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请谒并追赃事
  请止絶三畨取索
  请罢天下回易等
  去妖妄(三篇)
  论妖人冷清等事
  请安置鹿皮道者
  
  巻第六
  按劾(二十五篇)
  弹宋庠
  再弹张尧佐(三章并中书札子二道)
  论李昭亮(二章)
  论丁度孙甫事乞辨明
  弹郭承佑(二章)
  弹李淑
  弹张若谷(二章)
  弹王逵(七章)
  请勘阎士良
  请罢知雄州刘兼济
  论李绶冐国亲事
  请追任弁官
  论阎士良转官
  请罢王涣榷货务
  辨理(一篇)
  请留吴奎依旧供职
  
  巻第七
  民事(二篇)
  论歴代并本朝户口
  直勾衙前请限二年一替
  寛恤(二十五篇)
  请差灾伤路分安抚
  再请差京东安抚
  请罢天下科率
  请免江淮两淛折变(四章)
  请免陈州添折见钱
  请救济江淮饥民
  请支义仓米赈给百姓
  论江西和买绢
  论放欠
  请权罢陜西州军科率
  请将邢洛州牧马地给与人戸依旧耕佃(二章)
  请放髙阳一路欠负
  请免沿边人户折变
  请接送北使三畨
  请修商湖口
  请出内库钱帛往逐路籴粮草
  领陜西漕日上殿
  乞开落登州冶户姓名
  请罢同州韩城县铁冶务人户
  论瀛州公用
  请罢里正只差衙前
  
  巻第八
  戒兴作(一篇)
  请不修上清宫
  兴利(一篇)
  请修蔡河堰并斗门
  言财利(四篇)
  论茶法(二章)
  言陜西盐法(二章)
  议兵(七篇)
  请留禁军不差出招置土兵
  请那移河北兵马事(一章)
  论宣毅军
  请移冀州就粮兵士归本州岛
  请移冀博深三州兵马
  请移配河北作过兵士往向南州军
  
  巻第九
  议边(十五篇)
  进张田边说状(赐张田勅书附)
  论边将(二章)
  请选雄州官吏
  论契丹事宜(三章)
  论昊贼事宜
  论杨守素
  论保州事
  乞河北添籴粮草
  再请移那河北兵马及罢公用回易
  请择探候人
  论蛮事(二章)
  
  巻第十
  粮道(五篇)
  奉诏河北计置斛斗日上殿
  请拨支汴河粮纲往河北
  请于懐卫修御河船运
  请河北及时计置斛斗
  请添河北入中粮草
  求退(七篇)
  求外任
  
  
  ●包孝肃奏议集题辞
  
  仁宗皇帝临御天下四十年不自有其圣神明智之资善容正人延谠议使其谋行忠入有补于国卒大任以股肱者惟孝肃包公止尔或曰先朝任谏官御史多矣不四三年歘至侍从近列然类弗遂大用又多不得善名以去独孝肃之进终无他吝而天下不得异议者何哉曰包公一举甲科拜八品京官令大邑当是时同中第者虽下流庸人犹数日月以望贵仕公拂衣去养十年亡宦意其心无他止知孝于亲而为得也已而还朝天子噐其才髙行洁处之当路公上裨帝阙下瘳民病中塞国蠧一本于大中至正之道极乎是必乎听而后巳其心亦无他止知忠于君而为得也他人或才不胜任望不厌人方且死党背公挟憾复怨如鸷得搏若虺肆毒颠坠于憔顇泯灭之地以甘其心此众所以多不得善名以去公进无他吝而天下不得异议也初公之归养也至毕亲丧方复仕尝有诗云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卒践其言而得大位美矣虽然愚谓非会仁宗皇帝至明上圣有不可惑之聪公欲必行其道于时难矣乎孔子有言邦有道危言危行坤之六二亦曰直方大不习无不利此公所以逄辰也公薨后三年田守庐州尽得公生平谏草于其嗣子太祝君因取其大者列三十门凡一百七十一篇为十巻恭题曰孝肃包公奏议集遂纳诸家庙庶与其后嗣无穷也公之事业始卒官阀迁拜有国史与天下公论在此不敢輙书云张田题
  

  ●钦定四库全书
  
  包孝肃奏议集巻一
  
  (宋)包拯 撰
  
  ○应诏
  
  仁宗皇帝开天章阁亲制策问
  
  朕自纂绍庆基登临御?每夕惕以忘劳虑视听而有怠爰自近岁以来河朔之间民物散亡水灾流注甚可哀怜虽巳降指挥应灾伤去处并令赈济及暴露伤损之人各令照管外其所虑今契丹虽称币汛使忽来若非慕化之心虑有可虞之意复闻聚甲朔边议收西羌夙夜经心深可预防然事即未萌诚在安平之论或将来北使诣阙妄称西去之名共构衅端别有邀求之事诡谲多涂作何回答或以今来诈报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