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不致堕贼狡计也。至福康安奏,蔡攀龙援应诸罗,虽所带官兵不无损失,尚能突围出入,往来杀贼等语。前据恒瑞奏蔡攀龙自抵诸罗后,道路仍被贼阻,并未能出城杀贼,是福康安所奏或尚系从前李侍尧误听台湾地方官禀报之语,若蔡攀龙于入城后果又能突围杀出,是蔡攀龙更属奋勉可嘉,则诸罗一路尚能剿杀贼匪,不致被围紧急,尤为极好消息。此事是否确实,着福康安即行查明速奏。至恒瑞本系军旅之人,今在盐水港被贼拦阻,不能前进,已有旨令其在该处固守,以待接应,或杀出往常青处合兵矣。

  又同日李侍尧覆奏密访林爽文祖墓一折,据林姓支属甚多,其林爽文祖坟尚未得有确据,若遽行办理,恐其支族各怀畏惧,益致惊疑等语。所见甚是,得大臣办事之体。此事因林爽文罪大恶极,是以欲将伊祖坟刨挖以泄众恨。今既访无确据,自未便因疑似之间概行挖刨,转致林姓支族闻信惊疑。应俟查有确切根据,再行办理。即使一时未能查出,亦无甚关系,不妨稍从缓办也。

  至福康安此时自早已得顺风放洋。该处交冬令后,洋面风色顺利,文报自必常通。福康安开驾迅速,倘或不及缮折,即着李侍尧将福康安究于何日渡洋前抵鹿港,续调官兵于何日到厦配渡,及台湾各路近日如何打仗杀贼之处,一并随时迅速驰奏。福康安到鹿港如何定计攻剿,及南北两路情形,亦即先行速奏,以慰昼夜廑注。将此由六百里加紧各谕令知之。钦此。遵旨寄信前来。

  乾隆五十二年十月十六日,内阁奉上谕:台湾自逆匪林爽文滋事以来,节经降旨,令各省拨运米石及添调兵丁,前往接应。现据各该督抚先后奏报,运闽米石及调赴兵丁,俱各妥为照料,随到随行,办理甚为妥速,甚慰朕怀。所有总督保宁、舒常、李世杰,巡抚姜晟、浦霖、何裕城、闵鹗元、琅玕、孙永清、李庆棻俱着交部议叙。闽、广二省于此项兵米到境时,照料配渡亦为妥协。总督李侍尧、孙士毅、巡抚徐嗣曾、图萨布亦着一并交部议叙,以示奖励。钦此。

  三四、乾隆五十二年十月十七日上谕

  大学士和字寄钦差协办大学士总督将军侯福、钦差湖广总督将军常、闽浙总督李、两广总督孙、福建巡抚徐:乾隆五十二年十月十七日奉上谕:据孙士毅奏,前于咨调广西兵三千名外,又于粤东凑调一千名,实属张皇失当。其粤西兵三千于十月初四日全数照料入闽,黔兵二千计日应抵粤东境内等语。前因孙士毅接阅常青折稿,有急需应援之语,于檄调粤西兵三千外,又于本省凑调一千名,未免稍觉过当。今台湾剿捕贼匪尚未能克期竣事,正须兵力,则孙士毅预行派拨以听调遣,正为得用,甚资其力,何必引以为罪耶?至福康安此时若尚在大担门候风,则屯练兵二千,计此时已抵该处。而粤西兵三千于初四日全入闽境,亦已早抵厦门。合之郑国卿候风待渡之兵,又有八千生力雄兵。福康安与海兰察及巴图鲁侍卫章京等带领与之同渡鹿港,更为声威壮盛,实为成功先兆,甚好机会。即福康安于此二项兵未到厦门以前,先得顺风径渡,亦不过于鹿港二、三日后此兵皆可陆续到齐。加以鹿港原有之漳州兵二千、广东兵三千,以及义民、番壮,而以巴图鲁侍卫章京等分领进剿,何向不克?但恐将来大功垂成,贼匪势穷力绌之时,此辈狡诈性成,断不肯束手待毙,或思由海口抢船逃窜。该处笨港、盐水港、鹿仔草一带,俱曾被贼匪焚抢。此等处均系通海口岸。将来贼匪逃窜时,其大里杙巢穴留存家属甚多,贼人顾恋家室,自必思抢夺船只,同载逃逸。若俟其逃往洋面,大海广阔,踪迹匪易,岂有福康安等驾船追捕之理?福康安等务须预行留心。今兵力既多,如沿海口岸,一经将贼杀散,即拣派水陆弁兵严行看守,并留一、二大员往来稽察,勿被贼人抢占。若有商贩船只,亦当全行调开,勿令近岸。其运载军需、兵米等项船只,于到后即令原船仍回内地,使贼人无船可夺,绝其逃窜入海之路,方为妥善。

  再昨据徐嗣曾奏称,漳、泉二府属晚禾收成歉薄,台湾米石内运无多,恐粮价渐昂,请于运到兵米内,先拨三万石运赴漳、泉平粜等语。漳、泉各属向藉台湾运米接济,今台湾被贼滋扰,虽米石不能源源运送,但该抚现称内运无多,则是台湾地方小民尚能耕种,有米运至内地。且昨据福康安奏,常青在府城与贼打仗情形,其信息即系得之船户。可见该处商贩虽少,尚有船只不乏往来。其台湾产米是否常有运送内地者,为数约计若干,着李侍尧、徐嗣曾即查明具奏。至现在台湾南北两路,何处尚照常耕种,并着福康安于便中访查据实具奏。至该处军糈民食,节经降旨于四川、湖广、江南、浙江、江西等省,陆续拨运米石,已有一百数十万,自当陆续运到。想军民接济均属宽裕,自可无虞缺乏也。将此由六百里加紧速发各谕令知之。钦此。遵旨寄信前来。

  三五、乾隆五十二年十月十九日上谕

  大学士和字寄钦差协办大学士总督将军侯福、闽浙总督李:乾隆五十二年十月十九日奉上谕:朕披阅刑部进呈秋审册内金蟾桂等旧案,台湾地方奸民纠众械斗之事非止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