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为搜罗,并向世家旧族咨询,设法购求,以期仰副圣主右文至意。兹复据各属陆续缴送前来,除琐碎无当者毋庸渎陈外,所有续购书集,臣等谨缮清单,合词恭折具奏。
  所有已经奏报各种书集,现在分别缮写装印,陆续进呈。合并陈明,伏乞皇上圣鉴。谨奏。
  朱批:知道了。
(宫中朱批奏折)

六一 河南巡抚何煟奏续获遗书情形并进呈书目折
  乾隆三十八年四月十五日
  河南巡抚臣何煟跪奏,为钦奉上谕事。
  窃臣钦奉上谕,购访遗书,业将送到书目并先后督办情形,奏蒙圣鉴。兹复恭奉谕旨,谆切训诫,示以无所忌讳,宽以半载限期,诚为千古未有之旷典。臣当即敬谨刊布,谅无不家喻户晓,踊跃从事。
  惟查豫省藏书虽不及东南之富,而如归德、洛阳、怀庆、南阳、汝宁诸旧家,收藏当亦不少。又他省名人著述,或因仕宦,或因师友,辗转流传中州者,亦未必尽无。特恐地方官借口政务殷繁,不能亲身访求,非虚张文告,即假手胥役,藏书之家,因而惧累故匿,仍不免苟且塞责。臣再四熟筹,必须专员采访,而敎职一官,校书掌故,乃其素习,与文墨之士,最为亲近,与本地之人,多有熟识,访办自属较易。随与藩司面商,择其为人诚实细致并文理淹洽之敎谕训导,委令分路购访,敬宣圣谕,剀切开导,将唐宋以来名人著述,不拘何地何时何人,广为购觅,毋许丝毫扰累。现据访获遗书三十五部。其内有祇存板片者,已饬令赶紧刷印。未刻钞本,照样录出副本,给还本家,将原书存备恭进。谨将现在送到各书,先行摘开目录并著述姓氏,另缮清单,恭呈御览。仍饬该委员等及地方官实力访求,遵旨陆续奏报,不敢稍有踈懈,务期兼收博采,迅速赶办,俾遗编旧帙,尽登册府,不致湮没弗彰,以仰副我皇上征求文献、嘉惠万世之至意。
  所有臣遵奉上谕,委员购访续获遗书缘由,谨先缮折恭奏,伏祈皇上圣鉴。谨奏。
朱批:知道了。
(宫中朱批奏折)

六二 两淮盐政李质颖奏进呈高晋等送到原书暨密访马裕家再无秘藏折
  乾隆三十八年四月十九日
  奴才李质颖谨奏,为钦奉上谕事。
  乾隆三十八年四月初七日,接奉军机处传谕内开,大学士刘统勋字寄大学士管两江总督高晋、江苏巡抚萨载,并传谕两淮盐政李质颖,乾隆三十八年闰三月二十八日奉上谕:前以办理四库全书,闻扬州商人马姓家内藏书颇富,曾传谕李质颖,令其就近妥协访问借抄。昨据高晋等奏到续采书单,折内称已将商人马裕家内书籍开列目录,拣出一百三十三种,以六十八种发苏州书局校勘,其六十五种在扬州就近检查解省。又拣出六十二种,开单一并借出。嗣据李质颖札会奉旨饬查,已将续取之书停其解送等语。送到书目,已交四库全书总裁等详细核定后行知取进。至马裕家查借书籍,前已谕令李质颖办理,莫若令该盐政就近借抄,于事更为便捷。其中或有不用者,即可随时检还,亦不致于散佚。所有高晋等原发苏州书局之六十八种及交扬州府检阅之六十五种,并着归还李质颖处,一并汇办。俟书目核定行知到日,卽将需用之书上紧抄进,仍将原本给还。其不用者,即可先为检发。至昨阅单内所开各书,亦多系近代人诗文等集,其于古书善本,尚不概见。马裕家夙称善于收藏,何所存仅止于此?或原办时尚系地方官往彼询访,其家未免心存畏惧,又惮将善本远借,故所开尚尔不精不备,亦未可知。并着李质颖善为询觅,如单外另有佳本,仍开目录续奏,以便检核借用,务期多多益善。将此谕令高晋等遵照办理,并谕李质颖知之。钦此。遵旨传谕到奴才。伏查本年闰三月初十日,奴才初次奉到上谕之后,即将马裕所呈书目,选取二百十一种,暨督臣高晋续选之六十二种,于闰三月二十日恭折奏进在案。嗣将该商书目覆加校阅,又拣出三百七十种,于四月初六日奏明呈送亦在案。
  兹准督臣高晋、抚臣萨载钦遵谕旨,将选去之书于四月十五、十六等日,前后送到。奴才愚昧之见,若待行知到后,方行解送,未免稍有稽延。当卽查明卷帙,将原书一百三十三种,专差呈送四库全书总裁处,听候查核。其不用者,奴才令坐京之人,候示领回,给还马裕,似与谕旨仍属相符。
  至马裕家藏书总目,共一千三百八十五种,奴才前奏业已声明,合计前后共送过七百七十六种,下剩六百九种,俱系通行共见之书,无可再加采选。奴才恐其或有善本另藏,未尝载入目内者,亦经详细密访。据各商总咸称:马裕为人小心谨饬,今所送之书目,乃其家因卷帙繁多,虞其遗失,逐一登明,以便查考,系伊家原有之藏书私账,所以纤悉不遗,俱开在内,江广达等闲时常到其家,曾见此书目。等语。奴才窃思初次奉到上谕之时,传谕该商,卽欣然将书目呈出,及至借抄之际,又再三禀请,恐稽时日,求将原书呈送。是其感激天恩,乐于从事,出自中心之所诚,然合之众商总之言,亦属确情,似无别有秘藏之事。
  奴才现在仍催饬江广达等悉心遍访,广为询觅,如有所得,再行呈送外,所有高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