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宗章皇帝宝训


  朕惟古昔圣帝明王之御天下其功德隆盛凡命令告诫之辞皆有以垂世立教若尧舜禹汤文武典谟训诰之言炳然如日星之丽天千万世所共仰也洪惟我
  皇考宣宗皇帝赞承
  列圣尊居大宝德化之盛万方清寍爰暨
  祗嗣洪业永惟帝王之孝莫先于丕显
  先德爰敕儒臣编纂实录
  神功圣烈备载不遗又辑
  圣言之谆切者总若干条分类为十二卷题曰宝训用朝夕览省呜呼我
  皇考兼文武之资备中和之德缉熙圣学刚健不息是以一令之颁一言之出皆蔼然道德仁义之懿上足以媲美典谟训诰者也 朕方逊志务学思迪大猷周书曰敬明乃训用奉若于先王诗曰于乎皇王维序思不忘敢不惓惓服膺用图无忝谨序诸篇端以自励云
  正统三年四月十二日
  宣宗章皇帝宝训序终
大明宣宗章皇帝宝训卷之一
  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臣吕 本谨校 南京礼部祠祭清吏司郎中臣陈治本 南京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臣朱 锦 南京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臣吕<彳胤-丿>昌谨阅
  敬天
  ○宣德元年正月甲辰以大祀
  天地
  上致斋武英殿命礼部太常习礼殿上
  上观之既谕尚书蹇义夏原吉杨士奇杨荣曰祭享之礼莫严于此朕承大统躬祀
  天地为天下苍生祈福不敢不敬卿等亦宜秉诚相朕庶几感通之道义等皆叩首而退
  ○三月乙巳漷县民充郊坛户者有司责令餋官牛又俾充递运夫民诉于朝
  上谓侍臣曰国家重祭祀而郊祀最重旧制郊坛户悉免他役者虑其不能专有司不知所重不恤民难可责也姑宥之遂命行在礼部申明郊坛户免杂役之令
  ○九月庚戌行在太常寺奏
  天地坛每岁皆自十月拨军扫除今已及时
  上曰
  祖宗敬事
  天地故立法如此朕念谨守成宪卿等亦当恭体此心躬亲临视务令洁净
  ○宣德八年正月丙寅
  车驾诣
  郊坛自
  祖宗以来皆朝百官后乃行至是
  上先日谕礼官明旦早行不视朝既至南郊躬诣神厨凡诸祭物一一阅视召太常寺官谕之曰祭物固应精洁典祭之官皆以虔诚为本宜秉寅清以率百执事□毫无慢庶几神明有歆享之道晚御斋宫旗手卫奏请暮夜如故事放烟火不从顾谓侍臣曰朕早来不视朝之故盖一心对越无暇他及今又暇观烟火乎是晚阴云四合至夕雨雪行礼之际云歛风静星月朗霁天气融和助祭执事咸中礼度
  上大悦
  圣孝
  ○洪熙元年六月丙寅礼部尚书吕震奏
  大行皇帝丧礼请依遗诏二十七日而除自七月初一日为始
  上服浅淡色衣于奉天门视事
  上曰固是遗诏然朕心何能忍古人云虽加一日愈于已初一日仍素服坐西角门不鸣钟鼓待漏百日再议
  ○八月甲申遣郑王瞻埈还南京谒
  孝陵
  上谓之曰
  太祖高皇帝开创鸿业以遗子孙陵寝所在如何能忘今即位之初政务所系不遑躬谒汝其代行其洒扫有弗虔封树有弗勤周卫有弗备皆严饬之必恭必慎以称予意
  ○九月壬寅葬
  献陵先是
  仁宗皇帝宾天
  上命有司择葬地得吉兆于天寿山之阳召尚书蹇义夏原吉等谕之曰国家以四海之富葬其亲岂惜劳费然古之圣帝明王皆从俭制凡孝子思保其亲之体魄于永久者亦不欲厚葬秦汉厚葬之患足为明戒况
  皇考遗诏务从俭约天下所共知今建山陵予以为宜遵先志卿等之意如何义等对曰
  圣见高远发于孝诚万世之利于是命成山侯王通工部尚书黄福总其事其制度皆
  上所规画三月告成至是葬其山周正圆厚冈峦拱揖川源逶迤与
  长陵相比云
  ○宣德元年二月乙酉初
  上谓侍臣曰朕自幼钟爱于
  皇祖未尝一日不侍左右弘谟伟略随事训教
  皇祖妣同历艰难弼成国家抚育朕躬慈爱备至我
  皇考德绍
  先烈仁覆苍生不期年而辶□处上宾劬劳之恸终身先
  山陵在望霜露之感尤切将以清明日展谒至是
  车驾启行丙戌
  车驾至
  天寿山
  上遥望
  二陵松柏郁茂因呜咽流涕诣
  陵行谒祭礼不胜哀恸左右亦皆感泣
  ○五月乙巳
  仁宗皇帝小祥
  上躬祀凡筵出御奉天门谓侍臣曰皇考圣仁爱民如子万为国家培固基本以遗子孙而辶□处上宾传之于朕今及小祥岂胜哀感因呜咽流涕
  ○宣德三年二月丁卯
  上奉
  皇太后游西苑自
  上即大位尊事
  皇太后极其孝敬每旦暮谒西宫朝谒愉色奉承惟恐弗及
  皇太后慈仁隆至每见
  上则忻然从容询及政事及所平决
  上敷陈明达
  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