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人。嗣瑞岩师彦禅师。住温州瑞峰院。诗一首。 【(《全唐诗》无神禄诗)】
   偈
萧然独处意沉吟,谁信无弦发妙音。终日法堂惟静坐,更无人问本来心。 【见《五灯会元》卷八、《全闽诗话》卷十二引《闽书》。】
  钱元(秫去禾改王)
元(秫去禾改王),镠子。累官土客马步都指挥使、静江节度使兼中书令。封扶南侯。钱元瓘立,出判温州。天福二年,为人告谋反而见杀。诗一首。 【(《全唐诗》无钱元(秫去禾改王)诗,兹据《十国春秋》卷八三本传、卷七九《文穆王世家》拟传)】
   游鴈荡
东风驿路马蹄香,晓起行春到夕阳。三月莺啼花柳寺,几家人住水云乡。名山不用问樵字,清世何须忧庙廊。且脱纶巾 【从《南雁荡山志》改】 随洞客,紫箫吹月夜天凉。 【见民国十四年符璋等纂《平阳县志》卷九五。题下原注:「旧志。」】
  皮光业
   索茗题巨觥 【题拟】
未见甘心氏,先尝苦口师。 【见《说郛》卷六一《清异录》。】
  灵照
灵照,高丽人。游闽越,嗣灵峰。初住浙江齐云山,世称齐云和尚。后移住越州镜清院。钱弘佐造龙华寺,命照住持。天福十二年闰七月卒,年七十八。诗一首。 【(《全唐诗》无灵照诗,兹据《祖堂集》卷十一、《宋高僧传》卷十三、《景德传灯录》卷十八拟传)】
   和丽天和尚颂
遍周沙界圣伽蓝,触处文殊共话谈。若有门上觅消息,谁能敢道翠山嵒。 【均见《祖堂集》卷十一。】
  丽天和尚
丽天和尚,灵照同时人。诗一首。 【(《全唐诗》无丽天和尚诗)】
   无着对文殊话颂
清凉感现圣伽蓝,亲对文殊接话谈。言下不通好消息,回头祇见翠山嵒。 【同前。】
  措多
措多,详附按。
   入古寺作 【题拟】
此寺何年造,问僧僧不知。系马枯松下,拂尘读古碑。 【《祖堂集》卷十一。】
  钱弘儇
钱弘儇字智仁,文穆王第二子。本名弘偁,能书有文而自晦。后周时为静海军节度使判军州事,政尚宽惠,民悦慕之。久之改彰武军节度使知福州事,温人皆行啼巷哭,亦有携家以从者,谓之随使百姓。诗一首。 【(《全唐诗》无钱宏儇诗)】
   游南雁荡
十年曾作雁山期,今日来看似故知。好鸟隔林歌侑酒,飞花绕笔索题诗。云霞眼底原无物,丘壑胸中似有奇。萝月松风清似水,何妨游衍咏归迟。 【见周喟《南雁荡山志》卷七引陈玭《嘉靖南雁山志》、郑思恭《崇祯南雁山志》。此诗承张靖龙同志录示。】
  吴党
党,后周时吴兴人。诗一首。 【(《全唐诗》无吴党诗)】
   始迁青溪望吴兴故里
平生愿嗣叔庠微,谁识飘零事已非。霅水远从云外隔,澄江独向月中归。烟横野渡行舟稳,露下衡门步屐稀。潮夕不通音问杳,故乡冷落钓鱼矶。 【见光绪十年刊李诗纂《淳安县志》卷十五,原署:「周吴党。」】
  德谦
德谦,嗣德山。住婺州明招山。诗三首。 【(《全唐诗》无德谦诗)】
   偈
明招一拍和人希,此是真宗上妙机。石火瞥然何处去,朝生凤子合应知。
蓦刀丛里逞全威,汝等应当 【《五灯会元》作「诸人」】 善护持。火里铁牛生犊子,临歧谁解(奏)吾机。 【见《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三、《五灯会元》卷八。】
   和翠岩和尚示后学偈
入门通后土,正眼密呈珠。当机如电拂,方免病(打去丁改西)芦。 【《祖堂集》卷十,原署明照和尚,「照」应作「招」。】
  德韶
德韶,姓陈,处州龙泉人。嗣清凉文益。吴越忠懿王延请住天台山,为国师。开宝五年卒,年八十二。诗一首。 【(《全唐诗》无德韶诗)】
   颂
暂下高峰已显扬,般若圆 【《五灯会元》作「圜」】 通遍十方。人天浩浩无差别,法界纵横处处彰。 【见《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五、《五灯会元》卷十。】
  永安
永安,姓翁,温州永嘉人。嗣天台德韶。住杭州报恩光教寺。开宝七年卒,年六十四。诗一首。 【(《全唐诗》无永安诗)】
   偈
汝问西来意,且过遮 【《五灯会元》作「这」】 边立。昨夜三更时,雨打虚空湿。电影豁 【《五灯会元》作「忽」】 然明,不似蚰蜒急。 【见《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六、《五灯会元》卷十。】
  契从
契从,嗣德谦,居处州报恩院。诗一首。 【(《全唐诗》无契从诗)】
   偈
烈士锋前少人陪,云雷击鼓剑轮开。谁是大雄师子种,满身锋刃但出来。 【《景德传灯录》卷二四、《五灯会元》卷八。】
  瑜禅师
瑜禅师,嗣德谦,住婺州普照院。诗一首。 【(《全唐诗》无瑜禅师诗)】
   颂
决在临锋处,天然师子机。嚬呻出三界,非祖莫能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