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分校官翁树棠记过二次。此系总阅李<绶>阅。
一、《双溪类稿》内「阅麒麟之画」句,「画」讹「画」;又「偷闲来此一嚬呻」句,「呻」讹「伸」;又「镜中容易鬓毛苍」句,「鬓」讹「鬂」。总校官朱钤记过三次,分校官翁树棠记过六次。
覆勘处
一、《春秋正旨》内「安得必可考而知」句,落去「而」字。总校官缪琪记过一次,分校官高中记过二次。
一、《小辨斋偶存》内「而寰必欲抑忼慨之士」句,「慨」讹「慷」;又「遂令此味日消月铄」句,「令」讹「吟」。总校官朱钤记过二次,分校官叶兰记过四次。此系总裁董<诰>阅。
一、《宋布衣集》内「予自楚过卫适邹」句,「邹」讹「驺」。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秦泉记过二次。
一、《刘子遗书》内「与吾儒」句,「与」讹「于」;又「又经几十回」句,「回」讹「会」。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二次,分校官陈木记过四次。
一、《范文忠集》内「累叶熙洽」句,「叶」讹「业」。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励守谦记过二次。此系总裁董<诰>阅。
一、《范文忠集》内「所不利者」句,「不」讹「谓」;又「主兵益」句,「益」讹「议」;又标题应低四格,误低一格;又「放囚如虞延」句,「延」讹「廷」;又「亦坐批拫」句,「拫」讹「根」;又「有姜伯淮之风」句,「淮」讹「维」;又题末「茶」字讹写作「岕」;又「数年惴惴」句,「惴惴」讹」。喘喘」;又「祥刑吕传重三推」句,「祥」讹「详」。总校官朱钤记过九次,分校官励守谦记过十八次。
一、《陶庵全集》内「象山语录」句,落去「录」字;又「江狶善倒奔」句,「狶」讹「稀」。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二次,分校官庄通敏记过四次。
一、《陶庵全集》内「或务为名高」句,「或务」二字倒置;又「言传号涣」句,「号」讹「汗」;又「雅俗更相诮」句,「雅」讹「野」;又「少师名强」句,「强」讹「疆」。总校官杨懋珩记过四次,分校官黄晃记过八次。
一、《仰节堂集》内「奢躬陵物」句,「陵」讹「凌」;又「十四岁时」句,「十」讹「甫」。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二次,分校官沈清藻记过四次。
一、《仰节堂集》内「筋力劳惫」句,「筋」讹「肋」;又「各仪注」句,「注」讹「注」;又「天之生亦有自」句,「自」讹「生」。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三次,分校官于鼎记过六次。(军机处录副奏折)
纂修四库全书档案 (0818-1021)
八一八 军机大臣和珅等奏辽金元三史办理全竣折
乾隆四十六年十月二十六日
臣和珅、臣金简、臣曹文埴谨奏:
窃臣等奉命改译辽、金、元三史人地官名,轮卯进呈,节次进过《金史》一百三十五卷、《元史》二百十卷,又续进过《辽史 本纪传志》一百零七卷,此次将《辽史 表》八卷改对校正,缮写装潢进呈,所有辽、金、元三史现在全行告竣。
臣等伏查三史旧文,承讹袭谬,展转失真,又复诠解附会,支离无当,我皇上折衷鉴远,正俗同文,厘前代之传讹,辟列史之鄙陋。如《金史》内有三人同一名者,而原书或称为「埽喝」,或称为「燥合」,或称为「速可」;有三地同一名者,而原书或称为「活罗海」,或称为「鹘里改」,或称为「胡里改」。又如《元史 泰定帝纪》以俚语译诏辞,全无文理,列传内速不台完者、都阿塔赤等皆系一人两传。以及先后时代颠倒者,不可胪举,并经臣等率同满汉纂修详悉厘订。所有三史人、地、职官、氏族及一切名物、象数,俱依原文字义,触类此音,并详加笺释,以次分帙呈进,仰蒙睿鉴亲裁,悉衷至当,析疑核实,一破羣蒙,实足以永示准绳,垂信万世。应请将《钦定辽金元三史国语解》重行编次,分刊于原史之前,并恭请御制序文,冠于卷首,用昭一统同文之盛。其旧史内原有之《国语解》概行撤去。
又三史内人地名前后异同及事实显然讹错脱落之处,并经臣等援据各书,逐加案语,恭呈睿鉴。应请将原签择取其精当者改为考证,刊附原史各卷之末,庶信史益为完善。
又查三史内改译字样,或一篇仅有数字者,仍交武英殿挖改,其累牍连篇,原板难以挖改者,请交武英殿查明,另行刊刻。是否,伏候钦定。
所有辽、金、元三史办理全竣缘由,理合恭折具奏,伏祈皇上睿鉴训示。谨奏。(军机处原折) 八一九 军机大臣奏将前命馆臣编录明季奏疏事写入纂辑明代奏议谕旨片
乾隆四十六年十月二十七日
恭查乾隆四十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奉旨,命馆臣于应毁书籍内,抽选明神宗以后奏疏,名为《明季奏疏》。现在编录。是以臣等拟写纂辑《明代奏议》谕旨内,一并写入。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八二○ 谕内阁着派诸皇子同总师傅为总裁纂辑《明名臣奏议》
乾隆四十六年十月二十七日
乾隆四十六年十月二十七日内阁奉上谕:
历代名臣奏疏,向有流传选刻之本,四库全书内,亦经馆臣编次进呈,其中危言谠论、关系前代得失者,固可援为法戒。因思胜国去今尤近,三百年中,荩臣杰士、风节伟著者,实不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