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申,翰林学士承旨蔡京为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
  十一月癸亥,蔡京知江宁府。庚午,诏蔡京落端明殿学士、提举杭州洞霄宫。
  十一月戊戌,蔡京复龙图阁直学士、知定州。
  建中靖国元年十一月壬午,上决意用京(见《信任曾布》)。
  崇宁元年二月辛丑,蔡京为端明殿学士、知大名府。
  三月甲戌,蔡京为翰林学士承旨、兼修国史。
  四月乙未,蔡京入对。
  五月庚辰[6],翰林学士承旨蔡京为尚书左丞。
  七月戊子,中大夫、尚书左丞蔡京为通议大夫、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制词略曰:『慨念熙宁之盛际,辟开指拨之宏基。弛役休农,尊经造士。明亲疏之制,定郊庙之仪,修羲和之利,联比闾之政。国马蕃乎汧渭,洛舟尾乎江淮。周卿属□以阜民,禹迹播河而入海。经纶有序,威德无边,而曲士陋儒,罔知本末,强宗巨党,相与变更。凡情狃于寻常,美意从而蛊坏,赖遗俗故家之未远,有孝思公议之尚存。慎厥终始[7],政在今日。』翰林学士张商英所草也。
  八月丁巳,右仆射蔡京提举讲议司(见本事)。
二年正月丁未,蔡京为右光禄大夫、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制词云:『适远戍之弗率,繄多算之图功。师不踰时,虑无遗策。』盖以荆湖辟土功也。
  七月辛巳,蔡京为左银青光禄大夫。
  三年五月己卯,蔡京为守司空、行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进封嘉国公,以为定鄯、廓推赏也。寻诏去『守』字,改『行』作『兼』字。
  六月壬戌,蔡京奉诏书元祐奸党姓名。
  十二月乙丑,嘉国公蔡京进封卫国公。
五年二月丙子,赵挺之为特进、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蔡京为司空、开府仪同三司、安远军节度使、中太一宫使,进封魏国公。
挺之行状云:『公既屡陈京纷更法度之非,言其奸恶不一,雅不欲与京同政府,引疾乞去。累上章至八九,诏弗许。崇宁四年三月,拜右银青光禄大夫、守尚书右仆射兼申书侍郎。』公奏:『臣备位东台,以疾不任职,力求罢免。安可辄尸宰事?』□力辞[8]。居数月,恳请补外,除观文殿大学士、金紫光禄大夫、中太一宫使。京既□恶公留京师[9],伺察己所为,公亦惧京中伤,明年春,数乞归青州私第。诏从之。既办舟装,将入辞矣,会彗见西方,其长数丈竟天,尾犯参之左足。上震恐,责己、避殿、彻膳。既深照京之奸罔,由是旬日之间,凡京之所为者一切罢之,毁朝堂元祐党籍碑、大晟府、明堂诸置局、议科举、茶盐钱钞等法,诏礼部、戶部议改,遣中使赍御笔手诏赐公曰:『可于某日来上。』公既对,上曰:『蔡京所为,皆如卿言。』公因奏:『蔡京援引私党,布列朝廷,又建四辅,非国家之利。祖宗以来,屯重兵于京师,沿汴河雍邱、襄邑、陈留三县,沿蔡河咸平、尉氏两县,皆列营屯,取其漕运之便。至神宗,即其所分隶诸将而教习之,士卒皆精锐。若有所用虎符,朝出而夕至矣。今创置四辅,不惟有营垒修建之劳,且不通水运,将何以给其粮饷?』上曰:『行且罢矣。』又奏:『今诸营之兵等尺高者,所请衣粮依久例。又番屯戍西边,使冒锋镝战斗死亡者,不可胜数。今京立法,召募四辅新军,减等尺,增例物,添月给钱粮,且免出戍。小人之情,惟利是从,若见新军如此,则陛下所养旧兵,皆不为朝廷用矣!』又言:『神考建立都省,规模宏壮,一旦京因妄人宋安国献言,以为不利宰相而毁之,深可痛惜。』上皆以为是,且曰:『天久旱,令京且求去而雨,可喜。』既罢京免相,遂拜公特进、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
大观元年正月甲午,安远军节度使、司空、开府仪同三司、中太一宫使、魏国公蔡京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京复入相,必考求其故,明著于此。《实录》当具载制词,乃失不载。诏旨有制词。
  三月己丑,幸金明池,赐宰相蔡京等宴。
  十月庚申,和赐蔡京《君臣庆会阁落成》诗。
  十二月庚寅,司空、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蔡京为太尉。
  二年正月己未,太尉、左仆射兼门下侍郎、魏国公蔡京为太师。
六月甲午,赐蔡京玉带金鱼。
《累历》五月十五日事。朱胜非云:唐裴晋公平淮西,宪宗赐以玉带。公进表云:『御府之珍,先朝所赐。既不合将归地下,又不敢留在人间。』先朝熙宁中,取熙、河、兰、湟、会、洮、岷数郡,神宗用唐故事,以玉带赐王安石,只系三日,附表云:『赐更后于解衣,报敢忘于结草?』大观中,蔡京赐玉带,遂为常服。其后童贯、宗正仲忽、宣元后父郑绅皆赐。既得燕地,王黼亦赐,并为常服矣。
  三年六月丁丑,太师、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魏国公蔡京为太师、中太一宫使,请给恩并依现任宰相例。制略曰:『明哲保身,虽弗居于宠利;忠嘉告后,当无废于燕闲。尚懋远图,以膺多福。』辛巳,太学生陈朝老上书曰:『蔡京奸雄悍戾,诡诈不情,徒以高才大器自处,务以镇压天下,以为自古人臣,惟一切因循苟简以为治,无敢横身为国、建议立制者。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