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今第四起书籍,于四月二十五日运至热河,面同武英殿委员点交热河总管如数查收,先后并无短少、渍湿。等情前来。臣覆查无异。所有奉旨送往四库全书已全数运至热河缘由,理合缮折奏明,伏祈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览。(宫中朱批奏折) 一一○二 军机大臣奏遵旨查核《北征录》并将原书及《一统志》黏签进呈片
乾隆五十年五月十四日
遵旨将金幼孜《北征录》所载程站,核对康熙三十五年亲征朔漠、驻跸之处,是否相符。
查永乐三次北征,八年、十二年俱出德胜口,二十二年出独石口,其途次地名,互有异同,与《平定朔漠方略》亦多不符。惟康熙年间驾出独石口,与永乐第三次出口之地相合。
又《北征录》载永乐八年至胪朐河,驻管河傍,赐名饮马河,名其地曰平漠镇,由此顺河东行。查《一统志》,胪朐河卽今之克鲁伦河。康熙三十五年亲征噶尔丹,出喀伦,过插汉齐老山,循克鲁伦河追至拖诺山,似永乐时之顺胪朐河东行者,距此不甚相远。又《北征录》载,永乐十二年由饮马河进至急兰忽失温击瓦剌,败之,瓦剌遁于图喇河。查《一统志》,图喇河发源敖嫩河西北百里许,西南至昭莫多,三面皆山,卽圣祖大破噶尔丹之地,其地近喀尔喀中路。臣等再将《平定朔漠方略》地名与《皇舆全图》逐一查对,自齐伦巴尔喀逊以至克鲁伦河,俱在独石口外西北一带。
其《北征录》所载口外各地名,如开平故城,在今御马厂,应昌故城在今克西克腾,杨林戍在今苏尼特。核之《一统志》尚可考据。其余查志书及舆图,皆无其名。至若《北征录》内,紫霞祥云巘、锦屏山、玉叶峯、凝翠冈、飞云壑诸名,与塞外沙漠情形全不相类。想系当日扈从词臣撰取名目,以为一时夸饰,实无确凿地址。又书内有「至长清塞,则南望北斗矣」之语,其言殊近荒唐,未足凭信。
再《北征录》内「暗宿」二字屡见,未详何义。其前后所记每日程次,有「夜火不举」及「绝薪」字样,疑暗宿或卽不举火之意。
臣等谨将《北征录》原书及《一统志》一并黏签进呈。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一一○三 军机大臣和珅等为奉旨全书内书写错误事致武英殿四库馆函
乾隆五十年六月初八日
启者:
本日面奉谕旨:凡清汉合璧诸书,汉字应照清字,自左而右,方合体制。今四库全书内《御制三合切音清文鉴提要》,仍照汉字,自右而左书写,则开首第一页转系提要末篇,从来无此写法,殊属错误。着交武英殿、四库馆改正,并查明文津阁内似此者一体更正。其《荟要》二分及文渊、文源、文溯三阁所贮四库并现办三分书,亦着一体更改,以归画一。钦此。
专泐布达,并候近祺。
纪<昀> 曹<文埴>
陆<锡熊> 和<珅>等同拜具(军机处上谕档) 一一○四 军机大臣和珅等奏《通鉴纲目三编》及《明史》前已奉旨改正刘秉恬所请毋庸议折
乾隆五十年六月十三日*
臣和珅等谨奏,为遵旨议奏事。
云南巡抚刘秉恬奏,请将《通鉴纲目三编》及《明史》照《纲目续编》改定字样更正一折,本月初三日奉朱批:军机大臣议奏。钦此。据称《通鉴纲目续编》内,辽、金、元三朝时事,议论诋毁之处及辽、金、元人名、地名,应照新定正史更正者,钦奉谕旨改正,发交各省督抚,将各省流传之本并坊间翻刻板片一体遵照挖改。当卽行司委员设局查办,业于乾隆四十八、九两年岁底,将滇省更正过部数并挖出字迹数目汇折具奏,仍将挖出字迹装集成帙,开单咨送军机处销毁在案。伏思明初与元末,事多交涉,其中或亦有应改之处,似宜推而行之,应请勅下各省督抚,将各省所有《御撰通鉴纲目三编》及《明史》一书,无论流传之本与夫坊间翻刻板片,凡有元朝人、地名,均按照《纲目续编》改定字样,详加校对,分别更正,俾归画一,而示来兹。仍将挖出字迹于年终一体汇奏缴销,以昭慎重。等语。
查乾隆四十年五月钦奉上谕:昨因《明纪纲目》考核未为精当,命军机大臣将原书另行改辑,候朕鉴定。因思《纲目三编》,虽亦曾经披览,但从前并未以次进呈,朕鉴阅亦尚不及近时之详审。若《通鉴辑览》一书,其中体例书法,皆朕亲加折衷,一本大公至正,可为法则。此次改编纲目,自当仿照办理。又《明史》内于元时人、地名对音讹舛,译字鄙俚,尚沿旧时陋习,既于字义无当,而垂之史册殊不雅驯。今辽、金、元史已命军机大臣改正另刊,《明史》乃本朝撰定之书,岂转可听其讹谬?现在改办《明纪纲目》,着将《明史》一并查改,以昭传信。所有原颁《明史》及《纲目三编》,俟改正时,并着查缴。钦此。嗣经臣等督同纂修编辑更正,以次进呈乙览,恭候圣明鉴定。于四十七年完竣,现交武英殿刊刻,并写入四库全书空函,是《明史》及《纲目三编》业经奉旨改正画一,该抚止须俟刊成颁行到滇时,遵照谕旨查缴,并饬各属妥协办理,毋许胥吏藉端滋扰。所有该抚奏请按照《纲目续编》改定字样更正之处,应毋庸议。
谨恭折具奏,伏乞皇上睿鉴,训示遵行。谨奏。
乾隆五十年六月十三日奉旨: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