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本。
《眉公诗钞》 系陈继儒辑。计二部,八本。又七本。
《明鉴会纂》 系朱国标纂。计三部,十九本。
《三朝要典》 系顾秉谦等纂。计一部,六本。又一部,不全,四本。
《皇明馆课》 系王锡爵选。计一部,十本。
《鸿宝应本》 系倪元璐着。计一部,六本。
《经世挈要》 系张燧纂。计一部,十四本。
《晚香堂集》 系陈继儒着。计一部,不全,五本。
《白石樵真稿》 系陈继儒着。计一部,十四本。
《诗观初集》 系邓汉仪评选。计一部,六本。
《柴庵集》 系吴甡着。计一部,十一本。
《通纪辑录》 系陈建辑。计九部,一百七十二本。又五部,不全,五十五本。
《鸿宝遗诗》 系顾予咸选。计一部,二本。
《谷山笔麈》 系于慎行着。计二部,八本。
《鸿猷录》 系高岱着。计一部,四本。
《三藩纪事本末》 系杨陆荣着。计一部,四本。
《杜曲集》 系戴澳着。计一部,十二本。
《通鉴会纂》 系陈继儒订。计一部,十二本。
《难题问答》 系王鸣昌着。计一部,十本。又二部,不全,十七本。
《东林列传》 系陈鼎编。计一部,十本。
《魏氏全集》 系魏际瑞着。计一部,四十八本。
《古学指南集》 系王道升辑。计一部,四本。
《眉公秘籍》 系陈继儒着。计一部,十六本。
《高子遗书》 系高攀龙着。计一部,十本。
《镜山庵集》 系高出着。计七部,五十六本。又一部,未钉。
以上共一百五十四种,五百七十一部,六千四百五十八本。内有十二部未钉,共二百零二册。
《感旧集》板片三百五十二页。
《谷山笔麈》板片一百八十九页。
《徐东痴》板片三十页。
以上共板片五百七十一页。(宫中朱批奏折) 七六八 江苏巡抚闵鹗元奏遵旨查办王仲儒《西斋集》情形折
乾隆四十六年三月初四日
江苏巡抚臣闵鹗元谨奏,为遵旨查办事。
窃臣于上年十二月赴淮徐查赈途次,接准大学士 公阿桂抄寄折片,内开:臣阿桂等谨奏,发下王仲儒所著《西斋集》四本,臣等详加阅看,其中狂悖指斥之处甚多,殊堪发指。查此书系两江总督萨载解到,所有板片尚未查解,至王仲儒及作序之汪之珩等,臣等已交吏、礼二部详查,尚未送到。但王仲儒是否系明末国初人,现在有无子孙,其作序之汪之珩等是否尚存,应请勅交江苏巡抚,就近一并详查核办,并令将此书板片立即查明,解京销毁。此外,各省恐亦有刊刻流传之本,臣等行文各督抚,饬令严查解京销毁,并将原书先行缴进销毁,谨奏。乾隆四十五年十二月初二日奉旨:知道了。钦此。又单开《西斋集》,兴化王仲儒景州着,新安程道光载锡选,作序遂安毛际可、江左洪嘉植、表侄李驎,表侄李国宋、弟王熹儒、如皋汪之珩。等因。行知到臣。臣当将饬司确查,并提犯属赴苏审办缘由,恭折奏蒙圣鉴。
嗣于回省后,臣检查督臣萨载奏缴《西斋集》原案,细加查核。缘王仲儒系兴化县贡生,刻有《西斋集诗稿》,该犯于康熙三十七年身故,所有书板前因查缴违碍书籍,经王仲儒曾孙王度于乾隆四十三年十一月十二日将此书板片二百二十块赴县首缴,经县印出书本,连板解司。经督臣萨载发江宁书局委员校核,语多狂悖指斥。因在奉旨予限二年,准其呈缴免罪限内,遵奉于四十四年十二月初十日第八次奏缴违碍各书案内,奏明请旨销毁,并咨会各省,通饬各属一体查缴在案。又王度首缴书板之后,其父王喈凤因穷苦无聊,忆及《西斋集》内曾有汪之珩跋语,起意图诈,卽假刻县印,伪造移查丰利场取结之文,向汪之珩之子汪为霖诈钱未成,卽被官拏获。经前抚臣杨魁审明,因该犯假印图诈,虽未得财,其情较重,照伪造印信图骗财物银不及十两杖一百流三千里例拟流。于乾隆四十四年九月初七日咨准部覆,所有《西斋集》板片存于江宁书局,于上年十二月经署督臣陈辉祖汇同第九次违碍各书,一并委员解京销毁各在案。此王仲儒所著《西斋集》奏缴之原委也。
兹据该府县提齐应审人卷解省,臣督同藩司瑺龄、臬司塔琦、苏州府知府胡观澜、扬州府知府恒豫、通州知州那澄严加鞫讯。据首缴书板之王度供称:王仲儒系其曾祖,生于明末,于康熙三十七年物故,葬在兴化县南十里亭。所著《西斋集》板片二百二十块,原存于伊叔王周鹭家中。周鹭因贫苦难堪,将门堵闭,出外佣工觅食。因屋垣坍损,王度见竹簏内盛有书板,伊见官府出示查缴应销书籍,恐有违碍,随邀同乡保,于乾隆四十三年十一月十二日将书板二百二十块全行赴县首缴,并不敢稍有隐匿。等语。并提王仲儒各房的属孙裔,并饬讯邻佑地保人等,供各相符。其王喈凤等,藉书图诈假印讹索情事,亦讯与原案无异。
臣查王仲儒《西斋集》一书,语多狂悖,虽经伊曾孙王度自行首缴,但该犯以明末时人,既已身入本朝,食毛履土,且曾为贡生,乃敢肆其狂吠,鸱张指斥,实属罪大恶极,未便因伊裔孙首缴,遽宽其恶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