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等遵制通行。或金初之字,其后因式微散佚,遂尔失传,至我朝复为剏造,未可知也。他如建州之沿革、满洲之始基,与夫古今地名同异,并当详加稽考,勒为一书,垂示天下万世。着派大学士阿桂、于敏中、侍郎和珅、董诰悉心检核,分条编辑,以次呈览,候朕亲加厘定,用昭传信而辟羣惑。并将此通谕知之。钦此。
所有编纂事宜,臣等酌拟凡例七条,缮写清单,恭呈御览,伏候训示,并请钦定嘉名,用光典册。
至此项书籍,拟在方略馆就近办理。所需编纂及译汉人员,拟派内阁侍读麟喜、中书呈麟、笔帖式七德为满纂修;理藩院笔帖式临保、候补笔帖式明伦、工部库使巴尼泰为译汉官,照满誊录之例行走;翰林院编修宋铣、平恕、候补部员曹锡宝为汉纂修官,并派郎中巴尼珲、侍读孙永清为提调官,督催稽核。至缮写收发之誊录、供事等,应卽在方略馆通融抽拨。惟查该馆现在赶办《平定两金川方略》并《大清一统志》、《西域图志》。内热河志》及《元辽史》、《明纪纲目\央明史本纪》等书,各有卯限。原设之誊录、供事仅供各书之用,难以再为分拨。臣等公同酌拟,应再咨取汉誊录四员、供事六名,令其专心承办,庶有责成,俟将来书成之日,照例给予议叙,以示鼓励。其所添之誊录、供事等,应支桌饭银两并需用笔墨桌櫈等项,仍由该馆照例随时于户工等衙门樽节支领,毋庸专款置办。
合并声明。是否,伏祈皇上训示遵行。谨奏。
乾隆四十二年九月初九日奉旨:知道了。书名着定为《满洲源流考》。钦此。(军机处录副奏折) 四二八 浙江巡抚李质颖奏续缴违碍书籍折
乾隆四十二年九月初八日
浙江巡抚臣李质颖谨奏,为查缴违碍书籍,恭折奏闻事。
窃照浙江省先后查缴过违碍书籍一十八次,节经奏明解送军机处查收,分别销毁在案。
臣五月到任后,将局内收得违碍各书逐一检阅,诚恐印委各员或渐涉懈怠,致有贻留。随经严谕广为搜求,分头收买,并立法策勤儆惰,俾各上紧购觅去后。兹据各员陆续查缴应毁之禁书七种,计八部,又前缴禁书内续查出一百一十四种,计七百四部,一并收存在局。
除另行委员解送军机处外,臣谨恭折奏闻,并缮书目清单,敬呈御览,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乾隆四十二年九月二十二日奉朱批:览。钦此。(军机处录副奏折) 四二九 广西巡抚吴虎炳奏遵旨查明实无应留应还书籍折
乾隆四十二年九月初八日
广西巡抚臣吴虎炳跪奏,为遵旨覆奏事。
本年六月廿三日钦奉谕旨,令总裁等查检应发还各书,开单行知该督抚,酌委便员赴翰林院领回,给还本家,永远珍藏。其中有经该督抚自行购进及借本钞誊,毋庸给还本家者,亦着于收到书籍后再行查明送缴,留备馆阁之储。等因前来。
臣当卽饬查粤西从前购办遗书,止有在籍刑部主事陈兰森呈送伊祖已故大学士陈宏谋所辑《养正遗规》等书八种,经护理巡抚事 布政使淑宝开单具奏,未奉调取,当经发还。嗣前抚臣熊学鹏查出高熊征、陆显仁、屈大均、张泰交、余心孺所著各书,多有违碍,不应存留,签出进呈请毁在案。此外并无自行购进暨藏书家献进书籍,无凭开单奏请分别留贮给还。臣恐前此或尚有遗漏,未经分晰妥办,复饬司详细确查,实无前项应留及献进等书。
理合将查办缘由,据实覆奏,伏祈皇上睿鉴。谨奏。
乾隆四十二年十月十一日奉朱批:览。钦此。(军机处录副奏折) 四三○ 户部左侍郎董诰奏请将已摆印各书每省发给一分折
乾隆四十二年九月初十日
臣董诰谨奏,为请旨事。
窃自办理四库全书以来,四方秘籍乘时毕萃,馆臣以及厘订进呈,仰蒙圣明裁鉴,择其精当而罕观,督武英殿聚珍版印行,俾海内操觚之士,得遂争先快睹之愿。但聚珍版设法之意,原期成功迅速,易于成书,是以臣等酌量,每种刷印除预备陈设外,俱以三百部为率,而近日闻风购买者甚多,所印之本尚不敷给。查江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五省,向来刊行书籍颇多,刻工版料亦较他处为便。臣愚理合仰恳皇上天恩,准将现已摆印过各书,每省发给一分,如有情愿刊者,听其翻版通行,并请嗣后于每次进呈后陆续颁发照办。则远近购书较易,流传益广,其尚文崇古之盛于无既矣。
是否有当,伏候训示。谨奏。乾隆四十二年九月初十日奏。
本月十四日奉旨:好。知道了。钦此。(录自《办理四库全书档案》) 四三一 安徽巡抚闵鹗元奏遵旨查明应领应留书籍折
乾隆四十二年九月二十二日
臣闵鹗元谨奏,为遵旨奏覆事。
乾隆四十二年六月二十九日奉上谕:据巴延三奏晋省所进书籍云云。臣伏查安徽省采访遗书,经前抚臣裴宗锡先后奏进四次,共计书籍五百八十七种,嗣准办理四库全书处知会,扣除重复七十一种,实解京书五百一十六种,均由各府州县解送布政使司汇送奏解。
臣于五月内钦奉谕旨,臣钦遵行司详查办理去后。因各属所解各书,或系呈献或系购进、借钞,从前申送时有未经分晰声明者,今据布政使农起转饬逐一查明,分别造册申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