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史册,自古攸难;事列《春秋》,哲人所重。笔削之士,其慎之哉!

元凯《左》文十八: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苍舒、聩、大临、降、庭坚、仲容、叔达,天下之民谓之八恺。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天下之人谓之八元。此十六族也,世济其美。舜臣尧,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

寒浞《左》襄四:昔有夏之方衰也。后羿因夏民以代夏政,而淫于原兽,弃武罗、伯因、熊髡、龙围而用寒浞。寒浞,伯明氏之谗子弟也,行媚于内而施赂于外,树之诈慝,以取其国家。

飞廉恶来《秦本纪》:伯翳之裔中在西戎,保西垂,生蜚廉。蜚廉生恶来。恶来有力,蜚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纣。

散宜闳夭按:散、闳二人,明列《尚书君》篇,《史通》乃与元凯等同以阙载为疑,疏矣。

由余《秦本纪》:由余,其先晋人也,亡入戎。戎闻缪公贤,故使由余观秦。秦缪公示以宫室、积聚,由余曰:"使鬼为之,则劳神矣;使人为之,亦苦民矣。"缪公怪之,由余笑曰:"夫戎夷上含淳德,以遇其下;下怀忠信,以事其上。不知所以治此,此真圣人之治也。于是缪公惧,以女乐遗戎王,间由余,由余降秦。

百里奚《史记秦本纪》云:晋献公灭虞、虢,虞虞君与其大夫百里奚,以为秦穆公夫人媵于秦。按:《左传》之言媵秦穆姬者为井伯,无百里奚之名。惟僖十三,晋人来乞籴,有"秦伯问百里与之"一语,亦无奚名。

蠡种《外传越语》:越王句践即位三年,兴师伐吴,不胜,栖于会稽。王使大夫种行成于吴,曰:"蠡为我守于国。"范蠡对曰:"四封之内,百姓之事,蠡不如种;四封之外,敌国之制,立断之事,种不如蠡。"四年,伐吴。居军三年,遂灭吴。

曹沫按:《刺客传》:曹沫,鲁人,于鲁庄、齐桓之时,有战败会柯劫盟之事。而《公羊》书盟柯,手剑,曹子无名。《左》、《谷》则名曹刿,又皆无劫桓事。故曰《三传》不书曹沫。

公仪休孙《孟子疏》:案《史记》云:公仪休,鲁博士,以高第为鲁相。奉法循理,无所变更。百官自正,使食禄者不得与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按:事又见董子《贤良策对》。

宁戚《管子小称》篇:桓公、管仲、鲍叔牙、宁戚四人饮,鲍叔奉杯而起曰:使公毋忘如莒时也,管子毋忘束缚在鲁也,宁戚毋忘饭牛车下也。按《吕览》、《淮南》并云:击牛角疾歌。《注》曰:"歌《硕鼠》也。"而《吕》作"宁戚",《淮南》作"宁越"。至应劭述歌,又别歌曰:"南山矸,白石烂,生不遭尧与舜禅。短布单衣适至,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三书互异,识以备考。

田穰苴《史记》本传: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齐景公时,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捍燕、晋之师。

薄昭附见《外戚薄姬传》:高后崩,迎立代王为皇帝,封太后弟昭为轵侯。又见《淮南王传》:淮南厉王恣,不用汉法。时帝舅薄昭为将军,尊重,上令昭予厉王书,谏数之。

杨仆《酷吏传》:仆以千夫为吏。南越反,拜楼船将军,有功,封将梁侯。按:仆非附传,不得云见遗。

颜驷《文选》张衡《思玄赋》云:"尉眉而郎潜兮,逮三叶而进武。"《注》:《汉武故事》:孝武过郎署,见一郎鬓眉皓白,问:"何其老也?"对曰:"臣颜驷。文帝好文,臣好武;景帝好老,臣尚少;陛下好少,臣已老。是以三叶不遇。"上擢为都尉。

史岑参《雕龙》、《选注》。《雕龙》云:"武仲之美显宗,史岑之述熹后。"《选注》:汉有两史岑。一在王莽末,字子孝。《东观汉记》东平王苍上《光武中兴颂》,明帝问"可与谁等",校书郎对"前世史岑之比"者是也。其一颂和熹邓后者,字孝山,在莽后百有余年。书典散亡,莫详爵里。《集林》诸家以孝山之文载于子孝之集,范晔遂谓:王莽末,沛国史岑,字孝山,以文显。误也。按:《撰注》见《出师颂》。《史通》所列,则莽末字子孝者是。

元则《魏志》附见《曹爽传》。裴《注》:《魏略》曰:桓范字元则。曹爽辅政,以范乡里老宿,特敬之。及宣王起兵、范南见爽,劝爽兄弟以天子诣许昌,征四方以自辅,"乡别营在阙南,呼召如意,所忧在谷食,而大司农印章在我身。"爽不从。及宣王收范,持之甚急。范谓部官曰:"徐之,我亦义士耳!"遂送廷尉。《魏氏春秋》曰:范哭谓爽曰:"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犊耳!何图今日坐汝族灭?"

仲景遍检《三国》裴《注》,绝无其人。刘意岂谓张仲景耶?皇甫谧《释劝》:华陀存精于独识,仲景垂妙定方。盖仲景医圣,与陀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