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已遗失,容俟加紧寻觅。当卽饬令该府等辗转跟求,访知省城内尚有鲍士恭、吴玉墀、汪启淑、孙仰曾、汪汝琛五家,素号藏书,卽小山堂书籍,亦间有收买。随往各家访问,曲为开导。鲍士恭等俱能仰承德意,佥称:际此盛朝旷典,欢洽儒林,莫不踊跃争先,情愿呈献,以供石渠之选。此外,又访有宁波府慈溪县郑大节家,藏书颇富,亦已飞饬宁波府知府徐昆亲往访购。统俟各家书目取到之日,逐加检阅,凡有未经习见之书可备采择者,一面恭进书目,一面借抄。其或本家自愿将原书呈献,亦卽奏明,恭候谕旨。其湖州书船,则端委湖州府知府樊浚生留心物色,俾令四散搜觅,总期办理迅速,又无遗漏,仰副皇上念典旁求至意。至现在书局续收遗书一百八种内,卽有曝书亭者十四种,小山堂者六种,另缮书目,分别声明,恭呈御览。
  再,查《永乐大典》一书遗缺稿底,前经大学士刘统勋遵旨寄信到臣,遵经端委嘉兴府知府张绍元,带同平湖县亲至高士奇家,宣布皇上恩旨,令其子孙在于家内细细寻觅,实无存留。惟查高氏虽无此书,而辗转流传,自必散在人间,宁致湮没。臣现在饬属向书贾购访遗书,尤应将《永乐大典》一书加意物色。已饬湖州府遴选晓事教官,携带银两,向书贾四散购觅。如得原本,不惜重价收买,另行具奏。
  所有遵旨查办缘由,并续收遗书,理合恭折奏闻,伏祈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知道了。
(宫中朱批奏折)

五四 寄谕两江总督高晋等善为询觅马裕家古书善本
  乾隆三十八年闰三月二十八日
  大学士刘〈统勋〉字寄大学士仍管两江总督高〈晋〉、江苏巡抚萨〈载〉,并传谕两淮盐政李〈质颖〉,乾隆三十八年闰三月二十八日奉上谕:
  前以办理四库全书,闻扬州商人马姓家内藏书颇富,曾传谕李质颖,令其就近妥协访问借抄。昨据高晋等奏到续采书单折,内称:已将商人马裕家内书籍开列目录,拣出一百三十三种,以六十八种发苏州书局校勘,其六十五种在扬州就近检查解省,又拣出六十二种,开单一并借出。嗣据李质颖札会奉旨饬查,已将续取之书停其解送。等语。送到书目,已交四库全书总裁等详细核定后,行知取进。至马裕家查借书籍,前已谕令李质颖办理,莫若令该盐政就近借抄,于事更为便捷。其中或有不用者,卽可随时检还,亦不致于散佚。所有高晋等原发苏州书局之六十八种,及交扬州府检阅之六十五种,并着归还李质颖一处汇办。俟书目核定,行知到日,即将需用之书,上紧抄进,仍将原本给还。其不用者,即可先为检发。至昨阅单内所开各书,亦多系近代人诗文等集,其于古书善本,尚不概见。马裕家夙称善于收藏,何所存仅止于此?或原办时,尚系地方官往彼询访其家,未免心存畏惧,又惮将善本远借,故所开尚尔不精不备,亦未可知。并着李质颖善为询觅。如单外另有佳本,仍开目录续奏,以便检核借用,务期多多益善。将此谕令高晋等遵照办理,并传谕李质颖知之。钦此。遵旨寄信前来。
(军机处上谕档)

五五 大学士刘统勋等奏请令京师藏书之家及京官将藏书目录钞送折
  乾隆三十八年四月初三日
  乾隆三十八年四月初三日大学士刘统勋等奏:
  臣等遵旨纂办四库全书,现将《永乐大典》所载及内府旧藏书目详检办理,其外省采访遗书,自必日就裒辑,而京师旧家藏书及京官携其家藏书籍自随者,亦颇有善本,足资采录。应令将书目钞送,择其未经见之书暂为借存,给与照票,每积有四五十部,汇单奏闻一次。并于单内将某书系某朝某人者,今从某家借出之处声明一折。
  奉谕旨:甚好。知道了。
(录自《办理四库全书档案》)

五六 两淮盐政李质颖奏续呈马裕家藏及总商等访得书籍折
  乾隆三十八年四月初六日
  奴才李质颖谨奏,为钦奉上谕事。
  窃奴才前奉谕旨,访觅遗书,当卽钦遵圣训,于商人马裕家内暨江广达等购觅共得书二百九十一种,并马裕恳请将原书呈进不须抄缮等情,于闰三月二十日缮折恭奏在案。
  今奴才将马裕书目覆加拣择,又选出三百七十种,总商等亦访觅得二十四种,总共三百九十四种。谨专差呈送。窃思前人著作如林,奴才自揣愚蒙,见闻鄙陋,即今所觅各种,在奴才以为未尝经见,安知非册府之所久储,用是增惭,实深悚息。现仍悉心搜采,倘有所得,不拘多寡,恭折奏呈,以冀仰副圣主殷殷训饬之至意。
  谨将觅得书数,敬缮清单,恭呈御览,伏乞圣明睿鉴。谨奏。
  朱批:览。
(宫中朱批奏折)

五七 两江总督高晋奏呈续得遗书书目并饬属购觅《永乐大典》佚书折
  乾隆三十八年四月初八日
  太子太傅 内大臣 大学士 仍留两江总督统理河务革职留任臣高晋谨奏,为续又购得遗书,仰请圣鉴事。
  窃照钦奉上谕,实力购觅古今遗籍,经臣将遵旨办理缘由,并访得各书开列清单,恭折奏明在案。
  臣凛遵圣训,转饬各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