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枢密院以军国事目当关吕公著者,定为令。初以太师文彦博平章军国重事,及公著平章事,去『重』字,前所未有也。
此据《公著家传》修入。按:吕大防奏稿元作『军国重事』,却抹去『重』、『事』,不知何故。其后亦因此致人言,当考。
  丙辰,诏以元丰北库为司空吕公著廨宇。朝奉郎、考功员外郎欧阳棐为集贤校理。
  七月丙午,卫尉少卿、直龙图阁文及甫为光禄少卿。己酉,故大理寺丞王安国特追授宣德郎,仍复秘阁校理。丙辰,右中散大夫、直秘阁、诸王府翊善王汾为秘书少监,朝奉郎、集贤校理杜常为左司郎中,国子司业盛侨为扬王府侍讲。朝请大夫、直集贤院、诸
  王府侍讲郑穆为扬王府翊善。丙寅,承议郎翟思为殿中侍御史,从翰林学士苏轼、许将、给事中顾临、赵君锡、中书舍人曾肇、刘攽、彭汝砺所举也。
  八月戊寅,朝奉郎、集贤校理、权判登闻鼓院欧阳棐为职方员外郎,以刘安世等言也。丁酉,承议郎、直集贤院、知齐州王岩叟为起居舍人。
九月戊申,朝奉郎、监察御史杨康国权发遣开封府推官。诏无得受文彦博告老章奏。乙卯,给事中顾临为刑部侍郎。已未,户部尚书李常为御史中丞,御史中丞孙觉为龙图阁直学士、提举醴泉观兼侍讲。觉引疾求罢,故有是命。
刘安世言:『去年五月中,台臣劾胡宗愈,未蒙施行,孙觉、杨康国相继解职而去。』当考。安世言在四年三月初七日。
  辛酉,知定州、枢密直学士韩宗彦为户部尚书,朝奉大夫、直龙图阁、太府卿叶均为秘书监。癸亥,承议郎、校书郎孔武仲充集贤校理。辛未,诏文彦博章奏,非陈乞,许受进。
  十月丙子,御史中丞李常充龙图阁直学士,刑部侍郎顾临充天章阁待制。庚寅,朝请大夫、陕西路转运副使孙路为考功郎中。戊戌,秘书少监王汾为太常少卿,王钦臣为秘书少监,前太仆少卿、直龙图阁高遵惠复为太仆少卿。
  十二月辛卯,朝议大夫、试中书舍人刘攽为中大夫、守中书舍人。
  闰十二月,端明殿学士、银青光禄大夫致仕范镇卒。乙未,诏故端明殿学士范镇本家不曾陈乞生前致仕恩例遗表外,特与恩泽一名。诏太师文彦博男保雍丁母忧,每遇入,许令孙男扶掖。
  四年二月甲辰,司空、同平章军国事吕公著卒,辍视朝三日,乘舆临奠,成服苑中。敕有司治葬。赠太师、申国公,谥正献。公著识虑深敏,量宏而学粹,苟便于国,不以利害动其心。与人至诚,不事表暴,其好士乐善出于天性。士大夫有以人物为意者,必问其所知,与其所闻相参竅,以待上求。神宗尝谓执政曰:『吕公著之于人材,其言不欺,如权衡之称物。』上前议政事,尽诚去饰。博取众人之善以为善。至其所当守,毅然不可回夺也。己酉,朝奉大夫、集贤殿修撰、知潞州梁焘为左谏议大夫[3]。癸丑,左中散大夫、太常少卿、直秘阁王汾为直龙图阁、知明州,朝散大夫、卫尉少卿王子韶为太常少卿。
三月己卯,尚书右丞胡宗愈为资政殿学士、知陈州。
刘安世《言行录》云:安世申三省凡二十次,论胡宗愈,乞请章疏付外,翌旦,三省奏事罢,执政皆退,帘中有诏云:『右丞且住,刘某有章疏言右丞,知否?』宗愈对:『不知言臣何事?』宣仁曰:『章疏更不降出,右丞宜自为去就。』遂罢政。此事当考。
  丁亥,翰林学士苏轼为龙图阁学士、知杭州,从轼请也。己丑,承议郎、著作佐郎范祖禹为中书舍人,仍赐金紫。乙未,朝请郎、礼部员外郎吴安诗为右司谏,朝散郎、权发
  遣江南东路提点刑狱贾易为礼部员外郎。
  五月辛未,著作佐郎范祖禹为右谏议大夫,依前兼侍讲,充实录院修撰,赐三品服。癸酉,龙图阁直学士、御史中丞李常为兵部尚书,龙图阁待制、吏部侍郎傅尧俞为御史中丞。朝奉大夫、侍御史盛陶为太常少卿,朝散大夫、太常少卿朱光庭为侍御史,中书舍人曾肇为给事中。乙亥,朝议大夫、起居郎、充秘阁校理郑雍为中书舍人,朝散郎、充崇政殿说书颜复为起居舍人,寻复为起居郎。丁亥,龙图阁直学士李常罢新除兵部尚书,出知邓州,坐不言蔡确也。中书舍人彭汝砺依前朝奉郎、知徐州,坐营救蔡确也。中书舍人曾肇为宝文阁待制、知颍州,辞给事中请补外也。朝散郎、集贤校理、权发遣颍州韩川力太常少卿。辛卯,朝散大夫、卫尉卿王子韶权知沧州,朝奉郎、金部员外郎孙升为殿中侍御史。丁酉,吏部尚书苏颂为翰林学士承旨,翰林学士许将兼吏部尚书,朝奉郎、新除礼部员外郎贾易为殿中侍御史。
  七月甲戌,右谏议大夫范祖禹为中书舍人兼侍讲。丙子,天章阁待制、枢密都承旨刘奉世为户部侍郎,光禄卿、直龙图阁范育为枢密都承旨。辛巳,右司郎中林旦为为秘书少监,吏部郎中晁端彦为左司郎中,承议郎、直秘阁、提点秦凤路刑狱张舜民为考功员外郎,中散大夫、集贤校理、蔡河拨运王哲为直秘阁、提举崇福宫。庚寅,权吏部侍郎王岩叟为天章阁待制、枢密都承旨。甲午,实录院检讨官、朝奉郎、行著作郎黄庭坚为集贤校理。
  八月壬寅,权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