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查罚俸六个月例,罚俸六个月;分校官 内阁中书叶兰、覆校官 内阁中书宋镕,均照失于查察罚俸一年例,罚俸一年。于乾隆四十二年四月十二日题,十三日奉旨:程景伊着罚俸六个月。余依议。钦此。相应抄录原题,移咨户部查照。等因前来。
  应将四库全书总裁 协办大学士 吏部尚书程<景伊>罚俸六个月,分校官 内阁中书叶兰、覆校官 内阁中书宋镕各罚俸一年之案注册。其罚俸银两移咨吏部,移会内阁典籍厅于领俸册内声明坐扣可也。须至移会者。
  右移会典籍厅。
(内阁移会)

三八四 谕内阁所有《明史 本纪》着英廉等将原本逐一考核添修
  乾隆四十二年五月十三日
  乾隆四十二年五月十三日内阁奉上谕:
  前因《明史》内于蒙古人、地名昔译未真,特命馆臣照辽金、元,三史例查核改订,并就原板扣算字数刊正,其间增损成文不过数字而止,于原书体例无多更易。兹阅所进签改之《英宗本纪》,如「正统十四年,巡按福建御史汪澄弃市,并杀前巡按御史柴文显」,同时杀两御史而未详其获罪之由,不足以资论定。又「土木之败,由于王振挟主亲征,违众轻出,及敌锋既迫,犹以顾恋辎重,不卽退军,致英宗为额森所乘,陷身漠北」,乃纪中于王振事不及一语,尤为疎略。虽本纪为全史纲领,体尚谨严,而于帝王政刑征伐之大端,关系国家隆替者,岂可拘泥书法,阙而不备,致读者无以考镜其得失?盖缘当时纪事,每多讳饰,又往往偏徇不公。而《明史》修自本朝,屡淹岁月,直至朕御极以后,始克勒成一书。其时秉笔诸臣因时代既远,传闻异辞,惟恐涉冗滥之嫌,遂尔意存简括,于事迹要领不能胪纪精详,于史法尚未允协。前因《明纪纲目》所载本末,未为赅备,降旨另行改辑。所有《明史 本纪》并着英廉、程景伊、梁国治、和珅、刘墉等将原本逐一考核添修,务令首尾详明,辞义精当。仍以次缮进,候朕亲阅鉴定,重刊颁行,用昭传信。钦此。
(军机处上谕档)

三八五 谕内阁英廉着充四库全书馆总裁
  乾隆四十二年五月二十日
  乾隆四十二年五月二十日内阁奉上谕:
  英廉着充四库全书馆总裁。钦此。
(军机处上谕档)

三八六 两江总督高晋奏续解堪备采择及违碍应毁书籍板片折(附清单)
  乾隆四十二年五月二十日
  太子太傅 大学士,仍留两江总督 统理河务革职留任臣高晋谨奏,为续解堪备采择遗书并违碍书籍、板片,仰祈圣鉴事。
  窃臣遵旨查缴遗编暨明季伪妄著作,历经恭折奏明,委员解送在案。
  嗣奉圣训,臣凛遵之下,复严督所属并选派试用人员,定以限期,给发价值,分投购买,凡关经史子集,堪备采择,及字句违碍应营销毁书籍、板片,均不惜重价购觅呈缴。兹据陆续解送书局,由江宁藩司陶易详请奏解前来。臣逐加复核,内有《南唐合注》等书十一种,堪备采择。又《明纪略鼎脔》等书十四种,或字句违碍,或有钱谦益、屈大均等诗文,均应销毁。又奉旨查缴沈德潜所选初刻《国朝诗别裁集》,暨臣与各省解缴过之《嵞山集》等书,计二百种,通共应解书一千六百五十部,又书板二千七十二块,均经分别装盛,委员由水路运京,分解四库馆、军机处查办。谨开列清单,恭呈御览。
  臣仍督率所属曁各委员上紧收买,现在纷纷禀缴,一俟集有成数,再行解送外,所有此次办解各种书籍、板片,谨会同江苏巡抚臣杨魁合词恭折具奏,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乾隆四十二年五月三十日奉。
  朱批:知道了。钦此。

  附 清单
  今将续解堪备采择遗书及违碍书籍、板片,分别开单恭呈御览。
  计开:
《南唐合注》一部。宋陆游撰,明李清注。抄本。  《外史新奇》一部。明李清辑。抄本。
《楚词听直》一部。黄文焕辑。  《读易约编》一部。朱江纂。
《南华经副墨》一部。陆西星述。  《尚史》二部。李锴纂。
《格物通》一部。明湛若水纂。  《春秋集古传注》一部。郜坦着。抄本。
《春秋或问》一部。郜坦着。抄本。  《东林列传》一部。陈鼎辑。
《安澜文献》一部。沈光曾着。
  以上共书一十一种,堪备采择。现在解送四库馆查收办理。
  新购应禁违碍书一十四种:
《明纪略鼎脔》一部。陈仁锡编。  《萤芝集》一部。张明弼着。
《皇明杂录》一部。陆文量等着。  《留青集》一部。陈枚辑。
《明文衡》一部。程敏政选。  《诗萃》一部。朱豫选。
《天下名家诗观》一部。邓汉仪选。  《明人诗钞正集》一部。朱琰编。
《感旧集》一部。王士正选。  《留青新集》一部。陈枚选。
《留青广集》一部。陈枚选。  《尺牍新钞。一部。高阜等选。
《四六初征》一部。李渔辑。  《经世八编类纂》一部。陈仁锡纂。
  以上共书一十四种,或因字