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僚事。《鬼谷子》有《飞箝》篇。箝、钳通。

折槛《汉书》本传:朱云字游。成帝时,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上大怒。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左将军辛庆忌免冠叩头争,上意解。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

埋轮《后汉张皓传》:子纲,字文纪,为御史。汉安元年,选遣八命徇行风俗。余人受命之部,纲独埋其车轮于洛阳都亭,曰:"豺狼当路,安问狐狸!"遂奏大将军梁冀、河南尹不疑。书御,京师震悚。

秦宓酬吴客《蜀志》本传:秦宓字子敕。拜左中郎将、长水校尉。吴遣使张温来聘,往饯焉。温问曰:"君学乎?"宓曰:"五尺童子皆学,何必小人。"温复问曰:"天有头乎?"宓曰:"有之,在西。"《诗》曰:'乃眷西顾。'温曰:"天有耳乎?"宓曰:"天处高而听卑,《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温曰:"天有足乎?"宓曰:"有。《诗》曰:'天步艰难,之子不犹。'"温曰:"天有姓乎?"宓曰:"有。姓刘。"温曰:"何以知之?"答曰:"天子姓刘。"温曰:"日出于东乎?"宓曰:"虽生于东,而没于西。"答问如响,应声而出,于是温大敬服。

王融答虏使《南齐》本传:王融字元长。上使兼主客,接虏使房景高、宋弁。弁见融年少,问王:"主客年几?"融曰:"五十之年,久逾其半。"后日,上以虏献马不称,使融问曰:"秦西冀北,实多骏骥。所献良马,乃驽骀不若。将旦旦信誓,有时而爽;驷驷之牧,遂不能嗣。宋弁曰:"当是不习土地。"融曰:"周穆马迹,过于天下。若骐骝之性,因地而迁,则造父之策,有时而踬。"弁不能答。

鹑贲《左传》僖五:童谣曰:"丙之晨,龙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旗。鹑之贲贲,天策。火中成军,虢公其奔。"

鹆《左》昭二十五:文、武之世,童谣有之曰:"之鹆之,公出辱之。鹆之羽,公在外野,往馈之马。鹆,公在乾侯,微褰与襦。鹆之巢,远哉遥遥,稠父丧劳,宋父以骄。鹆鹆,往歌来哭。"

山木《左》隐十一:周谚有之曰:"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

辅车《左》僖五:谚所谓辅车相依,辱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皤腹《左》宣二:其目,皤其腹,弃甲而复。于思于思,弃甲复来。

原田《左》僖二十八:听舆人之诵曰:"原田每每,舍其旧而新是谋。"

混沌《庄子天地》篇:子贡南游于楚,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凿畦,凿隧而入井,抱而出灌,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曰:有械于此,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其名为。为圃者作色而笑曰:"吾闻之,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吾羞而不为也。子贡反于鲁,以告孔子。"孔子曰:"彼假修浑沌氏之术者也。识其一不知其二,治其内不治其外。"按:浑、混通。

裴讥孙盛《魏武纪注》:孙盛《魏氏春秋》云:"答诸将曰:'刘备人杰也,将生忧寡人。'臣松之以为制书,多用《左氏》以易旧文,后之学者将何取信哉?且魏武方以天下励志,而用夫差分死之言,尤非其类。

中国《谈苑》:雍熙中校《九经》,杜镐述贞观敕云:经籍讹舛,由五胡之乱,学士多南迁,中国经术浸微。按:唐初语称中原为中国,此一证也。然其称起汉、魏间。《世说识鉴》:裴潜谓刘备,使居中国,能乱人。又《容止注》:明帝得吴降人,问江东闻中国名士为谁。皆是也。

杨由听雀《后汉方术传》:杨由,成都人,为郡文学掾。时有大雀集于库楼上,太守廉范以问由。由对曰:"此占郡内当有小兵。"按:郭《评》云:杨由占雀,非听雀也。听雀是益部杨宜事。愚以为太泥。凡禽占之术,未有不以鸣声为占者。范史书"集",不书"鸣",省文耳。"听"字无害。

介葛闻牛《左》僖二十九:介葛卢来朝,闻牛鸣,曰:"是生三牺,皆用之矣。其音云。"问之而信。

张太素《唐书张公瑾传》:子太素,龙朔中,东台舍人,兼修国史,著书百余篇。《通志略》:太素著《北齐书》二十卷、《隋书》三十二卷、《隋后略》十卷、《敦煌张氏家传》二十卷。又见《史官建置》篇。

郎余令《唐儒学传》:郎余令授霍王元轨府参军事,从父知年亦为王友。元轨每曰:郎家二贤皆入府,不意培而松柏为林。余令以梁元帝有《孝德传》,更撰《后传》数十篇。改著作佐郎。

单固杨康《魏志王凌傅注》:《魏略》曰:山阳单固字恭夏,有器实。州刺史令狐愚辟为别驾,与从事杨康并为腹心。后愚与王凌通谋,康、固皆知其计。康至洛阳,露其事。太傅东取凌。固见太傅,问曰:"卿知其事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