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周子
  第三章 邵子 附司马温公
  第四章 张子
  第五章 明道程子
  第六章 伊川程子
  附论二程表章《大学》、《中庸》
  第七章 王荆公 附苏东坡 苏颍滨
  第八章 朱子 李延平附见
  第九章 张南轩 胡五峰附见
  第十章 吕东莱 附陈龙川
  第十一章 薛艮斋 附陈止斋
  第十二章 陆象山
  附论朱陆异同
  第十三章 叶水心 附唐说斋
  第十四章 蔡西山 蔡九峰 附蔡节斋
  第十五章 杨慈湖
  第十六章 真西山 魏鹤山
  第十七章 元明诸儒之继起
  第十八章 吴草庐 郑师山
  第十九章 刘伯温
  第二十章 方正学 附宋潜溪
  第二十一章 曹月川 薛敬轩
  第二十二章 吴康斋 胡敬斋
  第二十三章 陈白沙
  第二十四章 王阳明
  第二十五章 罗整庵
  第二十六章 湛甘泉
  第二十七章 王龙溪 王心斋 附钱绪山
  第二十八章 胡庐山 附罗念庵
  第二十九章 吕心吾
  第三十章 顾泾阳 高景逸
  第三十一章 刘蕺山 黄石斋
第四编 近世哲学史
  第一章 清儒之标榜汉学
  第二章 孙夏峰 附汤潜庵
  第三章 陆桴亭 附陆稼书
  第四章 黄梨洲
  第五章 顾亭林 张蒿庵附见
  第六章 张杨园
  第七章 李二曲
  第八章 王船山
  第九章 唐铸万 附胡石庄
  第十章 颜习斋 李恕谷
  第十一章 戴东原
  第十二章 彭允初 汪大绅 罗台山
  第十三章 洪北江
  第十四章 龚定庵
  第十五章 曾文正公

第一编 上古哲学史
第一章 上古之思想
  中国哲学,至周代始有统系可言。然其渊源所自,则甚遥远。如孔子赞《易》,《易》固肇端于伏羲之八卦也;子思传《中庸》,执中之说,固尧之所以命舜也。今杂录上古以来先民传说见于载籍者,撮为此章。其不曰哲学而曰思想者,书阙有间,无可参验,过而予之,以诬古人,所不敢也。
一 本天
  载籍之旧,无过《尚书》。《今文尚书》始《尧典》,继之以《皋陶谟》。或谓《典》、《谟》出夏时追述。顾其说则可据矣。舜之命九官十二牧也,曰:“钦哉,惟时亮天工。”(《尧典》)皋陶之陈谟也,曰:“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天叙有典,敕我五典五惇哉。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又曰:“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并《皋陶谟》)工曰天工,而典礼命讨,一推其源于天。此后世法天、畏天诸说之由来也。于是箕子陈《洪范》,则曰:“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周公作《无逸》,则曰:“昔在殷王中宗,严恭寅畏天命。”(旧以“天命”连下“自度”句绝,误。)其在于《诗》,《皇矣》之篇曰:“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所以称文王也。《烝民》之篇曰:“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并《大雅》)所以美仲山甫也。盖自唐虞逮于三代,《诗》、《书》之所称说,若斯之类,不可胜引。窃原其故,则古初以来,尝穷人物之本。以为非地不能养,非天不能生。人者托体于天,则当以天为父。是以古之王者自称天子。而郊祀上帝,著之《礼经》,谓之报本之祭。观其制名,知有深义,非同偶然者矣。
二 尽人
  惟以人为本乎天,故视人亦与天等。尽人之性,则可以参天地而育万物。古称天皇、地皇、人皇,说虽荒渺,而天地人三统之所以立,不可诬也。皋陶称天叙天秩,即曰:“天工人其代之。”武王称天降下民,即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见《孟子》,今伪《古文尚书·泰誓》与此稍异。)人可代天助天,则岂不重乎。且《礼记·祭法》,载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夏后氏亦禘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殷人禘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孝经》亦曰:“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于明堂以配上帝。”夫郊禘之祭由来尚矣,而以祖考配之,是人鬼不必降于天神也。不独是也,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亦见《礼记·祭法》)是故祀弃以为稷,祀后土(共工氏之子)以为社,祀黎(颛顼氏之子)以为祝融,祀昧(少昊氏之子)以为玄冥。其为天神,即皆人鬼。吾观祭祀之事,知古之不欲以天而蔑人也明矣。而或乃以吾国人之事天,与他民族迷信神权者相提并论,其得为通于国故者乎?
三 首孝
  《孝经》作于孔子。然其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则孝之由来远矣。近人章太炎著《孝经本夏法说》,以为《释文》引郑氏说“禹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