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又强力推行文化专制政策,大兴「文字之狱」,深文周纳,罗织罪状,以消弭人民中的反清思想。乾隆帝继承乃祖乃父的文化政策,对《四库全书》的修纂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精力,从采访遗籍,开馆修书,到编纂体例、收书标准的确定,乃至《全书》缮竣后的审阅定稿,无不亲与筹划,最后裁定。诚如《钦定四库全书 凡例》所言:「是书卷帙浩博,为亘古所无。然每进一编,必经亲览,宏纲巨目,悉秉天裁。」
  乾隆帝曾经宜称:「前经降旨博访遗编,汇为《四库全书》,用昭石渠美备,并以嘉惠艺林。……所有进到各书,并交总裁等同《永乐大典》内现有各种详加核勘,分别刊钞。择其中罕见之书,有益于世道人心者,寿之梨枣,以广流传,余则选派誊录,汇缮成编,陈之册府。其中有俚浅讹谬者,止存书名,汇为总目,以彰右文之盛。此采择《四库全书》本旨也。」(见本书第七四件)显然,通过对所进书籍进行筛选和「净化」,用「钦定」的《四库全书》模板作为思想武器,正人心而厚风俗,维系封建统洽秩序,固是乾隆帝纂修《四库全书》的本旨之一。但还有另一个目的,即「寓禁于征」,以采访遗籍、开馆修书为名,对全国书籍进行一次彻底清查,把所谓「悖逆」、「违碍」书籍,或全部销毁,或部分「删改抽撤」。在此期间,文字狱也空前增多,大大超过了康、雍两朝。因此,在肯定清政府纂修《四库全书》,使历史上的大量古籍得以保存的同时,对其实行的「寓禁于征」,大规模禁毁、删改古籍的劣行,及其在学术界造成的消极影响,也是不能低估的。
  《四库全书》是一部大型官修书,其纂修经过,私家绝少记载。迨本世纪三十年代,北平图书馆出版了陈垣先生所辑《办理四库全书档案》一书,对此作出了有益的贡献。惟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所辑档案仍有很多缺漏,尚不足以反映纂修《四库全书》的全过程。为此,现将我馆所藏有关档案史料编辑出版,以供学术界研究参考。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一)乾隆帝为纂修《四库全书》及禁毁书籍所颁发的谕旨,以及嘉庆帝为办理空函书籍所颁发的谕旨;(二)军机大臣及四库全书馆总裁、总纂等官员关于编纂、审阅、覆校《全书》情形及对各级纂校人员进行考核、议叙奖赏、记过罚俸和缮写舛误情形的奏折、奏片、信函、清单;(三)各地督抚及学政、盐政等有关征缴、查禁书籍等情形的奏折、奏片、咨呈、书目清单;(四)办理《四库全书》空函书籍的奏折等。此外,还附录了同治、光绪年间有关抖晒、清查文津阁全书的奏折和书目清单,以及办理《四库全书》在事诸臣名单等。这些档案多系首次公布,从各个侧面如实地反映了《四库全书》的纂修历史,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本书主编为张书才,责任编辑为吕坚,谭令仰参加了选材和少量编辑加工工作。由于水平所限,难免有错误不当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在编辑出版过程中,得到了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谨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编者
  一九八七年七月


凡例

  一、本书系有关纂修《四库全书》的档案史料汇编,所辑史料起自乾隆三十七年(一七七二)正月,迄于嘉庆九年(一八○四)二月,计一千五百八十件。此外,还附录了同治、光绪年间抖晒、清查文津阁书籍的奏折、书目清单,以及办理《四库全书》在事诸臣职名、乾隆帝弘历所撰《文渊阁记》等。这些史料绝大部分是本馆所藏档案原件,惟个别文件系从有关书籍资料中补入。
  二、本书所辑史料,按各件具文时间先后编排,并编列顺序号码。少量无具文时间者,则依收文或朱批时间编排,并以*符号注明。个别既无具文又无收文时间者,则考定大致时间,于文末加注说明。至有年无月日或有年月无日者,则一般编排在该年或该月之后。
  三、本书所辑史料,均由编者拟加标题,并酌加标点、分段,书名均加书名号。每件史料的时间放在标题之后,文种出处放在正文之后,均用六号老宋字排印。
  四、本书所辑史料,凡文末有皇帝批语者,标明「朱批」二字,另行排印。其行间批语,则于所批正文之后以六号老宋字排在括号内,并于其上标明「朱批」字样。其人名、书名之上有皇帝朱笔圈点者,则于文末加注说明,不再将圈点如式排印。
  五、本书所辑史料,凡原件之讹错字,【真按:原件难免有错字,如陈垣办理四库全书档案中,于记过统计索引即有小字注明,又排印错误者,则有手批笔迹于讹字旁,或乙之,如此不一而足。有人名异文或错误者甚多,的为难事矣。】以正字注写其下,用()符号表示。凡原文有漏字漏句而酌情补注者,用〔〕符号表示。凡残缺文字以□符号代之,大段残文则以<上残>、<中残>、<下残>字样表示。
  六、本书所辑史料,凡文中有汉大臣祇书姓而未书名字,【真按:陈垣办理四库全书档案亦多此情形,殆清朝档案之例耶?俟研读档案学等文献再夺。】或满蒙大臣祇书名字之第一字而未书全名者,为方便读者检阅,特于<>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