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若走马,炎凉催斗杓。一年解颐笑,几日如今宵。奉君千金寿,莫使岁寒凋。 【案此诗载《全唐文》卷三百八十七独孤及《冬夜裴员外薛侍御置酒宴集序》一文中。】
    又一首
上天垂光兮熙予以青春,今日何日兮共此良辰。与君觥浊酒而藉落英兮,如年华之相亲。蹇淹留以醉止。孰云含意而未申。 【案此诗载《全唐文》卷三百八十七独孤及《仲春裴冑先宅宴集联句赋诗序》一文中。】
   马(王向)
马(王向),代宗时人。与元结善,为武昌令。残诗一首。 【(《全唐诗》无马(王向)诗)】
    石门歌
左一石,右一石,石门中有□□客。□岫□,悬崖裂,□江□□□剑阙。□□□□□□□,石门窊尊□□□。外□□□□,□□□□□。 【见《武昌志》及《湖北金石志》。已残缺不可读,惜哉。】
  全唐诗补逸卷之六
   常衮
常衮,京兆人。建中四年卒于福建观察使任,年五十五。补诗二首。
    送薛县丞还家
之子一为别,秋霜万里心。野花山路冷,明月柳边阴。聚首情犹浅,垂鞭意更深。望君自珍重,幽赏托瑶琴。
    赴京旅次感怀
万里云烟绕画楼,客居无事转深愁。秋风翠阁看初动,玉露金茎望欲流。廿载承恩谁报主,一生僚属且封侯。明朝努力长安道,不为晴川恋旧游。 【以上二诗见沁泉山馆郭柏苍校刊本《唐制诏集》。】
   徐源
徐源字太初,高平人。诗一首。 【(《全唐诗》无徐源诗)】
    题灵泉寺
竹园无外事,秘殿夕阴生。云起灵峰隐,风来宝铎鸣。焚香流玉户,听鸟度金楹。静心归正法,方此谢尘缨。 【见武虚谷《安阳县金石录》。】
   徐淮
徐淮字黄河,东海人。诗一首。 【(《全唐诗》无徐淮诗。)】
    题灵泉寺
梵宇栖真所,寥寥世事稀。老僧披百纳,童子学三归。宝剎临香地,星宫隐翠微。谁怜漂泊者,于此遂忘机。 【亦见《安阳县金石录》。】
   程序
程序字士伦,广平人。诗一首。 【(《全唐诗》无程序诗)】
    题灵泉寺
烟景昼冥冥,楼台隐翠屏。猿攀太子树,鸟听《法王经》。悟理心无着,求缘塔有灵。回车犹未远,日暮数峰青。 【亦见《安阳县金石录》。】
   徐泳
徐泳字太和,高平人。诗一首。 【(《全唐诗》无徐泳诗)】
    题灵泉寺
物外经行处,云峰断复连。散花飞讲席,轻翠澹炉烟。稽首求真偈,观空息悉众缘。有时闻法鼓,应是会诸天。 【见《安阳县金石录》。】
   包佶
包佶字幼正,包融之子。登天宝六载杨护榜进士第,累官至秘书监。与刘长卿、窦叔向善。补诗一首。
    翻经台
野蔓高台下,前朝记不诬。金文翻古偈,汉字变胡书。彩线风飘断,缃缣火烬余。破云开白日,穿水照芙蕖。科斗频更改,庵园几遍锄。真门兼逸韵,两欲慕相如。 【见《永乐大典》卷二六○三「七皆」「台」字「翻经台」条(三函三十册)。复见同书卷六六九九「十八阳」「江」字(七函六十四册)。】
   皇甫冉
皇甫冉字茂政,安定人,避地寓居丹阳。天宝十五载卢庚榜进士。大历二年卒,年五十四 【(据独孤及撰《唐故左补阙安定皇甫公集序》)】 。补诗一首。 【(复出一首)】
    金山
中江一柱碧崚嶒,壁立千寻我独登。梵呗波随招过客,钟声船载送归僧。窗前白上浪三尺,岭上青堆云几层。六代风流衰歇尽,凭栏感喟意难胜。 【见丹徒陶绍莱辑《润州唐人集》卷七,云:「见净谈《金山志》及缪潜《新志》。」】
    送韩司直
【见宋赵师秀《众妙集》,并见宋周弼《唐三体诗》卷六。按《全唐诗》卷一百八十四作刘长卿诗,诗同,校其异文如下:首句「游吴还适越」,「适」,《全唐诗》作「入」。五句「山明残雪在」,「山」,《全唐诗》作「岸」。七句「季子留遗庙」,《全诗》作「季子杨柳庙」。又《唐三体诗》本元释圆至于此句下注曰:「皇览《冢墓记》:季子冢在毘陵县暨阳乡,至今吏唐民祀事。」】
   皇甫曾
皇甫曾字孝常,冉母弟也。 【(复出一首)】
    送人诗
【见《学海类编》唐贾岛撰《二南密旨》,题曰皇甫曾《送人诗》,亦见宋周弼《唐三体诗》卷六,题曰《途中送权曙》,皇甫曾作。按唐姚合《极玄集》卷下选此诗,作皇甫冉诗,题曰《途中送权二兄》。《全唐诗》卷二百四十九作皇甫冉诗,题曰《途中送权三兄弟》。又卷二百九十六作张南史诗,题曰《西陵怀灵一上人兼寄朱放》,诗同。校其异文如次:「淮海风涛起,江关幽(《极玄集》及《全唐诗》皇甫冉卷张南史卷并作「忧」。)思长同。悲鹊遶树,独作(《全唐诗》张南史卷作「坐」)雁随阳。山晚云和(《全唐诗》皇甫冉卷作「初」,张南史卷作「藏」)雪,门(《唐三体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