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已饬动官帑办理。前据伊龄阿奏扬州商人请捐办大观堂、金山寺二分缮书费用,已于折内批示:不必,令仍动用官项。【真按:疑当作今字!】所有浙商呈请公捐之处,亦可不必。将此传谕陈辉祖并盛住知之。钦此。遵旨寄信前来。(军机处上谕档) 九一三 翰林院典簿厅为知照纪昀仍兼充文渊阁直阁事致典籍厅移会(附原奏)
乾隆四十七年九月初九日
翰林院典簿厅为知会事。
照得本院奏请兵部侍郎纪昀仍兼充文渊阁直阁事一折,于本年八月二十九日由报具奏。九月初一日奉旨:纪昀着兼充文渊阁直阁事。钦此。
相应抄录原奏知照贵厅可也。须至移会者。
计黏原奏一纸。
右移会内阁典籍厅。
附 翰林院奏请兵部侍郎纪昀仍兼充文渊阁直阁事折
奏为请旨事。
窃臣等前经奏准文渊阁直阁事,应以内阁学士、詹事、少詹事、侍讲学士兼充,并声明遇有员缺,由翰林院列名奏请简授,奉旨:所议是。依议。钦此。钦遵。在案。
嗣于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翰林院侍讲学士陆锡熊升任光禄寺卿,臣等复以原议内虽无兼充文渊阁直阁事之例,但该员现充四库全书处总纂,合无仰恳天恩,仍准兼衔,无庸开缺,亦经奏明蒙恩允准在案。
今文渊阁直阁事 内阁学士纪昀升任兵部侍郎,仍兼四库全书处总纂。臣等与查陆锡熊事同一例,可否仍以纪昀兼充文渊阁直阁事之处,出自皇上天恩。理合奏明请旨,为此谨奏。(内阁移会) 九一四 多罗仪郡王永璇等奏运送盛京文溯阁陈设全书事宜请旨遵行折
乾隆四十七年九月十一日
臣永璇、臣金简、臣曹文埴谨奏,为请旨事。
恭照盛京文溯阁应行陈设《古今图书集成》一部、《四库全书》一部,现在陆续上紧装钉,并前后敬谨用宝入匣,自应随时分拨起运,统于明年四月以前全行送往,以期稳妥。查此项书籍俱经裁切打磨出细,并装有绢面,与现在恭送热河草钉之本、可以用车装载者不同,必得按例抬运,方为慎重。所有应用抬夫,若由京雇往,恐沿途难以照料,前经臣金简面奏,请交直隶总督饬令沿途地方官按站雇觅民夫,运至山海关,交与盛京将军及奉天府尹沿途接运,荷蒙允准。今届秋凉地燥,正抬运稳便之时,所需书籍业已装钉入匣,足敷按拨运送。谨拟先将《古今图书集成》五百七十六函,并《四库全书》一千函,作为第一拨,卽于九月下旬起程。其余《四库全书》五千一百四十四函,分作四拨陆续起运。相应奏明请旨,以便行文直隶总督及盛京将军、奉天府尹衙门,令其预行雇夫,并派员赴京领运,沿途押送。其运到之后,务令相择宽敞高燥房屋存贮。至现在需用箱只等项,臣等督同司员妥协办理,务期盛贮周密,不致擦损。仍于每拨起运时,遴派武英殿妥员随往,以便沿途协同照料,到时点交该将军收庋。
再,内阁学士臣陆费墀前经面奏,恭请前赴盛京办理排次上架事宜,亦蒙俞允。应俟明岁第五拨书籍全数发运时,奏明日期前往。
合并陈明。为此谨奏。请旨。(军机处原折) 九一五 满本堂为并无恩拔副贡科甲出身人员派充分校事致典籍厅移付
乾隆四十八年九月二十日【真按:疑当作七,乾隆四十七年也(上下文均尚为四十七年,何故突来四十八年九月事),下同!○然下文(下页)有作捌者,则此或为排错位置尔.】
满本堂为移付事。
准续办四库全书处文称,移取恩拔副贡、科甲出身之中书人员,派充分校等因前来。查本堂并无恩拔副贡、科甲出身人员,相应移付贵厅查照可也。须至移付者。
右移付典籍厅。(内阁移付) 九一六 满票签为并无科甲出身人员派充分校事致典籍厅移付
乾隆四十八年九月二十日
满票签为移付事。
准续办四库全书处文称,移取续经补缺及额外行走中书人员派充分校等因前来。查本处人员内,并无科甲出身,向无派充分校。相应移付贵厅,转行文续办四库全书处查照可也。须至移付者。
右移付典籍厅。(内阁移付) 九一七 吏部为知照富炎泰办理辽金元史书务译汉抄单事致稽察房移会(附连单)
乾隆四十八年九月二十六日【真按:疑当作七字!】
吏部为知照事。
文选司案呈,内阁抄出前事清字一折,相应译汉抄单移会,查照可也。须至移会者。
计连单一祇。
右移会稽察房。
附连单 多罗仪郡王永璇等奏请将富炎泰坐补办理辽金元史书务折
乾隆四十八年九月二十六日内阁抄出多罗仪郡王永<璇>等奏称:臣等遵旨办理辽、金、元三史等书【真按:疑当作七字!然标题正文皆误的机会不大,疑系放错位置了!】,每俱用三合字样,应用满、蒙、索伦、唐古忒、回番话语注节之字,事务繁多。此项书籍原系校对官呈麟一人总办,今呈麟病故,臣等公同议得,大理寺卿富炎泰系文进士出身,而在内翻书房行走年久,学问亦可。呈麟员缺,请将富炎泰坐补。如此与办理书务,甚有俾益。【真按:当作裨字!裨益.】可否之处,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乾隆肆拾捌年九月二十一日奏,奉旨:知道了。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