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天接圣,温文允藏。

佚名 治平皇太后册宝三首
瞓和临拱,丕命明昴。
莺回实势,鸿贯瑶光。
礼成乐备,德裕名芳。
笔基王化,永懋天祥。

易祓 安灵龙潭
流水淼无际,其源偏坤舆。
压这以山麓,壅淤谁与疏。
神物夜上宅,风雷发欷嘘。
擘开苍玉峡,泻作清泠渠。
安得探其穴,扁舟武陵鱼。
吾闻覆载闲,不过一身如。
九竅互开合,血肤乃张舒。
其间或积滞,气郁成痈疽。
山泽本通气,自然厥中虚。
明河转地轴,乔岳并郊墟。
脉络无不寓,地行乃其馀。
请观千丈瀑,高出康谷庐。

易祓 读唐中兴颂
唐家基业重於山,甯许胡雏据九关。
当日人心旋□堵,异时世变却循环。
壤分旄钺谁能制,政出貂  不复还。
千古高岩销苍藓,空留遗迹蹈元颜。

易祓 和黄山谷龟壳诗韵二首
一枝自足鹪鹩巢,一居犹胜蜗牛屋。
道人身外本无求,况有龟轩可棲宿。

易祓 和黄山谷龟壳诗韵二首
支休纳息三百年,也胜刳赐贮金屋。
问子多智亦多穷。何如莲叶安巢宿。

易祓 和黄山谷琼芝诗韵
千岁蟾蜍犹得仙,百年枸杞足延命。
也须点铁自成金,未信磨砖能作镜。

易祓 和太白感秋诗韵
我无适俗韵,滥剖江成竹。
惟有南山云,对这若要掬。
秋堂风露清,岂不念羁独。
行年四十九,亦复此栖宿。
二子亦有契,兹期定前卜。
泛观穹壤间,物剥继以复。
消息固常然,天地非反覆。
姑置勿复言,新簄已清熟。
 易祓 寄御史判陶岑
我醉欲眠郡罢休,谁能倚杖听江流。
蕉花当户不知午,梧叶满庭疑是秋。
吾首人来无物累,此心何处不天游。
鸿边幸有音书至,春在江南云梦洲。

易祓 示从侄茂
万事皆从忙处错,寂然不动乃能通。
君看开济规模事,却属南阳高臣翁。

易祓 题识山楼
山外如何便识山,白云出岫鸟知还。
更看面目知端的,却在先生几格闲。

易祓 浯溪中兴颂
湘江东西直浯溪,上有十丈中举碑。
谁鉴丰碑镇山曲,溪边美人美如玉,
想当歌颂大业时,胸蟠星斗光陆离。
蚕须虿尾更清劲,凛凛襟怀冰雪莹。
水部之文鲁公书,两翁寥寥千载馀。
后来更有黄太史,健笔题诗起翁死。
一派溪流彻底清,溪边镜石坚而明。
我思古人不事见,水石犹作琼瑰声。
朼来名山访遗迹,烟雨凄迷山路湿。
野叟蒙头看打碑,君其问诸水边石。

易祓 悬钟石
不今不古不朝昏,只与南山伴白云。
我既无声亦无臭,众生当以不闻闻。

易祓妻 对雪
纷纷瑞雪压山河,特出新奇和郢歌。
乐道幽人方闭户,高歌渔父正披蓑。
自嗟老景光阴速,谁使佳时感怆多。
更念鳏居憔卒客,映书无寐奈愁何。

易平湖 晓岸
扁舟晓泊画桥西,风满蓬窗水拍堤。
落舟半山人未起,万蛙声里子规啼。

易谦 过梧州
城空花漫烂,楼向雨萧条。
毒草在生瘴,蛮江晚上潮。
鱼肥堪把钓,凤去不闻韵。
万里双持节,恩波赖圣朝。

易群峰 初入洞霄
半生华发笑茫然,作意清朝到洞天。
叠嶂互□芒憍稳,飞云故傍葛巾偏。
忍思城市轮蹄梦,款结山林笋蕨缘。
我有赐馀苍玉璧,与君同试酌寒泉。

易群峰 游洞霄
片云将雨又轻还,物外光阴本自闲。
醉里不妨游汗漫,诗成更为写谰斑。

易时敏 顾王遗址
远树芊芊暮霭平,顾王曾此保孤城。
雷封已并田同井,烟爨犹疑灶满营。
当代貔貅谁削迹,芳春杜宇自呼名。
黍离行迈应相似,倍感诗家咏叹情。

易时敏 阳乐故城
典午河山尚有名,兴从阳乐故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