫蒹葭水。中有浔阳路。此去更相思。江西少亲故。
  去国日已远。喜逢物似人。如何含此意。江上坐思君。有如河岳气。相合方氛氲。狂风吹中绝。两处成孤云。风回终有时。云合岂无因。努力各自爱。穷通我尔身。
  原选者评。清空一气如话。三首直如一首。反覆读之。令人心恻恻。殊难为怀。似古乐府。
  似苏。李。河梁。诗。似杜甫。梦李白。二章。要自成为香山之诗。惟其真也。诗文到真处。则千古流传。不可磨灭也。
  孟夏思渭村旧居寄舍弟
  啧啧雀引雏。稍稍笋成竹。时物感人情。忆我故乡曲。故园渭水上。十载事樵牧。
  手种榆柳成。阴阴覆墙屋。兔隐豆苗肥。鸟鸣桑椹熟。前年当此时。与尔同游瞩。
  诗书课弟侄。农圃资童仆。日暮麦登场。天晴蚕拆簇。弄泉南涧坐。待月东亭宿。
  兴发饮数杯。闷来棋一局。一朝忽分散。万里仍羁束。井鲋思返泉。笼莺悔出谷。
  九江地卑湿。四月天炎燠。苦雨初入梅。瘴云稍含毒。泥秧水畦稻。灰种畬田粟。
  已讶殊岁时。仍嗟异风俗。闲登郡楼望。日落江山绿。归雁拂乡心。平湖断人目。
  殊方我漂泊。旧居君幽独。何时同一瓢。饮水心亦足。
  原选者评。村居之乐。写来神往。归雁平湖。风景亦自不恶。而烟波江上之愁。已尽此十字中。足抵一篇登楼赋。
  南湖晚秋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手攀青枫树。足蹋黄芦草。
  惨淡老容颜。零落秋怀抱。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万里何时来。烟波白浩浩。
  早秋晚望兼呈韦侍御
  九派绕孤城。城高生远思。人烟半在船。野水多于地。穿霞日脚直。驱雁风头利。
  去国来几时。江上秋三至。夫君亦沦落。此地同飘寄。悯然向隅心。摧颓触笼翅。
  且谋眼前计。莫问胸中事。浔阳酒甚浓。相劝时时醉。
  司马宅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萧条司马宅。门巷无人过。唯对大江水。秋风朝夕波。
  原选者评。濒江冷署。如在目前。
  寄王质夫
  忆始识君时。爱君世缘薄。我亦吏王畿。不为名利著。春寻仙游洞。秋上云居阁。
  楼观水潺潺。龙潭花漠漠。吟诗石上坐。引酒泉边酌。因话出处心。心期老岩壑。
  忽从风雨别。遂被簪缨缚。君作出山云。我为入笼鹤。笼深鹤残悴。山远云飘泊。
  去处虽不同。同负平生约。今来各何在。老去随所托。我守巴南城。君佐征西幕。
  年颜渐衰飒。生计仍萧索。方含去国愁。且羡从军乐。旧游疑是梦。往事思如昨。
  相忆春又深。故山花正落。
  原选者评。前后叙交情。中间忽作比体。格调颇近建安。一结有风致。
  送客回晚兴
  城上云雾开。沙头风浪定。参差乱山出。淡泞平江净。行客舟已远。居人酒初醒。
  袅袅秋竹梢。巴蝉声似磬。
  原选者评。江城风景。逐层写得凄凉。笔墨之外。逼出一。愁。字。
  东楼竹
  潇洒城东楼。绕楼多修竹。森然一万竿。白粉封青玉。卷帘睡初觉。倚枕看未足。
  影转色入楼。床席生浮绿。空城绝宾客。向夕弥幽独。楼上夜不归。此君留我宿。
  原选者评。娟净可爱。
  东坡种花二首
  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但购有花者。不限桃杏梅。百果参杂种。千枝次第开。
  天时有早晚。地方无高低。红者霞艳艳。白者雪皑皑。游蜂逐不去。好鸟亦来栖。
  前有长流水。下有小平台。时拂台上石。一举风前杯。花枝荫我头。花蕊落我怀。
  独酌复独咏。不觉月平西。巴俗不爱花。竟春无人来。唯此醉太守。尽日不能回。
  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漠漠花落尽。翳翳叶生初。每日领童仆。荷锄仍决渠。
  剗土壅其本。引泉溉其枯。小树低数尺。大树长丈余。封植来几时。高下齐扶疏。
  养树既如此。养民亦何殊。将欲茂枝叶。必先救根株。云何救根株。劝农均赋租。
  云何茂枝叶。省事宽刑书。移此为郡政。庶几氓俗苏。
  原选者评。前一首细写种花之趣。静观物理。及时行乐。独喜之义也。后一首推广言之。与柳宗元郭橐驼种树说同意。兼济之志也。妙在说得极纤悉极平淡。乃具真实本领。宋儒谓杜子美情多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