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字廷实,吴兴人。父光庭,累官至中书令。有术士景岁能言休咎,以纸大书台字,以贻光庭。不旬日,果贬台州刺史,大有政声。坚幼明敏,善属文,及长,有知人之鉴。事吴越国,有善政,条教有方,累官礼部尚书、中书令,拜吴越国丞相。终年五十六,谥曰文宪。

  冬十月,朗州指挥使(彭城)言(姓犯武肃王讳改彭城)举兵逐边镐,克复湖南,献捷于朝廷,朝廷以为武平节度制置武安等军事,因迁湖南节制府于朗州。

  (癸丑)三年春二月,湖州所隶建州降卒郑怀嵩等十一人,以刺史散香于资福寺,遂率其党二百余人作乱,即日尽诛之。三月,敕授王起复镇东大将军、左金吾卫上将军、员外置同正员。王以兄弘儇为温州刺史。夏四月,建报恩元教寺于城北,荐王妣也。王亲阅内外诸军,非骁勇者咸停放之。冬十月,大阅马步军艛舻于碧波亭。十一月,命弟弘仰为台州刺史。十二月,湖南王逵举兵,执朗州(彭城)言囚之,朝廷寻授王逵湖南节制。是岁,东阳有大象自南方来,陷陂湖而获之。境内大旱,边民有鬻男女者,命出粟帛赎之,归其父母,仍命所在开仓赈恤。

  (甲寅)显德元年春正月丙子朔,周主祀园丘,改元。是月,周太祖崩,晋王即位,是为世宗。夏五月辛巳,王命铸王妣恭懿太夫人铜容二,致于奉国、金地二尼寺。秋七月,敕遣使加授王天下兵马都元帅,仍赐金印。冬十一月,敕遣进奏使章思忠归谕机事,航舰不利,思忠溺焉。是月,北汉主殂,子钧立。

  (乙卯)二年春二月朔,日有蚀之。三月,制加王食邑一千户,实封四百户。夏四月庚子,王亲祀五庙。秋七月庚午,有虹入天长楼(楼在内城之东),王避寝于思政堂。九月,王复于天宠堂。闰月丁酉,世子惟睿生。冬十月乙丑朔,敕遣司空李谷率师伐金陵。十二月,王遣使入贡。敕王出兵会击金陵。是月,王师渡淮。

  (丙辰)三年春正月,车驾东征,诏王以国兵分路进讨。是月,南击场门楼火。金陵李璟僭称唐皇帝,致书于京师,仍令伪皇太弟璲致书于统师李谷,又遣伪宰相孙盛等入贡。二月,王师入淮南,静海军制置使姚彦洪率家属、军士、户口等一万余人奔于我。是月,王命丞相吴程、前衢州刺史鲍修让等攻毗陵,命都指挥使路彦铢等伐宣城,命都指挥使罗晟等督水师,次于江阴,应王师也。既而敕遣殿直薛有光来宣谕,仍赐沿身衣冠法物。三月,我师克常州,生擒刺史赵泽、偏将诸承、向重霸等一百余人,遂班师。

  时营田副使陈满言于丞相吴程曰:“周师南征,举国惊扰,常州无备,易取也。”吴程如其言,请于王,从之。丞相元德昭上曰:“唐大国,未可轻举也。若我入唐而周师不至,能无虑乎?”吴程固争,王遂命程取常州。

  是月,金陵遣其伪燕王弘冀复据淮南,王命从弟苏州刺史文奉为应援都统使,屯于本州备征发。夏五月乙酉,建州刺史陈诲以小船沿溪而下,福州指挥使马进姚章等执于贼,未几诲亦宵遁。是月,车驾还京师。六月,王命兄仁俊知福州彰武军事(周改威武军为彰武军,史失书)。秋九月癸卯,王亲阅兵于龙山教场。冬十月,车驾亲征寿春。是岁始括境内民丁,益师旅也。

  (丁巳)四年春正月,始议铸钱。三月,王师大败淮人于寿春。夏四月,宣谕使薛有光航海归于京师。是月,车驾还京师。秋七月庚子,王命弟弘信为衢州刺史。八月,敕遣谏议大夫尹日就至,赐王生辰御服红袍二副。冬十一月,车驾复东征。是月,泉州刺史留从效请修贡于京师,附我以闻,诏从之。

  (戊午)五年春正月丁未,前衢州刺史王弟弘偓卒。

  偓字赞尧,文穆王第十二子也。母陈氏。偓性仁慈,事母以恭俭闻。及为郡,时岁旱,部民将逐食于他郡,民不忍别,偓俱诣郡厅,告白而去,偓为之流涕。其为政宽恕厚重,王加友爱尤笃。及卒,中外无不叹惜。终年二十五。

  二月丁卯,王师复维扬,敕遣殿直赵诲来宣谕,仍出艛舻于瓜步、迎銮、长风涉等处。王师欲济江,乃命上直都指挥使邵可迁、路彦铢等,帅舰四百艘、水师二万以会之。江北诸郡悉平。三月,王不康。丙午,敕命翰林学士都承旨陶谷、司天监赵修巳赐王羊马橐驼。每岁班赐,自此始也。是月,金陵李璟复称江南国主,遣伪临汝郡公徐辽、宰相冯延巳奉表称臣于行在,五师乃罢。

  初,金陵之将内附也,王亦飞书以谕之。既而附我以诚款闻,诏从之。

  夏四月辛酉,城南火延于内城,王出居都城驿。诘旦,烟焰未息,将焚镇国仓,王亲率左右至瑞石山,命酒以祝之曰:“不谷不德,天降之灾,宫室已矣,而仓廪储积,盖师旅之备,实所痛惜!若尽焚之,民命安仰,天其鉴之。”乃命从官伐林木以绝其势,火遂灭。即日,王见丞相以下,罪己之暇,且曰:“吾旬月所苦尤至,而灾衅之余,遂觉康裕。”中外闻之顿安。丁卯,王命弟弘仪复为东府安抚使。是月,敕遣天下都军头周广来宣谕,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