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见《书事》篇。《隋志》:裴启撰。按:荣期盖其字也。孔思尚《语录》,《新》、《旧唐志》作《宋齐语录》十卷。亦见《书志五行》章。阳松《谈薮》,《书录解题》:北齐秘书省正字北平阳松撰,事综南北八朝,隋开皇中所述。

郡书四种《陈留耆旧传》,《隋志》:汉议郎圈称撰,二卷。《汝南先贤》,《隋志》:魏周斐《汝南先贤传》,五卷。《旧唐志》"斐"作"裴"。《益部耆旧传》,《隋志》:陈寿撰,十四卷。《会稽典录》,《隋志》:虞预撰,二十四卷。

家史四种扬雄《家谱》,《汉书扬雄传》即采此为之。其说详《序传》篇。殷敬《世传》,《唐志》作《殷氏家传》三卷,殷敬撰。《孙氏谱记》,《唐志》:十五卷,无撰人名。《陆宗系历》,《唐志》作《吴郡陆氏宗系谱》,陆景献撰。

别传四种刘向《列女传》,会《序》:刘向所序,凡八篇,《隋志》及《崇文总目》皆称十五篇。嘉祐中,苏颂定其书,复为八篇。梁鸿《逸民》,《后汉书》本传:鸿仰慕前世高士,为四皓以下二十四人作颂。按:鸿所撰即此,不当云"逸民"。或因鸿在《逸民传》中,有注字句旁者,传写误耶?赵采《忠臣传》,按:《隋》、《唐志忠臣传》但有梁元帝撰,赵采无考。徐广《孝子传》,《新》《旧唐志》:徐广撰,三卷。

杂记四种祖台之《志怪》,《隋志》:二卷。《新》、《旧唐志》作四卷。《晋书》:台之字元辰,官侍中、光禄大夫。干宝《搜神记》,《隋志》:三十卷。刘义庆《幽明录》,《隋》、《唐志》并云《幽明录》二十卷。刘敬叔《异苑》,《隋志》:宋给事刘敬叔撰,十卷。

地理书四种盛弘之《荆州记》,《隋志》:宋临川王侍郎盛弘之撰。常璩《华阳国志》,见《补注》篇。辛氏《三秦》,按:《后汉李膺传》章怀《注》引之,以证"登龙门"语。其书宜未亡,而史志皆阙,卷帙无考。罗含《湘中》,《文献经籍考》:《湘中山水记》三卷,晋耒阳罗含君章撰,范阳卢拯注。其书颇及隋、唐以后事,则后人附益也。又按:地理与郡书略有辨,郡书主人物,地理主风土。但其中《华阳志》似阑入。

都邑簿四种潘岳《关中记》,《唐志》:一卷,潘岳撰。宋《中兴与书目》以撰人为葛洪,或是别本。陆机《洛阳记》,《隋》、《唐志》:一卷。《三辅黄图》,见《书志》篇《汉三辅典》注。《建康宫殿》,无考。又按:都邑簿,志规制也,更与郡书、地理有辨。

洞冥拾遗东汉郭宪《洞冥序》:武帝明俊特异之主,东方朔滑稽浮诞以匡谏,洞心于道教,使冥迹之奥,昭然显著。今籍旧史不载者,撰《洞冥记》四卷。子横,宪字也。梁萧绮《拾遗记序》:《拾遗记》者,晋陇西王嘉字子年撰。皆残缺。文起羲、炎,事讫西晋,辞趣过诞,推理陈迹,盖绝世而宠博矣。

刘撰有《敦煌实录》十卷,《凉书》十卷。其人详《论赞》、《正史》、《黠烦》三篇。

朱赣阚朱赣,按《隋志》地理书,陆澄合《山海经》已来一百六十家,并多零失,见存四十二家。又任《地记》增多陆本八十四家,亦多零失,见存唯十二家。今考其所列见存书,皆无朱赣撰九州书名,岂在零夫中耶?前辛氏《三秦》当亦然。《北史》:阚,敦煌人,字玄阴。乐安王丕引为从事中郎。撰《十三州志》。《隋志》:《十三州志》十卷。


●辨职第三十五

夫设官分职,绩课能,欲使上无虚授,下无虚受,其难矣哉!昔汉文帝幸诸将营,而目周亚夫为真将军。嗟乎!必于史职求真,斯乃特为难遇者矣。

史之为务,厥途有三焉。何则?彰善贬恶,不避强御,若晋之董狐,齐之南史,此其上也。编次勒成,郁为不朽,若鲁之丘明,汉之子长,此其次也。高才博学,名重一时,若周之史佚,楚之倚相,此其下也。苟三者并阙,复何为者哉?

昔鲁叟之修《春秋》也,不藉三桓之势;汉臣之著《史记》也,无假七贵之权。而近古每有撰述,必以大臣居首。案《晋起居注》载康帝诏,盛称著述任重,理藉亲贤,遂以武陵王领秘书监。寻武陵才非河献,识异淮南,而辄以彼藩翰,董斯邦籍,求诸称职,无闻焉尔。既而齐撰礼书,和士开总知;唐修《本草》,徐世监统。夫使辟阳、长信,指挥马、郑之前,周勃、张飞,弹压桐、雷之右,斯亦怪矣。

大抵监史为难,斯乃尤之尤者。若使直若南史,才若马迁,精勤不懈若扬子云,谙识故事若应仲远,兼斯具美,督彼群才,使夫载言记事,藉为模楷,搦管操觚,归其仪的,斯则可矣。但今之从政则不然,凡居斯职者,必恩幸贵臣,凡庸贱品,饱食安步,坐啸画诺,若斯而已矣。夫人既不知善之为善,则亦不知恶之为恶。故凡所引进,皆非其才,或以势利见升,或以干祈取擢。遂使当官效用,江左以不乐为谣,拜职辨名,洛中以不闲为说。言之可为大噱,可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