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菊庄入咏》「庄」字讹从俗写作「庄」。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一次,分校官胡士震记过二次。
一、《画史会要》内「自称烟波钓叟」句,「叟」讹「(上由下文)」。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甄松年记过二次。此系总阅汪<永锡>阅。
一、《画史会要》内,杨维干「干」字讹「翰」;又「林逋北宋人」句,「北」讹「南」。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二次,分校官甄松年记过四次。
一、《曝书亭集》内,士祯,「祯」字讹「正」,共二处;【真按:前方甫有上奏云上字缺笔避,下字全避,(1467-1468页)此祯避为正乃胤禛故也.又多将崇祯改成崇正者,王士祯而为王士正者,而今又以此为误,以为记过之资,不亦谬乱乎?】又徐贲,「贲」字讹「蕡」;又「舍人舒膝方昼寝」句,「昼」讹「画」。总校官仓圣脉记过四次,分校官卢遂记过八次。
一、《宋诗钞》内「盘中鹅炙亦肥甘」句,「炙」讹「(炙去火改肉)」;又「岁课非无术」句,「术」讹「木」;又「偎柳傍桃斜欲坠」句,「偎」讹「隈」;又「吴之振编」,「编」字讹「撰」,共十六处。总校官王燕绪记过十九次,分校官刘源溥记过三十八次。
一、《妙绝古今》内小注「泰族训原本」讹作「泰(族去矢改夫)一训」,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牛稔文记过二次。此系总阅德<保>阅。
一、《宝晋英光集》内「跋羲献帖」;「羲」字挖补未填。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五次,分校官宋枋远记过二次。此系总裁嵇<璜>阅。
一、《刘宾客嘉话录》内「宋谢灵运」,「宋」讹「晋」。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一次,分校官汪锡魁记过二次。此系总裁嵇<璜>阅。
一、《在轩集》内「百万亿铁围之山」句,「铁」讹「铁」。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邱桂山记过二次。
一、《权文公集》内「身随猿鸟在深山」句,「鸟」讹「乌」。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刘源溥记过二次。
一、《郡斋读书后志》内「卒年四十一」句,「四」讹「三」;又「范阳人」句,「范」讹「洛」。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二次,分校官宋枋远记过四次。
一、《朝野佥载》内「杨盈川侄女」句,「川」讹「州」;又「开元中萧颖士」句,脱去「萧」字。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二次,分校官秦瀛记过四次。
一、《豫章文集》内「福兮祸所伏」句,「祸」讹「福」;又附录内多写撰人名一行。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二次,分校官高中记过四次。
一、《古诗镜》内「张籍」,「籍」字讹写作「藉」;又「刘桢骨干自饶」句,「桢」讹「祯」;又「明陆时雍编」,「编」字讹「撰」,共五处。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七次,分校官陈墉记过十四次。
一、《古诗镜》内标题《萧史曲》,又「萧史仙童处」句,「萧」讹「箫」。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二次,分校官孙溶记过四次。
一、《唐诗镜》内「开元中之涣与王昌龄、高适齐名」句,「之涣」二字倒置。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沈清藻记过二次。
一、《唐诗镜》内「却思皇坟立人极」句,「却」字空白未填。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五次,分校官张焘记过二次。
一、《唐诗镜》内「残灯无焰影幢幢」句,「幢幢」讹「憧憧」。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二次,分校官周鋐记过四次。
一、《唐诗镜》内「眼底桃花酒半醺」句,「醺」讹「矄」。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吴绍昱记过二次。
一、《圭塘小藁》内「顾婉娈之蛾眉」句,「蛾」讹「娥」。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徐立纲记过二次。
一、《圭塘小藁》内「柳梢烟重谪春娇」句,「梢」讹「稍」。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陈墉记过二次。
一、《补笔谈》内「皆当摘入枳壳条」句,「摘」讹「樀」。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一次,分校官沈清藻记过二次。
一、《东田遗稿》内「咫尺徂徕有路经」句,「经」讹「通」。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常循记过二次。
一、《竹岩集》内「山分晴翠入诗清」句,「清」讹「澄」;又「吹送扬花满院飞」句,「吹送」二字倒置。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二次,分校官宋枋远记过四次。
一、《蟫精隽》内「女能窥宋不劳施」句,「能」讹「论」。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陈墉记过二次。
一、《蟫精隽》内「遂使孤飞一片雪」句,「雪」讹「云」;又「穹庐斜转氍毹月」句,「穹」讹「穷」。总校官朱钤记过二次,分校官陈墉记过四次。此系总阅汪<永锡>阅。
一、《蟫精隽》内「尝与杨眉庵、孟载颉颃」句,「颃」讹「顽」。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潘曾起记过二次。
一、《蟫精隽》内「隋宫云」句,「隋」讹「随」。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胡士震记过二次。
一、《扬子云集》内「殪而逢蜾蠃」句,「蠃」讹「臝」。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牛稔父(文)记过二次。真按:牛稔文.此系总阅尹<壮图>阅。
一、《扬子云集》内「天子之乐也」句,「子」讹「下」。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牛稔文记过二次。
一、《真迹日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