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字;圣祖《御批通鉴纲目》系作「衙」字。又查《康熙字典》,「牙」、「衙」二字两通,「邪」字条下并无与「牙」、「衙」相通之义。自系从前抄刊错误,应请交各等处将辑览内「邪」字改为「牙」字,【真按:应加书名号!】一体刊缮。谨将查出之《资治通鉴》、圣祖《御批通鉴纲目》二书黏签呈览。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一五○三 军机大臣奏将《御批通鉴辑览》承办各员查明核办片
乾隆五十九年七月初十日
查从前原办《御批通鉴辑览》各员,臣等检阅卷首开列衔名,现惟阿桂系办理原书之副总裁,彭元瑞、韦谦恒、赵翼系纂修官,【真按:赵翼也出现了!】孙士毅、方炜系校对官,毕沅、曹文植、【真按:疑当作埴!曹文埴.】纪昀、吴省钦@、陈兰森系总校官,其余各员有无事故,难以尽知。臣等现在拟写谕旨交部察议外,所有应议各员,仍令该部详悉查明,一并核办。谨奏。
@以上阿桂、彭元瑞、孙士毅、毕沅、纪昀、吴省钦人名处均有乾隆朱笔圈。【真按:清高宗批阅奏章的方式.】 (军机处上谕档) 一五○四 谕内阁原办《通鉴辑览》总裁等姑念成书已久免其交部议处
乾隆五十九年七月初十日
乾隆五十九年七月初十日内阁奉上谕:
朕披阅《通鉴辑览》,内「唐开元五年九月令史官随宰相入侍,羣臣对仗奏事」条下,引「贞观旧制,诸司皆正邪奏事」,又注称「唐大明宫、含元殿为正邪,亦谓之南邪」等语,心疑笔误。因查诸旧史,乃知俱将「牙」字误作「邪」字。更检阅字书,「牙」与「衙」字本属通用。至「邪」字,从无与「牙」字相通之义。甚为舛错。【真按:清高宗之读书.难得一皇帝真是万机之暇,犹能读书,且乃用心读书,不用心焉能看出错误耶?反而所谓办书纂校者,其所谓之校读者,又何相去之远哉。于所有档案看不出有特别趱纂的地方--尤其是覆校时,何故尚谬陋如此!学生抄袭作假,愚尚不愿轻易放过,相较于高宗如此,则真乃宽仁忠厚之至矣。○又据前明明系军机大臣代查而归作朕自己查,亦可知其原委矣.然而若非万机,则为太过信任人矣.信任大臣固有好处,亦有弊端.至于治学,则愈为难矣.虽然,若万机无暇,又焉能事事躬亲耶.】所有原办《通鉴辑览》之总裁、纂修、校对等官,现经军机大臣查明原书首卷开列衔名内,现存各员如阿桂、孙士毅、纪昀、彭元瑞、毕沅、吴省钦等,本应交部议处,姑念成书已久,事隔多年,阿桂等及其余纂修、校对各官,俱着一体加恩,免其交部。【真按:修书的奖惩原则.】至武英殿刊本及四库全书缮本俱着查明改正外,所有颁行各直省刻本并盛京、江浙省文溯、文宗、文汇,文澜四阁存贮缮本,亦着各该督抚府尹一律改正。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一五○五 两广总督长麟等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
乾隆五十九年十月初八日
两广总督臣觉罗长麟、广东巡抚臣朱珪跪奏,为遵旨汇奏事。
窃照《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条,有议论偏谬之处,钦奉谕旨删润改补,发交直省督抚照本抽改,实力妥办,至抽改共若干部,仍着于年终汇奏一次。钦此。钦遵。在案。
兹届乾隆五十九年分汇奏之期,据广东布政使陈大文详称:遵查《通鉴纲目续编》,行据各属覆称,自前次遵照呈缴抽改后,现在并无存留,委无捏饰等由,详请具奏前来。臣等覆加确查无异。
除仍严饬各属随时留心实力查访,如有流传之本,务令呈送抽改净尽,毋致稍有遗漏外,所有乾隆五十九年分并无抽换《纲目续编》缘由,臣等谨循例恭折奏闻,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妥实为之,莫过急。【真按:清高宗已届年老将逊位矣,而乃如此批示.岂与其年纪有关也?】 (宫中朱批奏折) 一五○六 军机大臣奏遵查《永乐大典》存贮情形并将首卷黏签呈览片【真按:四库全书与永乐大典.清高宗与永乐大典.永乐大典之存佚.】
乾隆五十九年十月十七日
遵查《永乐大典》,止有一部,现在翰林院衙门存贮。原书共二万二千九百三十七卷,除原缺二千四百四卷,实存二万四百七十三卷,共九千八百八十一本外,有目录六十卷。查卷首载永乐原制序文及姚广孝等原进表文。谨将首卷序表及东字韵内载李舜臣《江事十鉴》一册,一并黏签呈览。谨奏。【真按:永乐大典的部数.○此则在办理四库全书档案里亦有.下一则亦然. 此则陈援庵先生全集(专著 十三)(551-560页) 办理四库全书档案 2007/04/13 15:27亦有,且注作陈,则注为陈者未必非选取办理四库全书档案也!】(军机处上谕档) 一五○七 军机大臣奏遵查《永乐大典》内有御题诗章者一并呈览片【真按:此则陈援庵先生全集(专著 十三)(551-560页) 办理四库全书档案 2007/04/13 15:27亦有,且注作陈,则注为陈者未必非选取办理四库全书档案也!--又疑此是否为误记也!--疑本书编者录自陈者应皆非直见原档也.不知是否.】
乾隆五十九年十月二十日
遵查《永乐大典》,内奉有御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