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应劭引里语论主客】

  〖风俗通曰:里语曰:〗

  越陌度阡。更为客主。(○《文选》二十七短歌行注。)

  【应劭引里语论谳狱】

  〖风俗通曰:顷者。廷尉多墙面。而苟充兹位。持书侍御史。不复平议。谳当纠纷。岂一事哉。里语曰:〗

  县官漫漫。冤死者半。(○《御览》二百二十六、四百九十六。)

  【应劭引里语】

  〖汉官仪曰:里语曰:〗

  仕宦不止车生耳。(○《御览》四百九十六。)

  【应劭引语论正失】

  〖风俗通曰:王阳能铸黄金。谨按物之变化。固自有极。王阳何人。独能乎哉。语曰:〗

  金不可作。世不可度。(○风俗通正失篇。)

  【时人为庞氏语】

  〖风俗通曰:庞俭少失父。不知所在。后穿井得钱。所求苍头。乃父也。时人语曰:〗

  庐里诸庞。凿井得铜。买奴得翁。(《御览》作公。○《类聚》三十五。《初学记》十九。《白帖》六。《御览》四百七十二、五百、八百三十六。又《御览》百八十九引铜、翁二韵。)

  【民为二殽语】

  〖风俗通曰:杀在弘农渑池县。其语曰:〗

  东殽西殽。渑池所高。(○风俗通山泽篇。)

  【南阳为卫修陈茂语】

  〖风俗通曰:汝南陈茂君因为荆州刺史。不入宛城。引车到城东。为友卫修母拜。修坐事系狱。茂弹绳不挠。修竟极罪。南阳疾茂杀修。为之语曰:〗

  卫修有事。陈茂治之。卫修无事。陈茂杀之。(○风俗通过誉篇。)

  【公沙六龙】

  〖袁山松《后汉书》曰:公沙穆有六子。时人号曰:〗

  公沙六龙。天下无双。(○《御览》四百九十五。)

  【民为五门语】

  〖三辅决录曰:五门。今在河南西四十里涧、谷、洛三水之交。传闻马氏兄弟五人共居此地。作五门客舍。因以为名。主养猪卖豚。故民为之语曰:〗

  苑中三公。馆下二卿。五门嚄々。但闻豚声。(○《御览》四百九十六、八百二十八、九百三。《诗纪》九作五门。)

  【时人为作奏语】

  〖笑林曰:桓帝时。有人辟公府掾者。倩人作奏记文。人不能为作。因语曰:梁国葛龚者。先善为记文。自可为用。不烦更作。遂从人言写记文。不去龚名姓。府公大惊。不答而罢归。故时人语曰:〗

  作奏虽工。宜去葛龚。(○《后汉书》葛龚传注。《御览》四百九十五。《诗纪》九作作奏。)

  【高诱引谚论毁誉】

  〖《淮南子》注曰:语曰:〗

  欲人不知。莫如不为。(○《淮南子》二十四说林训注。)

  【武陵人为黄氏兄弟谚】

  〖襄阳耆旧传曰:黄穆。字伯开。博学。为山阳守。有德政。弟奂。字仲开。为武陵太守。贪秽无行。武陵人谚曰:〗

  天有冬夏。人有二黄。(○《御览》二十二。又四百九十二作武陵人謌。)

  【时人为杨氏四子语】

  〖《华阳国志》曰:泰瑛。南郑杨相妻。大鸿胪刘巨公女也。有四男二女。相亡。教训六子。动有法矩。长子元玲。次子仲玲。兄弟为名士。泰瑛之教。流於三世。四子才官。隆於先人。帮时人为之语曰:〗

  三苗不止。四珍复起。(○华阳国汉中士女志。古谣谚三十三。○逯案。《华阳国志》十二刘巨公为后汉人。)

  【羊元引谚】

  〖谢承《后汉书》曰:仇览。字季智。陈留考城人也。为县阳遂亭长。有羊元者。凶恶不孝。其母诣览告之。览呼元责诮之。以子道与孝经一卷。使诵读之。元深改悔。至母前谢罪曰:元少孤。为母所骄。谚曰云云。乞今自改。母子更相向泣。於是元遂修孝道。后成佳士也。○逯案。羊元《后汉书》注引作陈元。〗

  孤犊触乳。骄子詈母。(○《后汉书》仇香传注。《御览》六百十。)

  【古谚】

  〖任昉述异记曰:汉世古谚云。〗

  虽有神药。不如少年。虽有珠玉。不如金钱。(○《御览》九百八十四。)

  【时人为郭典语】

  〖江表传曰:郭典。字君业。为钜鹿太守。与中郎将董卓攻黄巾贼张宝於曲阳。典作围堑。卓不肯。典独於西当贼之冲。昼夜进攻。宝由不得城守不敢出。时人为之语曰:〗

  郭君围堑。董将不许。几令狐狸。化为豺虎。赖我郭君。不畏强御。转机之间。敌为穷虏。猗猗惠君。实完疆土。(○《御览》四百九十六。《诗纪》九作郭君。)

  【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