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刻本;陈继儒《致富奇书》二部,刻本;王瀛客《小题三易集》六部,刻本;李笠翁《古今史略》刻本;王凤洲《纲鉴正约会纂》一部,刻本。
两江咨查:《归震川别集》,刻本;《樵史演义》一部,刻本。
湖南咨查:徐暄《明文得珠》,刻本。
江苏咨查:《张忠烈存集》,刻本。
以上书十二种,计一百七十九本,散页二十五页。
附二 山西省解填空格书籍清单
谨将山西省解填空格书籍缮具清单,恭呈御览。
计开:
《杨继盛全集》一部。 《说唐诗》一部。 《古文选释》一部。(军机处录副奏折) 八七九 谕内阁谭尚忠所办《涛浣亭诗》一案殊属过当交刑部另行具奏
乾隆四十七年五月初三日
乾隆四十七年五月初三日内阁奉上谕:
谭尚忠奏,歙县已故贡生方芬所著《涛浣亭诗》,语多狂悖,伊元孙方国泰隐藏不首一案,请将已故之方芬削坟戮尸,其隐藏诗集之方国泰照大逆知情容隐律问拟斩决。等因。办理殊属失当,已批交该部议奏矣。据称查出方芬诗集内有「征衣泪积燕云恨,林泉不共鸟啼新」,又「乱剩有身随俗隐,间谁壮志足澄清」,又「蒹葭欲白露华清,梦里哀鸿听转明」等句,虽隐约其词,有厌清思明之意,固属狂悖。但不过书生遭际兵火,迁徙逃避,为不平之鸣,并非公然毁谤本朝者可比。方芬老于贡生,贫无聊赖,抑郁不得志,诗意牢骚则有之,况其人已死,朕不为已甚。若如此即坐以大逆之罪,则如杜甫集中穷愁之语最多,卽孟浩然亦有「不才明主弃」之句,亦岂得谓之悖逆乎?此等失意之人,在草泽中私自啸咏者甚多,若必一一吹求,绳以律法,则诗以言志,反使人人自危,其将何所措手足耶?从前查办河南祝万青家祠匾对及湖南高治清所刻《沧浪乡志》,吹求字句,办理太过,屡经降旨通谕各督抚,毋得拘文牵义,有意苛求,岂谭尚忠竟未之知耶?此案着交刑部,卽照此旨另行核拟具奏。如方芬诗集内,或另有不法字句,不止如折内所称,该抚未经摘出,或有不敢陈奏之语,并着该部详悉查明,再行核办请旨。若别无不法字句,即可毋庸办理。朕凡事不为已甚,岂于言语文字反过于推求?各省督抚尤当仰体朕意。将此通谕中外知之。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八八○ 谕内阁程明諲毋庸照大逆凌迟定拟着改为应斩立决
乾隆四十七年五月初七日
乾隆四十七年五月初七日内阁奉上谕:
据三法司核奏河南生员程明諲为郑友清妄作寿文,内有「绍芳声于湖北,创大业于河南」,语言悖逆,照大逆律凌迟处死等因一折,所拟未为允协。程明諲妄作寿文及圈点成语之处,不过文理不通,滥用恶套,与公然造作悖逆语言者有间。郑友清疑有违碍,用纸贴出,并未径行告讦,乃程明諲心生忿怒,率领生徒胡高同等輙肆拳殴,并写斥骂语言,黏贴街市泄忿,此等党同恶习,实启师生门户之渐,于世道人心甚有关系,程明諲之罪实在于此。该犯毋庸照大逆凌迟处死律定拟,着改为应斩立决。所有缘坐各犯,俱着宽免,无庸查办。其徒胡高同、杨殿材、王国华、李梦蓉等逞强肆殴,为师泄忿,均非安分之徒,卽着照部议完结,以示惩儆。余依议。朕办理庶狱,一秉大公,所犯情罪,悉视其人之自取。似此门户之见,尤宜整饬,以靖士风。将此通谕知之。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八八一 掌云南道监察御史朱依鲁奏参修书处督催供事乖谬刁玩折
乾隆四十七年五月初九日
掌云南道监察御史臣朱依鲁谨奏,为参奏修书处乖谬之督催、刁玩之供事,以端风纪事。
窃照武英殿办理四库全书提调、督催二处,各派供事承值,而督催处稽查功课,按季奏报,向由提调处供事开送。兹有承办督催事务 编修祥庆,于前月抄查出月报字数册内有私自改增之处,询知月报清单系提调处供事杨承业开写遗漏,因自知错误,不敢回明本官,私向督催处之供事庄宝符、陈三聘二人商同更正,亦未回明祥庆。祥庆当将庄宝符、陈三聘并杨承业一并责打,讵杨承业自恃非祥庆所管,语言顶触。维时提调处之供事多人,朋争不服,声言集聚于西华门外等候祥庆,欲加凌辱。祥庆闻风畏惧,潜散回家。是日,杨承业卽赴提调处告退,未经该提调究办。次日,祥庆忽又向提调代求免革,似此情节,种种乖谬,殊骇听闻。查祥庆身任督催,于所管供事私改档册,自当按法责处,杨承业系提调处供事,亦当移付讯究,乃胡涂任性,既经责处,又复畏惧求情,有玷官箴,相应请旨交部察议。至供事杨承业等虽非本管之官,因查出隐误被责,輙敢于殿廷禁地聚众喧争,更属目无法纪,但恐其中或有别情,非审讯不足以示惩警。
应拼请旨勅下该处总裁查明,分别办理,庶足以昭职守而儆刁风,伏乞皇上睿鉴。谨奏。(军机处原折) 八八二 河南巡抚富勒浑奏恭缴违碍书籍折
乾隆四十七年五月十二日
河南巡抚臣富勒浑跪奏,为恭缴违碍书籍,仰祈圣鉴事。
窃前抚臣雅德于乾隆四十五年十二月将豫省查缴违碍书籍板片解送在案。臣抵任后,复又饬令所属实力搜罗,不使稍有藏匿。兹据布政司李承邺详据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