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木,至于鳞介修短,柯条巨细,盖在择之而已。苟为鱼人、匠者,何虑山海之贫罄哉?

尔雅释物按:《尔雅》无释物篇,即谓《释草》、《释木》、《释虫》、《鱼》、《鸟》、《兽》等篇也。

缀孙卿探孟轲此四句《宋书》志序之文。

刘向洪范王《训故》:《汉书》云:刘向集上古以来,历春秋、六国至秦、汉符瑞、灾异之记,推迹行事,著其占验,比类相从,各有条目。凡十一篇,号曰《洪范五行传论》。

七略汉《艺文志》:成帝时,刘向校诸书,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奏之。向卒,子歆卒父业。于是总而奏其《七略》,故有《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略》、《术数略》、《方技略》。

许负相经旧注:孔衍《汉春秋》:许负,温县妇人。裴松之云,今东人呼母为负,衍以许负为妇人,如有据。《艺文类聚》方术部:陶弘景、刘孝标俱有许负《相经序》。

扬雄方言《读书志》:《方言》十三卷。雄赍油素问上计孝廉异语,悉集之,题其首曰《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

齐颂魏都《北齐文宣纪》:天保九年,营三台于邺下。因其旧基而高博之。大起宫室。改铜爵曰金凤,金兽曰圣应,冰井曰崇光。帝登三台,朝宴韦臣,并命赋诗。

代写吴京《后魏孝文纪》:太和十七年,幸洛阳,定迁都之计,诏司空经始洛邑。《南史崔祖思传》:齐武帝时,魏使蒋少游至,祖思从弟元祖曰:"少游有班、之巧,今来必令模写宫掖。"少游果图画而归。

王会《逸周书序》:周室既宁,八方会同,各以职来献。欲垂法厥后,作《王会》。

邛竹酱宛马巨雀并见《史记》《大宛》及《汉书》《西域》二传。

郯子《左传》昭十七: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氏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我高祖少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云云。仲尼闻之,见于郯子而学之。

籍谈"左传"昭十五:晋荀跞如周,籍谈为介。王曰:"诸侯皆有以镇抚王室,晋独无有,何也?"籍谈对曰:晋居深山,戎狄之与邻,而远于王室。拜戎不暇,其何以献器?王曰:叔氏,而忘诸乎?唐叔,成王之母弟也,其反无分乎?且昔而高祖孙伯司晋之典籍,故曰籍氏。及辛有之二子董之,晋于是乎有董史。女,司典之后也,何故忘之!籍谈不能对。宾出,王曰:"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

世本《后汉班彪传》:唐、虞、三代,世有史官,以司典籍。有记录黄帝以来至春秋时帝王公侯卿大夫,号曰《世本》,一十五篇。

三闾王逸《离骚注》:屈原与楚同姓,仁于怀王,为三闾大夫。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屈原序其谱属,以厉国士。

符瑞释老沈约《宋书》:志四十卷,其《五行志》之前者有《符瑞志》三卷。魏收《魏书》:志三十卷,其末曰《释老志》。

汉三辅典按:隋、唐二志俱无"三辅典"之名,疑即谓《三辅黄图》也。汉人撰,亡撰人名。其书所载,皆都城、宫苑、辟、明堂、宗庙、郊社、库厩、桥陵之属,与所引正合。

隋东都记隋、唐二志皆不载。《通志略》载有《东都记》三十卷,邓世隆撰,未审即是否?

宋南徐州记《唐志》地理类:山谦之《南徐州记》二卷。

晋宫阙名按:此指东晋者,隋、唐二志亦不载。

洛阳伽蓝记《读书志》:《记》三卷,元魏羊衍之撰。魏迁都洛阳,一时王公大人多造佛寺,或舍其私第为之,故僧舍多为天下最。衍之载其本末及事迹甚备。《书录解题》:以尔朱之乱,域廓丘墟,追述斯记。

邺都故事无考。黄《补注》:《唐志》有马温《邺都故事》二卷。按:注云:"肃、代时人。"其书后出,非刘所云。

三辅决录《后汉赵歧传》:岐字卿,初名嘉,字台卿。拜太常,著《三辅决录》。《自序》云:三辅,本雍州地。世世徙公卿吏二千石及高赀者以陪诸陵,五方杂会,非一国之风。其士贵于名行,其俗失则趋势进权。余尝梦黄发之士姓玄名明,字子贞,与余寤言,善恶之间无所依违,命操笔者书之。从建武至于斯,玉石朱紫由此定矣,故谓之《决录》矣。

挚虞族姓《晋书挚虞传》:虞字仲洽,太子舍人。以汉末丧乱,谱传多亡失,虽其子孙不能言其先祖,撰《族姓昭穆》十卷,上疏进之,以为足以备物致用,广多闻之益。

两王谱《隋志》谱系类:《百家集谱》十卷,王俭撰。《百家谱》三十卷,《百家谱集钞》十五卷,并王僧孺撰。

方司选格《唐志》谱牒类:《后魏方司格》一卷。又《柳冲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