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瞻楼阁起天中。咏归莫作怱怱晚,傥解相逢击壤翁。

  ○和李秋谷平章小车诗

  雪晴宫草隐晴沙,相国朝天试帝车。班马昼移温室树,鸣鸾晨度掖垣花。搴帷每命贤俱载,趣驾频烦使至家。此日龙门谁执御,拥经正履侍金华。

  ○次韵寄元复初

  黄梁梦觉人千里,白璧归来月一缸。尊酒几时忘北海,束书无路到东窗。卧龙宛宛冰生壑,飞鹤翩翩雪洒江。无限心期总寥落,秋风烟树引归幢。

  ○罗若川画松

  暮春多雨昼冥冥,罗生画松当素屏。老蛟化为剑气黑,白鹤下啄苔痕青。传来日暮自篝火,梦入幽岩寻茯苓。不遇胡僧露双脚,石函自了读残经。

  ○送胡士恭

  十年京国擅才华,宰相频招载后车。太液苍凉黄鹄羽,玄都烂熳碧桃花。三清风露仙人馆,万里烟尘野老家。拂拭旧题如隔世,华星明汉望归槎。

  ○舟泊安和阮宅次黄志高韵

  十月东归下石泷,群公促膝共轻艭。萧云故宅多乔木,阮籍清尊对暮江。方驾肯来良马五,尺书先寄鲤鱼双。欲求深隐何山曲,雪竹霜筠共一窗。

  ○赋文子方家篔筜亭竹影

  数个篔筜一小亭,南窗承日印寒青。水晶帘里珊瑚树,云母屏间翡翠翎。却爱微风动萧瑟,翻疑薄暮倚娉婷。凭君纵有鹅溪绢,莫与空花结定形。

  ○舟次湖口

  江沙如雪水无声,舟倚蒹葭雁不惊。霜气隔篷纔数尺,斗杓插地已三更。抛书枕畔怜儿子,看剑灯前慨友生。尚有乘桴无限意,催人摇橹转江城。

  ○聂空山画扇

  客来山雨鸣磵,客去山翁醉眠。花外晴云霭霭,竹边秋月娟娟。

  ○青山白云图

  独向山中访隐君,行穷千涧水沄沄。仙家更在空青外,只许人间礼白云。

  ○寄澄湛堂法师

  月中桂子落岩阿,想有林间阅 【贝】 【具】 多。持足地神衣拂石,献珠天女袜凌波。香因结愿留龙受,水为烹茶唤虎驮。寄到竹西无孔笛,吹成动地太平歌。

  ○送戴真人归越

  戴先生,日饮五斗醉不得,再饮一石不肯眠。昨从桃源来,两袖携风烟。长安道上小儿女,拍手拦道呼神仙。马如游龙花如雨,蹴踏春秋作朝暮。东方不作窗间戏,上帝还令海边去。海边玉虹夜不收,贝宫珠阙皆蛟虬。芝田玉树久相待,天上老仙那肯留。戴先生,鉴湖之水三千丈,不可以鉴可以酿。明朝亦脱锦袍去,与汝酣歌钓船上。

  田汝成《西湖志余》云:虞伯生际遇文宗,置奎章阁为学士。顺帝为明宗子,文宗忌之,远窜海南。诏书有曰:「明宗在北之时,自以为非其子。」伯生笔也。文宗晏驾,宁宗立,八月崩,国人迎顺帝立之。伯生时在江西,诏以皮绳缚腰,马尾缝眼,夹两马间,逮捕至大都。嫉之者为十七字诗曰:「自谓非其子,如今作天子。传语老蛮子,请死。」至则以文宗亲改诏稿呈,顺帝览之曰:「此我家事,岂由尔书生耶!」遂得释。两目由是丧明。按《元史》,伯生在文宗朝,中丞赵世安尝以集病目就医为请。幼君殂,大臣用至大故事,召诸老臣赴上都议政,集在召列。马祖常使人告之曰:御史有言,乃谢病归。无马尾缝眼之事,稗史流传,恐未足以征信也。

  ◆杨推官载(仲弘集)

  载字仲弘,建之浦城人。后徙家于杭。博涉群书,年四十不仕。户部贾国英数荐于朝,以布衣召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与修《武宗实录》,调海船万户府照磨。延佑初,以科目取士,首应诏,登进士第。授饶州路同知浮梁州事,迁宁国路总管府推官,卒。初,吴兴赵魏公孟俯在翰林,得载所为文,极推重之。由是文名隐然动京师,凡所撰述,人多传诵。史称其文章一以气为主,而于诗尤有法度,自其诗出,一洗宋季之陋云。临江范亨父序其诗曰:仲弘天禀旷达,气象宏朗。开口论议,直视千古。每大众广集,占纸命辞,敖睨横放,尽意所止。众方拘拘,己独坦坦。众方纡余,己独驰骏马之长坂而无留行,要一代之杰作也。又曰:皇庆初,仲弘与余偕为史官,每同舍下直,回翔留署,或至见月,月尽继烛,相语刻苦澹泊,寒暑不易者,惟余一二人耳。虞文靖公与仲弘同在京师,每载酒诣仲弘,问作诗之法焉。仲弘酒既酣,尽为倾倒,他日见文靖诗,叹曰:此非伯生不能作也。仲弘与虞、范齐名,其相与切磋如此。尝谓学者曰:诗当取材于汉、魏,而音节则以唐为宗。又言用功二十余年,始能会诸法而得其一二。故当时之论诗法者,以仲弘称首。

  雪轩
  桶底图
  次韵景远学士立春日二首
  送淳安徐教谕之任
  太古雪为杨友直赋
  偕虞伯生魏雄卿魏池燕集分韵得阁字
  题金坛宋氏自怡轩
  磵松为丁师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