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此外字数归于何着,【真按:着字未知何义也.不知是否为着落之着.】恐供事人等不无隐射冒销之弊。且现在之三分书已有字数可稽,则办过之全书及《荟要》,以人核字,更可按数而得,似应彻底清查。将在馆缮竣之誊录若干员,所缮字数若干,及未经缮竣,因事离馆誊录若干员,每名下实在写过字数若干,通计办过书籍赢余字数共有若干,以杜弊混。但此案清查字数,头绪繁多,现在在馆之提调等官,既日有承办之事,不暇兼管,且恐不无回护之见。合无仰恳皇上另行派员,会同馆臣详细清厘,以归核实。
再,各省采进遗书,前蒙圣恩谕令缮写告成,将原书发回本家,以示体恤。臣查其中有同此一书而数省俱各解到者,馆中自有从前奏到之清单可考,且有誊录自行捐书以供缮录者,并恳饬下馆臣,于三分书成后一并清查,将采进者发回本家,捐交者立档存贮,庶供事人等不致有偷卖等弊。
臣谨恭折具奏,伏祈皇上睿鉴训示。谨奏。
乾隆五十年十二月初二日奉朱批:卽有旨谕。所奏是。钦此。(军机处录副奏折) 一一三三 谕着派刘墉等详查全书馆缮字总数并各省采进书籍具奏
乾隆五十年十二月初二日
乾隆五十年十二月初二日奉旨:
御史左周奏请清查四库全书缮字总数,并各省采进捐交书籍分别办理一折,所奏是。着派刘墉、福长安、王杰、胡季堂、苏凌阿、勒保,将该馆字数、书籍,逐细详查办理具奏。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一一三四 陕西巡抚永保奏覆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部数折
乾隆五十年十二月十二日
陕西巡抚臣永保跪奏,为奏闻事。
案查乾隆四十八年三月二十四日奉上谕:前因披阅《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条,于辽、金、元三朝时事,多有议论偏谬及肆行诋毁之处,特交诸皇子及军机大臣量为删润改补,黏签呈览,并遇便发交直省督抚各一部,令其照本抽改。现在将次办竣,陆续颁发,各该督抚等务须实力妥办,总在不动声色,使外间传流之本一体更正,【真按:前有作流传,也有作传流者.】不致遗漏,亦不得滋扰。至各该省自接奉颁发原书后,遵照抽改共若干部,仍着各该督抚于年终汇奏一次,以凭查核。钦此。乾隆四十八年十二月二十日奉上谕:刘峩奏《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条悖谬之处,照新发改本一体更正一折,内称有《续通鉴纲目》一部,无「御批」字样,系民间售卖之本,应一体送局抽改等语。《通鉴纲目续编》外间有翻刻之本,前亦据农起奏到,曾降旨令江浙各督抚实力搜查抽改。今据刘峩奏直隶亦有翻刻售卖之本,是此种翻刻书籍、板片,各省均有流传,自当一体抽改铲削。着传谕各督抚饬属留心访查,将翻刻之板片、书本,务须全行查出,一律改正。其挖出正本、翻本书内违悖字样,毋论一两页及二三行或数字,均着收存汇齐,送京销毁,不致外间稍有流传,使无知诞妄之徒又行抄播,方为妥善。将此遇便传谕各督抚知之。钦此。钦遵。经前抚臣毕沅通饬各属留心访查,将原刻、翻刻之书籍、板片,全行收缴,以便一律改正,并将陕省关中书院所存《通鉴纲目续编》一部内《发明》、《广义》各条,查照内廷发出改定正本细加抽改,作为样本。嗣据各属陆续送到二十八部,于四十八年校对改完十二部,四十九年改完十六部,业已随时将原书发还各本家收存,两次奏明在案。
兹查四十九年各属又续送到书八部,五十年又陆续送到十二部,共二十部,现亦照依改本校对抽改全完,原书已饬令送还各本家收领。
臣仍通饬各属细加访查,无论原本、翻本,仍随时收缴,一体抽改,务期旧本内不妥字句,不致再有流传,并将抽改各书挖出字样,汇送军机处销毁外,所有本年抽改过书籍部数,理合恭折汇奏,伏祈皇上睿鉴。谨奏。
乾隆五十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奉朱批:仍应留心查改。钦此。(军机处录副奏折) 一一三五 山东巡抚明兴奏覆本年查缴《御批通鉴纲目续编》一部折
乾隆五十年十二月十六日
山东巡抚臣明兴跪奏,为遵旨汇奏事。
乾隆四十八年四月二十八日承准廷寄,钦奉上谕:前因披阅《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条,于辽、金、元三朝时事,多有议论偏谬及肆行诋毁之处,特交诸皇子及军机大臣量为删润改补,黏签呈览,发交直省督抚各一部,令其照本抽改,各该督抚等务须实力妥办,一体更正。至各该省自接奉颁发原书后,遵照抽改共若干部,于年终汇奏一次,以凭查核。钦此。又承准廷寄,乾隆四十八年十二月二十日奉上谕:据刘峩奏称有《续通鉴纲目》一部,无「御批」字样,系民间售卖之本,应一体送局抽改等语。《通鉴纲目续编》外间有翻刻之本,各省均有流传,自当一体抽改铲削。着传谕各督抚饬属留心访查,务须一律改正,其挖出正本翻本书内违悖字样,无论一两页及二三行或数字,均着收存汇齐,送京销毁,不致外间稍有流传,使无知诞妄之徒又行抄播,方为妥善。钦此。各等因。
臣接奉谕旨,当经先后饬司檄行济南等十府二直隶州转饬各属实力妥办,专委各学教官,在于境内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