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遽责以领办书籍纸张等事,纸张犹可言也,书籍则系内府尊藏之本,倘有疏虞,关系匪小。且发写书籍既交伊等承办,则雇值银两势不得不交伊等给领。夫利之所在,人争趋之,是以书手未经募集,而图充领办者早已纷纷攘逐。恐伊等一朝权在,借端掯勒,扣克分肥等弊,不能保其必无。而况未写之前,由领办一番经手,既写以后,复由分校一番经手,无论增一领办,卽增一不写字之书手,工食帑项虚縻,【真按:疑当作糜字.】就此前后两番收发,亦未免头绪繁多,旷延时日。臣不揣愚昧,窃谓领办一项竟可不设,只须多派分校。约计书手千名,统以二百员分校。每分校一员,责令雇觅书手五名。夫以一分校官之同乡亲友,能缮写者五人,不待外索,加以耳目切近,稽查便宜,万无人书散失之患。而各书手计字给值,卽令分校官亲行支给,亦可人人得邀实惠,感荷皇上。至于原定分校六十员,闻咨取之后,至今尚未足额。揆厥由来,缘此番有分校而无总校,责成既专,处分亦重,遂致各存观望之心,大失急公之道【真按:办理四库全书的困难.人性本贱呀.嗟呼如真者固不乏人,然非常人尔.】。然而欲折其心,则惟有多派之一法。盖多则力分而事易,少则任专而责重,其势然也。应请于各部院衙门等官概行咨取,量加酌派,其有实在当头办事不能分身兼顾者,令各该堂官确切声明,方免开送,否则以规避论。总而计之,书手千名,一日可得一百万字,一年可得三万六千万字。而分校每员每日校勘五名书手之字,不过五千,既得从容,自能详慎。卽已派四分书分校之员,不过每日添阅五千字数,亦不至遽形竭蹶。如此办理,庶事易集而弊窦不滋。
臣愚昧之见,是否有当,伏乞皇上训示,饬馆议覆施行。谨奏。
乾隆四十七年十二月十二日奉朱批:此奏亦有所见。该馆大臣详议具奏。钦此。(军机处录副奏折) 九四九 军机大臣奏遵旨询问纪昀等《三藩纪事本末》有无违碍等情片
乾隆四十七年十二月十八日
遵旨将《三藩纪事本末》一书其中有无违碍语句,询问总纂纪昀、陆锡熊等。据称。此书现于四库全书内编列存目,其中并无违碍。各省查缴禁书时,将此书列入,一并解入销毁。现在翰林院捡出存贮者,尚有一百三十五部。所有此次发下《三藩纪事本末》一部,系从前呈进销毁各书误夹入霉烂错杂书捆内,未曾捡出之本。等语。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九五○ 署直隶总督英廉奏改委署通永道兰第锡护送文溯阁第三拨全书缘由折
乾隆四十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大学士兼署直隶总督臣英廉谨奏,为奏明事。
窃查应送盛京文溯阁收贮之四库全书,分作五拨起运,前奉谕旨,自京至山海关,令通永道李调元往来经理。钦此。钦遵。业经该道将第一拨、第二拨书籍照料出关在案。
兹查第三拨书籍,已定于正月初五日起程,李调元因与永平府知府弓养正互揭,经臣参奏,奉旨革职拿问,现在审拟。【真按:李调元竟如此!不知是否同一人。下页尚有!】所有应送盛京书籍,臣已饬委现委署通永道兰第锡赴京,会同内务府司员妥协装运,沿途往来照料,敬谨护送。
理合将改委运送缘由,恭折奏明,伏祈皇上睿鉴。谨奏。
乾隆四十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奉朱批:览。钦此。(军机处录副奏折) 九五一 寄谕署直隶总督英廉即将李调元案质讯明确迅速定拟具奏
乾隆四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大学士 公阿<桂>、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尚书和<珅>字寄大学士兼署直隶总督英<廉>,乾隆四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奉上谕:
前据英廉参奏通永道李调元于运送盛京书籍,沿途任听家人胥役需索门包使费,并住宿宴饮必须大戏小班伺候。各情节。业经明降谕旨,将李调元革职拏问,交英廉提同案内人证严审确情,究拟具奏矣。此案应讯人证提齐质讯,想李调元亦断不能狡饰抵赖,无难定案,何以尚未见英廉定拟之折?着传谕英廉,卽将此案质讯明确,迅速定拟具奏。将此谕令知之。钦此。遵旨寄信前来。(军机处上谕档) 九五二 署直隶总督英廉奏覆遵旨提审通永道李调元案内人证情形折
乾隆四十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大学士兼直隶总督臣英廉谨奏,为奏覆事。
乾隆四十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准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字寄,十二月二十七日奉上谕:
前据英廉参奏通永道李调元,于运送盛京书籍任听家人需索门包等因。钦此。
臣伏查此案,臣于钦奉朱批后,卽一面行司提审;一面专差标弁,迎提该参道家人、衙役及各州县沿途办差家人,兼程赴省听催质讯在案。今该参道丁役俱已到省,其各州县供应家人尚未到齐。已到者,现在严审;未到者,随到随审。第自保至山海关一带,往返一千五、六百及二千余里不等,是以人证未能即到。兹奉谕旨,臣复飞差干弁沿途迎差,饬令星夜趱行,务于三日内齐集到省。一俟质讯明确,卽行定拟具奏,断不敢稍有迟延外,谨先恭折覆奏,伏祈皇上睿鉴。谨奏。
乾隆四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奉朱批:览。钦此。(军机处录副奏折) 九五三 军机大臣奏遵旨询问四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