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会持麾节继前修。

周必大 寄题赣簿彭南夫读书楼二绝
江山不怕簿书迷,鸾凤何妨枳棘栖。
公退读书消永夜,遥知太乙下青藜。

周必大 寄题高仲一殿撰识山堂长韵
买山老山间,乃识山之容。
爱山无古今,此论谁非同。
仇仙来匡庐,一转语独工。
不识山面目,只缘在山中。
譬之尘漠漠,又如水溶溶。
人鱼居其间,孰识碍与通。
我昔少年日,自携七尺筇。
盘旋山南北,憩息林西东。
朝看山之横,暮看山之纵。
贪多眼为乏,陟险足已慵。
拱揖且不暇,赏识良自蒙。
方悟白司马,草堂对穹隆。
彼既若献状,此亦如发蒙。
秀甲天下山,至言出心胸。
今君欲继之,筑堂会奇峰。
何尝远城市,而能日迎逢。
山形不动体,山色含真空。
风云有蓄泄,气象无终穷。
雨馀四面翠,日丽千仞红。
氤氲香炉烟,挺拔双剑锋。
最爱五老人,崚嶒美所钟。
可望不可即,有意容相从。
罗列皆儿孙,几席次第供。
山虽跨两邦,兹焉实长雄。
不为堂上客,讵信山有宗。
寄语游山者,毋徒走憧憧。

周必大 寄题江陵抚干胡仲方官舍信美楼
彼美人兮楼楚都,身亲棨戟俯江湖。
宾僚遂使多贤者,共顾飞鸿亦乐乎。

周必大 寄题江陵抚干胡仲方官舍信美楼
家在香城溪水边,冠霞飞阁切云烟。
从军乐事犹吾土,底用销忧赋仲宣。

周必大 寄题龙泉李氏万卷堂
断简残编已可披,排签插架有馀师。
五三载籍多为贵,九百虞初小不遗。
润屋殊非阿堵物,传家自是宁馨儿。
老来铅椠心犹在,每忆雠书馆殿时。

周必大 寄题龙泉孙大同司户三桂堂
山居速化植秋荻,孙家种木惟种德。
一朝仙籍浮桂香,昔笑其迂今改色。
邻翁笞儿乞条枚,条枚不惜莫浪栽。
君不见天街十二绿槐满,独有城东之槐应三台。

周必大 寄题太和陈氏益龟堂
讲堂昔日飞三鱣,学馆如今益十龟。
文字上神君勿卜,明年春榜印累累。

周必大 寄题太和胡氏福荣堂
福备天教百顺并,应须富贵又长生。
九霄庆泽沾身润,五色纶章照眼明。
翁媪岁时称寿礼,儿孙昼夜读书声。
来春更看新先辈,绿绶斑衣分外荣。

周必大 寄题王公明枢使豫章佚老堂
君不见当年卫武髦且期,尚欲进德形箴规。
又不见潞公堂过九十,精神折冲夸德威。
公今年才六士耳,朱颜绿鬓俨未衰。
便从午桥乐暇佚,宁独不畏二老讥。
恭惟中兴圣明主,焦心劳思抚四夷。
山东河北因戎索,远民日夜思王师。
楼号筹边宜属意,堂名佚老谁敢知。
请赓方叔壮猷雅,第入宣王复古诗。

周必大 寄题谢昌国尚书桂山堂
京国薪如桂,家山桂满林。
叶留经岁碧,花雨盛秋金。
作楫商舟稳,为梁汉殿深。
幽香宜自閟,莫待斧斤寻。

周必大 寄题新居罗长卿观澜阁兰堂二首
大江来章贡,小江出香城。
快哉一阁上,揖此二水清。
江落波澜静,江涨波澜惊。
四时五变化,两目常兼并。
登临苟得要,坐使万象呈。
吾闻邹国轲,耻作么麽生。
平生浩然气,直与天地盈。
观水必观澜,寓言见真情。
雨集沟浍间,肯把青眼横。
长卿轲之徒,胸中气峥嵘。
学障百川东,词如三峡倾。
此道素自得,此景宜天成。
我本烟波徒,临流尝濯缨。
他年理渔艇,往寻鸥鹭盟。
倘绘新居图,载我一叶轻。

周必大 寄题新居罗长卿观澜阁兰堂二首
君不见汉家筑台临咸京,图籍排比如鱼鳞。
又不见晋人创亭稽山阴,群贤毕集罗簪绅。
古今名兰固多矣,而此二者常不泯。
乃知草木本无取,必假人物始可珍。
夫君名高斗以南,筑台宛在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