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鬓,二者本自供甘旨。
  禾囷三百既有获,得渔可羹而已矣。
  《甫田之诗诚是歌,犗耳之谈真浪耳。
  五湖飞涛雪崩奔,高轩却立青山根。
  鱼龙出舞日色死,四面绿窗相吐吞。
  辍耕罢钓来坐卧,每与明月争黄昏。
  抽书腰下教儿读,等身长锸支柴门。
  有时风雨得蠙尾,沽酒约客东西村。
  楸树矶头净淘米,蘋香满席罗盘飡。
  颓然醉饱无一事,渊识自许探乾坤。
  鄙夫或问荣与辱,笑指浮云无一言。
  主人可能从我请,借我开轩对烟暝。
  吕望岂意遭周猎,伊尹却负干汤鼎。
  吾以吾手举吾锄,君以君力为君骋。
  聊将榔板敲一声,蛟鼍局敛风波静。
  清时有才亦如此,奚必区区事箕颍。
  帟鱼飞雪落牛蓑,暂赏湖光三万顷。
  郑元一首
  【管夫人画竹石】
  谁裁弄玉碧云箫,吹过瑶台月影遥。
  白凤一双何处下,水晶宫里赤阑桥。
  宋杞一首
  【赵彦徵画】
  远山入空青,老树擎寸碧。
  近山接平坡,凿凿见白石。
  两山尽处歧路平,松林漠漠烟如织。
  清溪疑自天目来,鸥鹭飞起无纤埃。
  有人曳杖过溪去,渡头古屋谁为开?
  玉堂学士画家趣,萧洒文孙传笔意。
  风尘满眼何处避,安得向此山中住。
  顾应时一首
  【题马】
  天下于今正一家,无劳汗马走尘沙。
  御沟浴罢星初落,天厩归来日未斜。
  □玉四蹄谙蜀栈,立锥双耳认胡笳。
  金羁不受奚官控,闲向东风步落花。

●甲集第二十
  林膳部鸿一百八首
  【感秋(二首)】
  阳精自东生,阴魄复西没。
  两曜无停机,万古一超忽。
  方平笑麻姑,绿鬓已成雪。
  谁识青青松,蟠根向溟渤。
  四时互相竭,两曜无停轴。
  夏炎方满盈,秋气忽已肃。
  空闺有佳人,十载常独宿。
  中心岂不贞,处暗谁见烛。
  愿为明月珠,流光照君屋。
  【无诸钓龙台怀古(三首)】
  无诸昔建国,赤土疏王封。
  筑台青冥上,垂钓沧江龙。
  乘龙去不返,千载如飞蓬。
  只今荒台上,寂历多遗踪。
  我有太古怀,来吟江上峰。
  天青海气灭,地古寒烟浓。
  潭水绿万丈,秋岑碧千重。
  登临未能已,落日催孤钟。
  瓯闽古夷服,无诸汉英雄。
  秦鹿既已死,却辞隆准翁。
  组练照海色,旌旗来故宫。
  赫矣茅土业,大哉开辟功。
  事往沧海变,龙飞霸图空。
  昔日钓龙台,空余江水中。
  桂殿苔色古,空陵云气红。
  朝夕卷寒潮,隐隐闻雷风。
  登临毕余景,感叹无终穷。
  无诸东海上,有国在秦先。
  一朝逐秦鹿,戈甲相勾连。
  高才已得志,论封亦徒然。
  归来筑高台,投竿钓蜿蜒。
  屠龙雄按剑,拂拭沧洲烟。
  英风振海岳,古月经蛮天。
  昔人不可见,踪迹复堪怜。
  闲来弄秋水,渔情蔼清川。
  云高碧海净,日落千山妍。
  管歌古台上,醉向酒家眠。
  【寄衣曲】
  汉月絓庭树,胡霜拂城楼。
  边人一夜寒,深闺始知秋。
  起来理征衣,纤手一何柔。
  双杵几不胜,寸心未能休。
  梧叶下淅淅,草蛩闲幽幽。
  月明嗟慰意,风急复含愁。
  白露下兰心,兰心亦枯槁。
  妾家有高台,下有渔阳道。
  明发寄征人,三挹蘼芜草。
  【海上读书】
  浮云薄海色,万里如秋空。
  青苍杳无际,岛屿蟠蛟龙。
  上有读书者,结茅谁与同。
  朝飡海上霞,夕友沧江翁。
  乘桴嗟尼父,把钓思任公。
  犹慕鲁连子,不受却秦功。
  千金若土壤,清名吊高风。
  愧予老儒术,白首且相从。
  【饮酒】
  儒生好奇古,出口谈唐虞。
  倘生羲皇前,所谈乃何如。
  古人既已死,古道存遗书。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
  我愿但饮酒,不复知其余。
  君看醉乡人,乃在天地初。
  【金鸡岩僧室】
  远公青莲宇,百尺构云阙。
  一径入松萝,山泉濯苔发。
  石房弹玉琴,清响在林樾。
  夜来沧海寒,梦绕波上月。
  微吟白云篇,高兴了未辍。
  未能悟声闻,安得离言说。
  【游芙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